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0页
    但是他是上位者,刚才还被马超难为了许久,自然不能这么快就答应了。
    曹操下巴一抬,坐在那里扮起了高深。
    孟起你这说法倒是有点意思,阿瑛的能力我们都是知道的,你这一心为着朝廷着想的心思我也明白。我心里头是极为同意的,也觉得你这想法甚好,但到底还没请示皇帝,也不好就直接按你说得办,还是要等我请示了皇帝之后再给你答案。
    马超心中默默吐槽,朝中的事情向来是你曹操说了算,做什么事还非要问过皇帝才有决断?
    但毕竟如今她们已经达成共识,马超也没有必要在这些无谓的小事上反驳曹操,便直接表态道,我信得过您,您说行就是行。
    话说到这里就敞亮了起来,曹操和马超又相互恭维了一番。
    曹操赞马超年少有为,马超夸曹操雄才大略,曹操赞马超智勇双全,马超夸曹操德才兼备……
    一阵吹捧之后,曹操突然想起了这次会谈的另一个主角,转头对着思齐问道:“阿瑛,你怎么看?”
    思齐也没想到,两人最后竟是达成了这样的“退步和解”,此时的她也终于明白了当初二人都叫她配合自己的意思。
    马超给了她一个胜利的眼神,曹操看向她的眼神当中也满满都是“自己人”的亲近,思齐眼里的笑意更深了一些:“我听司空和将军的便是。”
    第53章 棉花
    曹操说话算话, 第二天派人就往许昌打了报告,请求将那新到手的四个郡划归到成平翁主的领地。
    结果也是不意外的得到了刘协的肯定批复。
    尘埃落定以后,思齐要去许昌接受封诰, 而马超则是要收拾行囊, 撤回西凉。
    为了表达对马超的感谢,临行之前,思齐前请他去家里用饭。
    章氏对于这件事情弄不太清前因后果,刘赟给她讲述事情经过时, 她也是只捡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往心里头放。
    刘赟把事情的经过说完后, 老太太掐头去尾得出结论, 马超辛辛苦苦从乌桓和袁家兄弟手中打下来了一片地来,之后转手送给了她的好孙女儿阿瑛。
    也因为这事,老太太对马超特别热情,用了最高规格接待马超不说,还专门让厨子整上了几道西凉的酒菜, 力图打造“宾至如归”的家庭氛围。
    用过午餐后, 思齐将马超送至府门外, 再次向他道谢。
    马超洒脱地笑了笑:“谢什么?这些也都是你应得的,若是不能给你, 我反而不能心安了。只要日后你能一直遵守盟约,若是有什么天灾人祸的, 能叫凉州的百姓能吃饱穿暖, 便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了。”
    说起吃饱穿暖,思齐想起来, 凉州那边气候似乎很适合种棉花。
    思齐对着马超建议道:“前年时候, 陈郡守盖了两座寺庙, 有印度来的僧人们过来传教讲学, 还带来了一种可以种植出布料的种子,名叫‘棉花’。凉州的气候适合棉花生长和种植,若是将军和您的父亲有意向的话,可以请几个‘技术员’来成平的农学院学习,到时学费全免,食宿全包,若是将来凉州当真种好了棉花,等到陈兴他们采购之时,我保证一定不压价。”
    历史上的棉花是大概南北朝时候由印度传入中国的,陈兴的所为加快了这一进程。
    若是凉州能种出好的棉花,不光对于自身发展有益,更是一件对天下人都有益的好事。
    “这敢情好。”马超痛快应了下来,又道,“说句公道话,其实翁主也不需要把所有功劳都送到我的头上,若是没有司空的首肯,这几个郡怕是也落不到翁主的名下。”
    说到这里,马超略是一顿,似是不想承认却又无可奈何道:“其实司空也很疼你。”
    思齐道:“我知道。”
    所以她爹回来之后,一刻也没耽搁,加倍卖力地去给曹操干活去了。而曹操对她建成的学校也很感兴趣,提出了想要送几个自己治下的世家子弟过去观摩学习的想法,思齐也给予了学费全免和食宿全包的福利。
    曹操打了这些天的仗,如今粮食库存已空,思齐又以市场最低价的价格给曹操进行了粮食补给。
    曹操心中高兴,直言将这几个郡交予阿瑛他最是放心。
    而阿瑛乖巧听话,最是向着自己,若是日后自己有难,跟阿瑛借点粮草银钱想来也不是难事。
    成平郡原就是由三个小郡合成的新郡,如今阿瑛又有了并州的一个郡和幽州的三个郡,如今等于治下有了七个郡,也相当于一个州的地域了。
    依着阿瑛的能耐,这几个郡很快就能发展起来,能给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资源。
    如此一来,也等于他曹操做了一件有利于天下百姓的好事。
    听说思齐要准备动身去许昌,章氏便表达了自己也想要随思齐回去的想法。
    章氏离开许昌这么久的时间,心里头对两个孙儿和孙媳也很是挂念,人上了年纪,惦记的便只有孩子们的那些事儿。
    思齐表示理解,这次回景园会带着祖母一并回去。
    刘赟还在奋力地为曹操卖命,思齐便只带了祖母回许昌接受刘协的诏令。
    哥哥嫂嫂一早就听说了要来的消息,等思齐和祖母到家时候,房屋和庭院都已收拾停当,夕食准备的也都是思齐和祖母喜欢吃的吃食。
    家里相对轻松,也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