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1页
    就皇贵妃这样小心眼的蠢货,针对人都做的这般明显,一点都不懂得低调行事,还想坐上那皇后之位,简直是白日做梦。
    沈楚楚挑了挑眉,瞥了一眼楼船外的夜景,轻笑一声:“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她话音刚落,众人便再次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首口水诗,朗朗上口不说,意蕴也深得很呢。
    此楼船有个雅称别名,唤作‘荷花’,楚贵妃道‘大明湖里有荷花’,便是指这所楼船。
    而下一句‘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恐怕指的便是上蹿下跳,令人不得安生的皇贵妃了。
    谁说楚贵妃不会作诗,他们瞧着她会的很呢。
    皇贵妃起初没有反应过来,待到众人笑够了,她才后知后觉的听懂了沈楚楚的明嘲暗讽。
    四周全是耻笑她的目光,她的小脸红成了猴屁股,只想当场挖个坑把自己埋起来。
    沈楚楚笑眯眯道:“娘娘对臣妾作的诗,可还满意?”
    皇贵妃的长指甲用力掐进掌心中,死死的咬着下唇,从齿间咬牙切齿的蹦出来两个字:“满意!”
    听到皇贵妃的回答,在场的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礼部尚书已经将脑袋埋进了腰里,恨不得现在把这个女儿塞回娘胎里回炉重造。
    游戏还在继续,沈楚楚却没心思再玩下去了,轮了一次之后,她便找借口离开了楼船的一层。
    她脚腕上的伤需要定时涂药,算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便回去房间让碧月给她上了一层药。
    沈楚楚在屋子里待不住,睡觉又睡不着,索性便独自一人去了二层的露天甲板上。
    其实三层的风景更好,可狗皇帝和后宫嫔妃的住所都在三层,她怕万一狗皇帝一时兴起,也去了三层赏景。
    届时狗皇帝撞见她,再误会她是想趁机勾搭他。
    沈楚楚的双臂搭在船的围栏上,微风徐徐,拂起了她额间的碎发,天上挂着的月亮圆圆的,湖水中映出了她模糊的身影。
    不知道她爸妈现在怎么样了,虽然之前她去了山区支教,但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发个信息报平安。
    如今她来了这里也有一个多月了,收不到她信息的父母,肯定很着急吧?
    她知道他们对她严厉,并不是为了让她给他们扬眉吐气,他们只是不想她重蹈覆辙,不想她像他们一样,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没文化。
    在山区支教的那
    一年中,她吃过不少苦,也明白了以往不懂的很多东西。
    她本想回去之后,好好的跟父母道一声歉,可惜到了最后,她也没能再见他们一面。
    湖中央一片寂静,岸上却是喧嚣的烟火气息,星星点点的橘光那样温暖,人们拖家带口的在灯火通明的街道上玩闹。
    沈楚楚忍不住红了眼眶,她吸了吸鼻子,抬头想将眼泪憋回去,泪水却不争气的掉落下来。
    身后悄无声息的伸来一只大掌,穿过她的脸侧,覆上了她的双眸。
    作者有话要说:司马致挑了挑眉:“朕认为这只手是朕的。”
    姬钰微微一笑:“太过自信可不好。”
    第44章 四十四条咸鱼
    感受到一块柔软微凉的绸缎覆在眼眸上, 沈楚楚微微一怔,泪水很快便浸湿了绸缎。
    她扯下绸缎,侧过头望着他, 唇瓣颤了颤:“武安将军……”
    姬钰面上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娘娘可是想家了?”
    沈楚楚先是一愣,反应了好一会儿,才听明白他口中的想家, 是指原主养父母的家。
    众所周知, 原主在郊外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中生养大,跟着养父母过活了十五年, 武安将军误会她想养父母,也实属正常。
    她没有解释,而是顺水推舟道:“是有些。”
    除了这个借口之外,她想不到还有其他的理由, 可以解释她孤身一人躲在这里偷偷的哭。
    微风徐徐,带着一丝凉意, 吹起平静的湖面,荡漾起一层层粼粼波澜。
    朦胧的月光洒在她的头顶, 为她添上了一抹温柔的光晕, 姬钰望着她瓷白如玉的面庞,湿漉漉含着点点星光的眼眸, 不禁有些微微失神。
    还是一样的爱哭。
    许是他的目光太过直白,沈楚楚想装作不知情都有些难。
    不管怎么说,她现在也是狗皇帝的妃子,和武安将军一个男人单独相处, 总归是不合适的。
    她想立刻离开, 但又觉得他一来自己就走,好像有点不给他面子。
    毕竟他曾经帮过她, 就算她不想与他独处,也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好歹客套几句再走。
    沈楚楚往一旁靠了靠,与他保持开了安全距离,姬钰看到她的动作,清冷的眸光中闪过一丝说不清的意味。
    “京城真是繁华。”她眺望着岸上的万家灯火,发出一声感叹。
    姬钰苍白的面庞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娘娘喜欢这繁荣昌盛的京城吗?”
    他问这话时,语气听起来漫不经心,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她听到这问话,却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姬钰面不改色,只是搭在围栏上的手指,微不可见的紧了紧,没有血丝的指尖,用力到微微泛出白痕。
    沈楚楚沉思了一会儿,缓缓开口:“本宫喜静,京城太过吵闹,还是乡间的生活更舒适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