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0页
    其中对现民兵团团长、兼新上任的典史薄春山格外夸赞。这柱子也是迟钝,说了半天,一直快到家门口,才反应过来他说了又说的民兵团长好像娶了顾家的大女儿,也就是少爷以前的未婚妻。
    他整个人都木了,他是不是说错了话?
    哑了半天,才趁齐永宁下车时,偷偷地看了他一眼。
    少爷并无异常,也许少爷也没反应过来?
    .
    谁也没想到倭寇是在一个半夜来的。
    当时县里这边并不知道,还是第二天清晨,城楼的瞭望台上有人看见了狼烟。
    收到消息后,薄春山没有选择缩在城里观看情况,而是带了二十多个民兵,快马赶到出事的地方。
    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加起来不过几十户人。
    里正一见官府来人了,就赶忙道:“多亏县里早有警示,所以咱们村是有人巡夜的,发现倭寇时,就有人鸣了锣,开始以为是什么贼人闯入,后来发现锣声不对……”
    这伙倭寇估计是流窜来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七八个人。当初让人巡夜时,里正说得格外严重,说若是遭遇倭寇可能会丢命,所以巡夜都安排的是些老人。
    他们年纪大了,不怕死,觉轻晚上也睡不着,而且他们人老见得世面就多,虽然体力差点,但比年轻人靠谱多了。
    种种考虑之下,村里才会安排老人来巡夜。
    事实上这么做还真是做对了,当时有人发现有人闯入,还以为是什么贼人,是一个老人发现‘贼人们’的衣着不对,当即鸣了锣。
    那锣声格外响,在黑夜之中能惊掉人心魂,倭寇根本没防备,以为杀了那个敲锣的,就能不惊动太多人,谁知道这边刚停,那边锣又响了。
    有人边跑着敲锣,边喊着‘倭寇来了’。
    听到动静的人,连忙也敲响家里的锣。
    简直是一锣惊起万锣响!
    到处都在响锣,人都起来了,还有人摸黑去把狼烟台的火点燃了。
    锣声、人声,衬着那冲天的火光。
    本来就是流窜过来的倭寇以为这里有埋伏,当即吓跑了。
    最后的结果是村里一个人都没死,吓跑了一伙倭寇。那个因为敲锣被砍了一刀的老人,因为是摸黑砍的,也没砍中要害,如今被包扎了伤口后人虽还虚弱,到底人没死。
    一个村的人就这么战战兢兢守了一夜。
    怕倭寇杀回马枪,他们让年轻人妇人小孩都藏进了地窖,外面就留了几个自称是老不死的,一直守到天亮,村里才再次燃起狼烟,等着官府来人。
    第97章
    “你们做得很好!”
    谁说乡下人没有大智慧, 至少让薄春山来看,这些农人很有智慧。
    他们知道在无奈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损失——选择让老人来巡夜, 尽量保存年轻人妇人小孩子。
    知道村里的人少,懂得故布迷障——用锣声来惊人, 用锣声来传讯, 还知道用狼烟来恐吓倭寇。
    大家都在求生!
    看着四周围一张张望着自己的脸,那些脸上还带着惊恐不定,但看着官差的眼神却充满了信赖,甚至是有些欣慰的。
    估计他们也没想到官差会来得这么快, 当初县里把警示下发给各村镇, 其实有些人心里就明白了, 看来这还是要靠自己, 指望官府是指望不上了。
    作为一个乡下的泥腿子, 其实早就有这种认知, 大人们从来都是顾着城里人,从来想不到乡下人。
    闹饥荒时苦的是乡下人, 天灾人祸发大水大旱的时候,苦的是乡下人, 脸朝黄土背朝天种地交税子、没兵的时候征兵役、缺劳役时征劳役,从来都是乡下人。
    他们被薄待惯了,他们已经习惯了自救, 所以他们想了一切可以自救的办法。
    会燃狼烟只是想着当初官差说了——一旦看到狼烟, 官府就会派人来探看情况, 大家实在太害怕了, 都知道倭寇凶残, 但真正能见到的又有几个人?他们迫切需要一个依靠需要人做主, 会燃狼烟只是想,也许官府会派人来呢?
    当初让各家都挖地窖不就是官府,说不定真会来人呢?
    没想到人真的就来了!
    “你们做得很好,在有限的人力下,想尽办法来保全自己很好,好到让我等羞愧。按理说保护治下百姓乃官府职责,可如今各地都有倭寇肆掠,官府实在人力有限,散布在各处的村落实在太多,只能指望各位都发动起来,一起来抗倭。”
    薄春山说得格外语重心长,这大概是他第一次这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这些推心置腹的话。
    “你们这次吓跑倭寇给了我一些想法,倭寇就像害虫,不能因为有害虫,农人就不吃饭了,也不能因为有害虫,大家就不睡觉了,大家其实不用怕这些害虫,视若平常就好,就像庄稼长了害虫,咱们把它除掉,害虫就不能害人了。
    “可一时害虫除不完怎么办,所以我想接下来可以将附近的小村子合并起来,组成一个大村子。人多倭寇也会害怕,村子的四周可以用竹条、用木头、用石头圈一个围墙,给大家圈一个安身之所,大家要种地要吃饭要睡觉,不可能一直紧绷着,可待在安身之所里就不怕了,马上好像要春耕了?”
    后面这句话是问里正的。
    一旁的里正老汉连忙点点头道:“是哩,再过几日天气回暖就该春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