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页
    “那都是你额娘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走礼的所有贺仪,都是你额娘准备的,包括你四哥的那一份在内。”结果康熙的话,让小十四几乎是震惊脸。
    德妃是永和宫主位,且在宫里二十年,养了两个皇子阿哥,一个公主格格。
    她的库房在永和宫里不是秘密,有三五个库房满满当当,那是她压箱底的宝贝。
    其次还有两个小库房,是用来打点走礼的库房,里头有金银,有各色物品,甚至是有一个单独的布房,专门放布料的地方。
    而且德妃的娘家,也时不时地送东西进来给德妃,但是小十四一直没有见过乌雅家的人。
    “儿臣明年就迁宫了,总不能还让额娘帮儿臣出份子吧?”小十四又委屈巴拉的看着康熙:“而且,儿臣好像没啥自己能用的钱,平时就是攒下来的那点儿,儿臣想要钱,想要钱,想要钱!”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那你知道怎么花钱么?”康熙都被小十四逗乐了。
    “知道啊,礼金啊,还有买东西,虽然儿臣现在出不去,但是等儿臣大了,会出门去买东西,那个时候,钱不够花,多不好意思啊!”
    “你还知道买东西要花钱啊?”
    “当然知道了,买卖么,儿臣问过额娘的,额娘说,买卖,买卖,有买有卖,货银两讫,才是商道。”小十四说的头头是道。
    康熙比较惊讶于小十四还说的挺对!
    但是他敢肯定,宫里头没人做生意。
    连对银钱最感兴趣的老九,都只是算学比较突出,但是可没有做生意。
    这宫里头就没有做买卖的地方。
    可是你跟一个五六岁的小孩纸,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小十四缠人的功夫,康熙帝算是领教到了,那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康熙皇帝不仅赔了一顿蒙古小吃食,还有一顿御膳。
    嗯,这次的东坡肉,全都比以前麻将那么大的块头,大了两圈儿,小十四拳头那么大,他吃了三块,贼拉满足。
    还在康熙这个皇阿玛的手里头,抠下来五百两金子!
    因为他站在地上,仰着小脑袋,说的可理直气壮了:“皇阿玛是天下之主,是当皇帝的人,天子富有四海,一点钱对皇阿玛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可是对儿臣来说却是一笔巨款,巨款啊!”
    强调“巨款”两个字,你让康熙怎么可能拿二两银子或者金子就把人打发走?
    无奈之下,康熙只好荷包大出血,嗯,这也是小十四说的,给了磨人精小十四,五百两金子,一千两银子,一万个崭崭新的铜钱。
    这是宫里的钱,不论是金银的含量还是铜钱的制式,都十分新颖且精致。
    除此之外,康熙帝干清宫养心殿冬暖阁里的摆设,也被小十四给抱在怀里好几个。
    其中有摆在桌子上的金嵌宝石镂空花卉纹八角盒、金累丝镶珠石香囊和金錾云龙葫芦式执壶。
    还有两对赤金镶嵌红宝石的花瓶,银蟠龙纹花瓶一对。
    要不是那金瓶珍珠花树景忒沉了,他都想搬着走,可惜,康熙没答应。
    小儿子光着两手去的,回来可倒好,不止有去的人,肩舆送回来,鉴于十四阿哥“扫荡”了冬暖阁,康熙皇帝派了不少人给他十四儿子抬东西。
    而且小十四回到永和宫,也没直接去见德妃,而是跑去自己住着的地方,将东西都放到了自己的小库房里头,洗漱收拾一下,将康熙的人送走,才去见德妃。
    这段时间,足够德妃将康熙的人问了个遍,更是知道了她小儿子的“丰功伟绩”!
    气的德妃就要揍小十四一顿,小十四跑得飞快:“额娘,那是皇阿玛赏赐的,儿子求来的赏赐,凭什么打儿子呀?”
    “你那是求么?你那是耍赖!”德妃这个气啊,拎着鸡毛掸子追着小十四,可她能追上才有鬼呢。
    小十四满院子的飞奔,德妃追了好几圈都没追上,母子俩闹的动静那个大咧。
    结果康熙听说了此事之后,哈哈大笑:“该!朕下不去手收拾他,他额娘那里可不管着他,德妃教孩子的本事,朕是尽知的,看看老四跟十三,都不错,就小十四皮了一点,你说他的小脑袋瓜子里头,想的是什么呢?”
    “这奴才哪儿知道啊?只知道十四阿哥可是在您这儿发财了。”李德全也是哭笑不得:“奴才可从来没有教过金银铜钱之事……唉!”
    他这一叹气,又把康熙给逗乐了半天。
    其实德妃真的抓不住小十四吗?永和宫里头那么多奴才都是吃干饭的啊?只不过是母子俩的一点小游戏而已。
    德妃真的会打小十四吗?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小十四的确是发财了。
    小十四在德妃这里住的是前院东边的偏殿里,那里有正房三座,东厢房六间,西边开着一扇门,前头种植了七八棵丁香树,一到春天满院子的丁香花味儿,故而这里就叫丁香苑。
    然而丁香多子,德妃就让小儿子住在了这里,是希望孩子日后能多子多孙多福气。
    但是天已经擦黑,华灯初上的时候,吃过了晚饭的小十四,关了门就不让奴才们守在自己的房间里,让他们去守大门。
    旁人尚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伺候十四阿哥的费莫氏大嬷嬷,直接让人听阿哥爷的吩咐,而且她主动给十四阿哥守着房门,其他人都退了一射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