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页
    小十四硬是忍着,没跟人说他舌头破了个口子。
    索性宫里头养病也就那几样,他是吐血了,所以补血的汤汤水水很多,味道还不错,少油少盐,不然他就真的遭罪了。
    几日就好了,后头吃吃喝喝根本没妨碍。
    小十四蔫了:“皇阿玛金安。”
    “你没事儿,朕就安了。”康熙打发走了孙谦,问小十四:“身上还舒服吗?”
    “舒服的。”小十四点头。
    没注意到康熙过来之后,把他抱了起来,然后把他横着放在了怀里:“那就好。”
    然后就把小十四一翻,跟小乌龟似的,压着揍了一顿屁股!
    打的虽然响,可小十四目瞪口呆,没哭没闹,没觉得多疼。
    他外表七岁,心理年龄三十七都有了,被人打屁股绝对不会哭,话说他长到七岁,还没有被人打过屁股。
    德妃不会,四阿哥不会,康熙……这会儿打了。
    康熙打了两下之后,发现这孩子啥动静都没有,这是打傻了?
    不由的把人翻过来,虎着脸,但是看小十四一副莫名其妙的看着他的样子,这股气就“噗”的一声,破了。
    小十四还伸手挠了挠自己的屁股:“皇阿玛,你干什么呀?打我屁股?”
    “你还说?”康熙气的啊,又拍了两下:“你个臭小子,就知道吓唬你皇阿玛,装病吐血很有意思吗?”
    康熙是谁啊?
    八岁登基,十六岁就除了鳌拜勤政,这一生,平三藩,收台湾,征伐葛尓丹。
    当了多少年的皇帝,前朝后宫无数阴谋诡计他都见识过,小十四这样的连小儿科都算不上。
    他当时是关心则乱,随后就察觉到了不对。
    主要是他那一日赏赐过去的吃食,据说十四阿哥很喜欢,尤其是那道血肠白肉,那是要沾着蒜泥和酱油吃的东西,蒜泥不可能辣的人嘶嘶哈哈的,那又不是辣椒油。
    可是四阿哥跟十三阿哥当时没注意,康熙的人却注意到了。
    加上十四阿哥这活泼劲儿,根本不像是个吐血的孩子好么。
    小孩子藏不住病,他根本就没病!
    康熙在儿子们的身边当然有眼线了,这是最名正言顺的事情。
    太子的毓庆宫里头,上到太子的贴身宫女,下到扫地倒马桶的太监,那都是康熙亲自安排的人。
    小十四没有太子那么得康熙看重,亲自安排人手照顾他,但是安排三五个人还是能办到的,康熙的耳目宫里哪儿都有。
    一分析就知道小十四没事儿吐血玩儿。
    而且肯定是咬破了舌头,不然吃东西的时候,嘶嘶哈哈的呢。
    “儿子不是故意的!”小十四不管干什么,先认错再说:“当时也没有机会跟皇阿玛单独提一下,何况儿子都说了,自己没事儿。”
    是这帮人太紧张了。
    何况当时的情况,他说了有用吗?
    他皇阿玛当时的龙脸黑的咧!
    “那你就不能跟皇阿玛说实话吗?”康熙在意的是儿子的隐瞒。
    “那个时候皇阿玛您的脸,比戏台上的包公都黑,儿子可不敢那个时候跟您开口。”小十四抬起胳膊自己翻身,然后出熘下康熙的怀抱,爬到康熙的背上,跟三四岁的时候一样,抱着康熙的脖子晃悠:“皇阿玛不要生气,儿子这次是气不过,那个什么梁生是个什么玩意儿?敢如此欺负儿子!何况当时那个卓泰想干什么儿子也不知道,但是儿子下意识的不想让他开口替儿子解围,好像儿子是个无知小儿似的,他再是常宁王叔的儿子,儿子还是您的儿子呢!”
    他说的跟绕口令似的,想要绕晕康熙,可惜,康熙没晕。
    “下次不许了,把你皇阿玛吓坏了。”看十四儿子跟自己如此亲近,又认错了的份上,康熙也就下了台阶,不跟他上纲上线了,而且他发现,上纲上线也没用,这小十四对他全然的坦白和依赖,让他没办法发脾气,也没办法继续揍他的小屁股了。
    爷俩儿算是和解了,不过康熙还是要他十四儿子第二天去上课。
    “皇阿玛,他们讲课,儿臣有听没有懂。”小十四道:“而且,每一个先生讲解的论语,断句都不一样,解释的方向也不同,为什么不统一一下说法呢?还有啊,一口气读下来,儿子都要憋气了。”
    “讲解不同?”康熙想了想:“如何不同?”
    “断句不同啊皇阿玛。”小十四激动的道:“第一个法喀先生,只是让诵读,背诵,熟记和书写,一口气下来,没断句!第二位孔先生,断句了,但是跟第三个先生的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了?”康熙看十四儿子貌似很激动的样子。
    “皇阿玛,您知道,《论语》里的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吧?”
    “知道,《论语·第八章 ·泰伯篇》。”康熙对论语绝对倒背如流。
    “可是孔先生的断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意思就是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小十四瘪嘴:“这是愚民啊!但是都说读书方能启智,老百姓能有几个读书人?这什么道理么!”
    其实这一句读源远流长,在解放初期,十年浩劫的时候,就用来攻击孔子。
    小十四前世在福利院,副院长就是那个时期的受害者,本来书香世家,结果成了个黑五类的狗崽子了,每提起此事,副院长就耿耿于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