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0页
    他们老周家可不是好欺负的,林家人敢欺负他们家闺女,老周家就把林家闹了个遍,让他们过不好这个年。
    这事可算是桃花村的一件大事,大过年的,大家都来看热闹。
    有说周家人太强势的,有说林家人不知好歹的,说什么话的都有,当然说的最多的还是林慧,可真是个害人精。
    不过林家人也算是报应了,最可笑的是林老太当初总说林慧有福气,将来还想靠着林慧享福。再看看她躺在床上动都动不了的样子,真是令人唏嘘。
    ********************************
    这些事情发生之前,林桃一家人已经出门去苗寨了。
    去苗寨的路挺远的,车子也开不过去,得坐牛车,林常海去找了赶牛车的刘叔,让他把他们送到苗寨去,他们给他钱做路费,两趟一共给五块钱。
    他们大方,刘叔也很愿意做这门生意,早早的就在等着了。
    这还是玥玥头一回坐牛车,觉得可有意思了。刘叔顾念着林桃怀着孩子,赶车也比较慢,路不好走,要是太快了容易颠簸。
    早知道林桃他们要来,外婆他们已经让人去苗寨门口接了。
    是林桃的表妹,林桃记得当初她结婚的时候,这个表妹也来了,两人就见过当时那一面,如今几年过去,表妹也结婚了,身边站着的是她男人,林桃的妹夫,长得挺高大的,都穿着苗族的服饰,头上还戴着用苗银做的首饰。
    他们一共在苗寨住了四个晚上,玥玥还是头一回看到苗寨的吊脚楼,和苗族服饰,外婆早就给她准备了一套衣服,还打了一对苗银的头饰,做的鸭嘴夹样式的,夹在头发上会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玥玥喜欢极了,当宝贝似的收拾着。
    初二那天他们在外婆家住下来,初三那天,去看了苗寨的男人们打糍粑。
    糍粑是湘城的一种特产,是用糯米做的,先把糯米泡一个晚上,再放进蒸笼里面蒸,这样蒸出来的糯米粒粒分明,吃上一口很香,糯米虽说不好消化,但是吃起来比米要香。
    玥玥吃了个糯米团子,吃得满嘴留香,一边吃一边看着叔叔们打糍粑。还想再吃一个,林桃却是不让了,因为小孩子糯米吃多了不好消化。
    将蒸好的糯米放进一个大石臼里,然后两个人一人拿一个锄头似的圆柱形的东西,一下一下的往石臼里面敲打。
    随着敲打的次数越多,石臼里的糯米已经被锤的十分有韧劲的面团,锤好的面团从石臼里拿出来,放到桌上,女人们就开始做糍粑。
    有做豆沙糍粑的,也有做绿豆糍粑的,还有原味糍粑,里面直接什么都不包。
    “表姐夫,你也来试试。”表妹夫把工具递给李成蹊,让他也试试看。
    李成蹊接过,便有样学样,做的挺好的。
    林桃则是在女人堆里帮着一起做糍粑,玥玥也闲不住,吃完了手里的糯米团子之后,也要来帮忙。林桃带她去洗了手,就随她跟着做,不管做的好不好的,反正吃进嘴里还是那个味道就行。
    湘城的糍粑都是做成圆形的,样子比较普通,玥玥觉得不好看,想了想之后说道:“我要做成小兔子形状的糍粑。”
    林桃只当她是说着玩,没想到玥玥的动手能力竟然挺强的,没一会儿的功夫,就把糍粑捏成了小兔子的模样,还弄来一小碗芝麻,左一粒芝麻,右一粒芝麻,就成了小兔子的眼睛,这小兔子就被捏得像模像样。
    大家见了玥玥做的小兔子糍粑,都十分稀奇:“玥玥,你怎么这么厉害啊,还会捏小兔子呢。”
    玥玥扬起小脸蛋,十分自豪地说道:“是跟我妈妈学的,妈妈包的小兔子豆沙包可好吃了。”
    “那是啊,女儿随妈妈,你就随你阿妈,心灵手巧,长得也漂亮。”
    苗寨这么多年的规矩就是女儿不外嫁,所以苗寨里大家基本上都沾点亲带点故的,是一个大家族。
    林桃这次回来,也是得到了老族长,也就是林桃的大伯公同意的,大家对林桃一家子都格外的热情。玥玥看到寨子里的小孩子,都背着一个精致小巧的背篓,背篓上面还绑着八个铃铛,走起路来叮叮当当的,格外好听。
    玥玥看得眼热,林桃的外婆,也就是玥玥的阿太知道了之后,当天就让人去山上砍了竹子,把竹子削成了竹篾,当晚就给玥玥编了个小背篓,上面用线串了十二个铃铛。
    第二天玥玥看到小背篓的时候,高兴的都跳起来了,抱着阿太,软绵绵地说道:“阿太,玥玥最喜欢你了。”
    这一张嘴啊,可真是会哄人,这才来了两天的功夫,苗寨里就没有人不喜欢玥玥的,都宠着玥玥,就连比玥玥小的孩子,去哪儿都是护着玥玥的,就怕玥玥不小心摔了哪儿。
    “表姑,你走路要小心啊,这儿石头多!”
    阿太一家辈分高,比玥玥小一岁的那个男娃叫玥玥表姑,叫林桃表姑奶奶,叫李成蹊表姑爷爷,叫林常海阿太,叫外婆阿□□。
    这称呼都快把林桃给弄晕了,玥玥一开始还不喜欢别人叫她表姑,但是后来那个小男娃跟在她后面‘表姑’、‘表姑’的叫习惯了,她还挺乐意听到的。
    阿伯公今年七十多岁了,但身子骨还算硬朗,知道李成蹊是军人,便跟他说起当年打鬼子的事情。
    当初鬼子1938年就打到湘城这边了,同年发生了火烧长沙城的惨事。大家都往乡下躲,鬼子也往乡下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