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7页
    因为碧姨娘是张基的姨娘,又是张二夫人给他的。所以张炯这一房,特别是张基简直是成了张家的罪人。才过了张显的七七,这张家大房和二房便分了家。因二房有过失在先令的府中大半的家产都被碧姨娘掠夺走,所以在分家的时候,除了张二夫人和荣明珠的嫁妆之外,二房只分的城外的一座出息并不甚好的庄子和在城西的一座二进的宅子。其他的便什么都没有了。
    哦,这里倒是忘记说张基了。
    碧姨娘下药迷倒众人,盗取张家家产的事情发生后。张基一得知,便当下口吐鲜血昏死过去。足足的在床上躺了一个月的时间,也没见多好,加上他卧病在床的时候,不断有闲言碎语传到他的耳朵里。自此,张基缠绵病榻,再不见好。不到五年,便过世了。
    至于荣明珠,虽说碧姨娘谋夺家产的时候,她并不在府里。不过也就属她损失的最为严重。除了一些笨重的大物件以及两个庄子一个店铺等这样的不动产之外,其余的但凡是值钱的,都被淘了个精光,可以说连一文钱都没有留下来。甚至就是她秘密藏起来的私房钱,也都不见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荣明珠在张基病中的时候,不说伺候他了,甚至每日里还会到他的病床前大骂一顿。张基的病之所以迟迟的不好,其中大半的原因也要归功于她。
    张家二房分出去后,日子过得相当的拮据。荣明珠的嫁妆只剩下一些不动产。又见二房压根就没有分到多少的东西。是以,她对剩下来的嫁妆,篡的越发的紧了。而张二夫人的嫁妆,大多数都贴补家用了。
    荣明珠倒是想要回忠义侯府求救的,只是现如今忠义侯府里当家的是荣明泽,他怎么可能会去管荣明珠的事情。至于荣明珍两姐妹早就闹翻了。
    更何况荣明珍现在也是自顾不暇的。这武定侯府的大房就跟受了诅咒似的。她自己连生五女,没能得一个儿子。后来无法之下给邓愈提了两个姨娘,没想到,怀孕怀的倒是快。但两个也都是生了女儿,没半个儿子。后来在武定侯夫人做主,又纳了她娘家庶出的侄女做贵妾,也同样的生了两个女儿。现如今,武定侯府只有十个孙女并没有孙子。
    哦……你说先前时候那个私生子,不到三岁便因病夭折了。
    现如今武定侯夫人着急抱孙子,盼的眼睛都红了。
    咳咳……言归正传。
    荣明珠从小都是娇养长大的,掌理家事,她压根就没有学到多少。嫁人后,也是在摸索之中学了不少,这一块,真的不是她所擅长的。她余下的那些嫁妆,只能做到均衡不赔钱罢了。日子一直都过得紧巴巴的。后来张基死后,张二夫人一直不断的责骂荣明珠,说是自从娶了她进门,他们就没有过多少好日子。如今还克死她儿子。是个扫把星。她这般骂,荣明珠也不会没有反应的。而且她的嘴巴比张二夫人更加尖利,说出的话也更难听。
    日复一日的,让周遭的人,看足了笑料。
    *****
    第148章 荣明珠番外
    荣明珠躺在病床上,身边就只有一个面无表情,神情呆愣的丫头在伺候着。她想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落到如此的地步?
    在十四岁之前,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人生的赢家。出身侯府,母亲虽然是继室,但也是府里正经的八抬大轿抬进门的侯夫人。外祖家里乃是清贵的书香之家,外祖更是皇上得用的御史。她是家里嫡出的姑娘,身份尊贵,以后的人生必定是一帆风顺的。
    渐渐的随着长大,她便开始知道。她虽然是侯府千金,但却永远的被人压在头上。
    父亲先前的夫人,过世后,留下一儿一女。儿子乃是府里的嫡长子,女儿排行第五,只比她们大了三岁。本来她一直以为,她是嫡女,自己也是嫡女。她还是个没了娘的,怎么看也是自己比她尊贵不是。
    但事实却告诉她。就算是她没了娘,但也是府里最尊贵的姑娘。别人说起忠义侯府,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身为五姑娘的她。而不是自己和六姐姐。
    所以自己越来越讨厌她,每每见到娘为难她,刁难她的时候,自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甚至她还会用没娘这一点来讽刺她。
    记得有一次,她们在花园里起了争执,自己说不过,便伸手把她推到了湖里。差一点把她淹死。也正是因为这样,自这一次后娘亲彻底的失了她的教养权。祖母更是明确的发了话,便是每日一次的请安,也不让她去了。
    为此,娘亲虽然不愿意,但因为她的缘故,不得不答应下来。
    打从那个时候起,她们见面的次数便渐渐的少了,只有她们每逢初一十五给祖母请安的时候,才能见上一次。
    这样下来,她们的感情自然也好不到什么地方?
    渐渐的随着她们长大,见面的次数也不多,摩擦也少了。感情虽然算不上多好,但也算是一般的姊妹吧。
    但这样的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对了,是从那一次,张垚表哥的嫡长子的满月礼开始。自己因为想要撮合她和二表哥,引得她大怒,甚至还在祖母的面前告了一状。不止她受了罚,就是母亲也跟着吃了挂落。
    她当时还觉得她不识好歹的。
    再后来,她们的关系又差了起来。外任的二叔一家回来了,同时回来的还有八妹妹,二叔家里的嫡女。再然后,参加太后举办的牡丹宴,她对清郡王上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