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臻无言地点头,转而问道:“她可醒了,我过去看看。”
“方才已然清醒过来了,大人请。”
太医躬身一礼,领着乐臻过去,那姑娘这会儿一心扑在饭食上,动作却依稀能看出是被教导过礼仪的。粗粗一瞧,穿着打扮并不十分起眼,坐姿却端正,看起来干净利落。
听见动静,她警惕地抬头,见来人是乐臻,饭也不吃了,直接跪倒在乐臻面前磕头道:“草民莫意如拜见乐大人,求乐大人开恩,让草民再考一次吧。”
“诶,你先起来。”乐臻伸手拉她,“倒也不必行此大礼。”
莫意如急得忍不住掉了泪:“我……草民不是故意晕倒的,草民想撑到考完的。”
乐臻也没问缘由,不想再揭对方伤疤,只是严肃道:“莫意如是吗?是个好名字。你应当知道,这是头一届女子科举,规矩也是比照原先的男子科举来的。男子科举,并无补考这一说。”
莫意如心下一沉,喃喃道:“所以,草民真的,没机会了吗?”
“当然不是。”乐臻此言一出,不出意外地看到了小姑娘眼中忽然绽放的光芒。
“事实上,你提醒了我。”乐臻接着道,“此次女子科举过于草率了些,考生来自大清各地,家境贫寒富有者皆有之。又因是初届,许多因素本官未曾考虑到,后勤工作显然不够到位。”
比如,考生抵达京城后的衣食住行。不说全包,至少不能让人饿着肚子考试,因为这错失良才多少有点亏。
主要,男子很少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但凡能进京赶考的,都已经是秀才了。朝廷会有一定的俸禄,先前院试乡试结识的看好他的官员或是乡绅也会预先“投资”,给他备好盘缠。
乐臻先前参考的男子会试,根本没出现过这类问题,文举坚持不下来的那些也是因为环境问题,这个客观因素没办法,所有人都一样的。
“本官可以给你一次补试的机会,但是——”乐臻顿了顿,接着道,“为防日后有人故意晕倒借此生事,你的‘技勇’考核,标准会提到同男子武举一样,你可能接受?”
“草民愿意!”莫意如毫不犹豫地回答,激动得又要跪下来,乐臻眼疾手快拉住了。
“先用膳吧,不必着急,你的补试便安排在一个时辰后。”乐臻嘱咐完,转身离开。
饭后剧烈运动其实不大好,但此次会试本来就不比寻常,时间紧得很。武举最后一场文试就安排在明天,乐臻瞧着,恐怕会刷下来不少人。
第三场文试同男子武举那边是一模一样的,一策二论。只是女子识字的都不算太多,更别说读四书看兵法了。
补试的消息乐臻也没隐瞒,直接将情况告知了其他考生,甚至允许考生们远观以监督,只是不得影响考场。
两个时辰后,不等乐臻找,莫意如主动到了考场。“技勇”三项,弓、刀、石,第一项,莫意如直接拿了十二力的头号硬弓。
乐臻都忍不住替她捏了把汗,还好,这姑娘看着瘦瘦弱弱,力气倒是不小,只一次便将那硬弓拉满了。
第二项,舞大刀。莫意如深吸一口气,选了二号——一百斤的大刀。
按要求,试刀者需左右上下舞刀,乐臻轻易就能看出,她是半点刀法都不懂的,就是上下左右随便舞。可能是怕舞的时间不够不算她过,莫意如还举着刀多舞了一会儿,直到考官忍不住叫停。
不懂武功,看来这就是单纯的力气大了。乐臻有点好奇,前两项射箭她是怎么过关的呢?没学过刀,就学过射箭?可惜当时考生太多了,她也没注意莫意如是怎么通过的。
至少证明这力气是没啥问题的,舞刀也没规定必须得怎么舞,考官自然只能算她通过。
最后一项便是抬石,毫无疑问的,莫意如选了头号——三百斤的大石块。考生要把石块抬到胸腹位置,再借助腹力将石块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即“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
这一次,莫意如完成得略吃力些,翻了一次后,停了一会儿,她才深吸一口气,一鼓作气翻了两次。成功使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后,莫意如看考官点头,便直接抛下了石块。
至此,“技勇”三项正式考核完毕。
武举只剩第三场——也就是所谓内场,文试。
有关文试是否降低难度,乐臻和康熙商讨了很久,几次差点吵起来。
乐臻以为,这些都是可以后面补上的,头两届科举这些姑娘能来参加都很不错了。现在也没有什么专门的女子学堂,大部分都是带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来的,就她知道的就有不少离家出走的、为此和家里闹翻的、走投无路的……
女子想读书识字何其困难,家境好的人家大多是因为那句“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肯让女儿读书,只些须认得几个字,能看明白账本、能管家便足够了。穷苦人家自然更没可能让女孩子读书了,不卖掉不遗弃都算是好的。
她主张降低难度,康熙却不肯。说到底,科举是为国家选人才,又不是慈善堂做慈善来的。只给女子降低难度,就算她们考上了也会被人诟病,难以服众。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会有这些问题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而且,不光是女子这边,文试在男子武举那也是一大难题,不知多少人外场成绩极佳,内场始终无法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