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王府。
已是傍晚时分了,寒璧走到门边,拉开门往外面看了看,天边一片深黛色,寒星数点,冷风吹得她打了一个哆嗦,呵了一口气,寒璧搓了搓冻僵的手指,道:“这天气可真冷。”
她将门赶紧合上,回身去屋里拨了拨炭盆里的银丝炭,姒幽正坐在榻边,手里拿着一卷书,不多时,外面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紧接着,门被推开了,挺拔的男人身影挟裹着冷风出现在门口处。
寒璧连忙起身行礼:“王爷。”
赵羡摆了摆手,她立刻意会,躬身退了出去,不忘将门仔细合上,姒幽放下书,看着他,道:“今日回来得晚。”
赵羡应答了一声,在炭盆边暖了暖身子,将一身寒意驱散了,这才到榻边坐下,将姒幽拥入怀中,姒幽仔细地观察了他的神色,道:“出什么事情了?”
赵羡沉默片刻,道:“不妨事,我会处理好的。”
姒幽道:“说说。”
赵羡便将今日在护国寺的事情说与她听,末了又道:“我觉得今日之事有些过于凑巧了,偏偏他出现在我们经过的地方,又偏偏叫父皇听到了那句话。”
姒幽想了想,道:“父皇说了什么?”
赵羡摇了摇头,轻轻嗅着她的发间,幽幽的青竹香气,他道:“父皇什么也没有说。”
“不过,我想此事没那么容易揭过去的。”
正如赵羡所说,过了几日,朝中隐约传出些风言风语,官员们私下窃语,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废太子的那一句话来的。
赵羡害他。
有人信,有人不信,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御史言官们又有事情做了,开始抖擞精神,挨个上奏弹劾赵羡,奏折如雪花一般在靖光帝的御案上堆积了厚厚一叠。
御书房里,靖光帝盯着面前的折子,打头就是臣直启事……
光看开头就知道其中的内容了,靖光帝都懒得往后翻,将折子合上,对刘春满道:“弹劾晋王的折子都在这里了?今日只有两本?”
刘春满躬身道:“那边还有一叠。”
他伸手一指,御案的角落堆了一大摞,靖光帝忍不住按了按眉心,道:“去,去宣晋王。”
立时便有人去了,没想到才出了门,又回转来,宫人道:“晋王殿下已来了。”
靖光帝诧异道:“这么快?”
宫人答道:“晋王殿下方才就在外面候着了。”
靖光帝吐出一口气,将折子扔开,道:“宣他进来。”
炭炉烧得正旺,整个大殿里温暖如春,赵羡进来之后,先是行礼,靖光帝应了一声,道:“知道朕叫你来,是什么事情吗?”
赵羡道:“儿臣知道。”
靖光帝拿着朱笔的手一顿,抬起眼看他,道:“说说。”
赵羡恭敬答道:“是因为贤王一事。”
“你知道就好,”靖光帝放下朱笔,沉声道:“近来也不知刮得什么妖风,把朕吹得都要挨不住了,特意叫你来问一问,贤王当初中毒的事情,你查得如何了?”
赵羡道:“是儿臣无能。”
“怎么?”靖光帝盯着他,道:“查不出来?”
不等赵羡答话,他便继续道:“朕不管你无能还是怎么想的,贤王这个案子,你都要给朕一五一十查出来,不可有半点隐瞒。”
靖光帝站起身来,负着手,居高临下地望着他,道:“你究竟有没有用,朕比谁都清楚,别想着糊弄你老子,否则,朕就罢了你的职,削了你的爵,让你跟着你的媳妇回去大秦深山里面种地去。”
赵羡:……
第136章
赵羡从御书房出来之后,没走多远,便听见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晋王殿下。”
他停下脚步,回身便见刘春满堆着笑过来,赵羡颔首:“刘公公。”
刘春满一张胖胖的脸色笑出了些微的褶子,轻声细语道:“皇上今儿不是生您的气,这几日折子多,您别放在心上。”
赵羡闻言,笑了笑,道:“本王心里有数,多谢刘公公提醒了。”
刘春满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两人走了几步,赵羡忽然道:“刘公公在宫里也有许多年了吧?”
刘春满一甩拂尘,笑道:“那是,仔细算算,奴才入宫已有三十三年整了。”
赵羡道:“本王有些事情,想问问刘公公。”
刘春满听罢,立即道:“王爷但讲无妨,奴才定然知无不言。”
赵羡停下脚步,看着他,声音放低了,道:“刘公公可知道太后娘娘的来历?”
刘春满愣了一下,道:“王爷是想打听太后娘娘?”
赵羡道:“若是公公不方便透露,本王也不勉强。”
闻言,刘春满立即摆手,道:“倒不是不方便,只是奴才知道得也不多,奴才可以给王爷说,整个皇宫,有关于太后娘娘的事情,都没几个人说得上来。”
赵羡显然有些惊讶,疑惑问道:“这却是为何?”
自他有记忆以来,太后一直深居慈宁宫,除了一些较大的重要场合之外,她轻易不会出来,与他们这些孙辈也不甚亲近,唯有赵玉然性格活泼,与太后能多说上几句话。
但是他没想到,就连刘春满这样的宫里老人,都对太后的过往不甚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