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7页
    主要是媒婆找的人都太次了,连他都看不上,更别说钱氏和闺女了。
    如果周家没建隔壁的房子,老周头肯定急,因为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住得不顺心,他肯定心烦。
    但现在,每个儿子女儿都分了一间房,连孙子孙女们都有了分开的集体房间,家里就是再生几个都住得开,他当然没有啥烦心的了。
    加上周喜的劳动力还是可以的。
    家里小钱氏等人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农忙的时候跟家里一起下地,农闲的时候能管菜园和家里的事,等到了秋天,还有自己的一块姜地收入。
    也正是去年姜的收入让老周头对她更为宽容。
    如果每年周喜都能有这样一份收入,除了交给公中的,剩余的她自己收着,吃住都在家里,那能存下不少钱。
    而这份钱累积十年二十年后呢?
    大闺女整天嚷着不想嫁,老妻整天劝他要考虑闺女的感受,强扭的瓜不甜,小闺女则说什么大姐不开心,嫁了也不好的话,老周头想想,把大闺女嫁出去的那份心也淡了。
    大闺女归宁,老四那样的条件都能说下方氏那么好的媳妇,老五老六就更没问题了。
    所以大闺女归宁对家中孩子的婚事影响已经不大,既然如此,不嫁就不嫁吧。
    等他们再老一点儿,到时候想办法给她办个女户,或是直接就靠着她几个兄弟过日子。
    她现在住的房间分给她,以后就是周家六兄弟分家了,也没谁能把她赶出去。
    至于他最操心的年老以后奉养的问题,老周头也想清楚了,闺女要是能一直卖姜,存个二三十年,到时候攥着钱,直接放出话去,谁伺候她,就给谁工钱。
    他就不信,他周金那么多孙子,到时候能不心动?
    一个人到需要人伺候的时候还能活多久?一年,还是三年?
    最久也就五年吧。
    用二十年的钱吃五年的孝顺,足够了。
    当然,老周头的这些想法自然不止是想想而已,他和钱氏谈过的,然后让钱氏转告周喜,让她平时省着点儿花。
    像什么衣服,珠花这些,没必要买的别买,也别总是给家里人买这个买那个,对着兄弟们手也紧一点儿,谁要是和她借钱得先通过他们,有他们在,以后她几个兄弟不敢不还钱……
    还有什么肉啊,点心之类的,能少买就少买,把钱存下来,以后那都是她的生计。
    这番话,在春天时钱氏就和周喜说了。
    但周喜并没有多高兴,因为她感觉得到,父母并没有放心多少,而她的生活现状是好的,但没人对她的未来抱有信心。
    周喜心里不是不难受的。
    既有对未来的茫然,也有对父母的歉疚。
    她都这么大了,还让他们操心。
    所以有些话她不好跟父母说,更不好跟嫂子和弟妹们说,更别说一群兄弟了。
    所以她只能和满宝说,谁让老周家就只有两个闺女呢?
    在听到刘大郎被带了绿帽子,替别人养儿子的时候,她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啊,觉着所有的郁气都一消而散了。
    说到高兴处,周喜就直接抱着满宝哈哈大笑起来了。
    冯氏才给剩下的几个孩子洗完澡,听到笑声便扭头看了一眼周喜的房间,好奇的看向周二郎,“大姐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高兴?”
    第267章 难产
    周二郎哪儿知道,想了想道:“总不会是捡到钱了吧?”
    冯氏就横了他一眼,拍了一把二头的屁股道:“行了,跟你姐姐过去睡觉,晚上不许闹得太过分,明儿要起床下地去。”
    虽然院子是打通的,但因为有房子隔着,家里人还是下意识的把院子分割成两份。
    因为厨房,杂物房和鸡棚都在这边,大人们的主要活动范围还是在这边,周二郎偶尔会把劈好的竹条拿到隔壁去晾晒。
    而像冯氏他们,一旬都未必过去一趟。
    而周四郎往下的孩子则更喜欢在那边活动,基本上天快要黑时,只要家里不开会,他们就会回到那边,乘凉也好,捉萤火虫也罢,或是就搬了凳子坐在院子里吹牛,感觉也是那边更轻松。
    所以冯氏一放行,二头就跟被关了十天的牛犊一样,蹄子一扬就往隔壁飞。
    二丫连忙追上去。
    俩人才要跑过去,周家的大门啪的一下被推开,夜色已黑,又安静,这点声音吓得俩孩子一激灵。
    但冲进来的小钱氏根本没留意两个孩子,差点撞在他们身上。
    周二郎忍不住站起来,“大嫂,怎么了?”
    “二郎,把老三也叫出来,”小钱氏声音发沉,道:“周虎的媳妇难产,得把人送到大梨村去,你和老三推着板车过去。”
    冯氏吓了一跳,忙问道:“怎么会难产呢,她这是第三胎了吧?”
    小钱氏道:“孩子是横着的,怎么也正不了,先别说了,把板车拉出来。”
    周二郎去拍老三的门,去杂物间里把板车推出来。
    房间里的满宝和周喜也听到了,纷纷跑出来。
    小钱氏的心里并不好受,所以脸色很沉,看大满宝才好转一点儿,她勉强挤出笑容,道:“满宝,今天晚上我和娘都没时间,你跟着你大姐知道吗?”
    满宝最近正看医书呢,自然知道难产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