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苒选修经济学,也会学习会计课程,帐本她能看得懂,看到盈利的金额,沈苒吓一跳,“怎么这么多啊?”
才几个月的时间,刘姨看起来比刚来京市的时候年轻好几岁,她撩了一下烫过的卷发,神采奕奕地说:“小苒,以后还会有更多,你要适应。”
沈苒特别喜欢看到刘姨自信满满的样子,她说:“好!那我就学会适应。”
刘姨说:“小苒把你的账户给我,回头我把分红打给你。”
沈苒说:“不是说春节后开第三家店吗,刘姨,饭店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分红的事情先不着急。应该把钱用在对的地方,以后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刘姨说:“第三家分店的钱已经够了,你拿着吧。再说了,你投资那么多进来,几个月一分钱回报也没有拿到,你爸爸不会觉得你的合伙人是个骗子吗?”
沈苒当然知道刘姨是在开玩笑,她还是认真地解释说:“刘姨,我现在真的不缺钱。我爸爸每个月都会给我很多零花钱,我根本花不完。还有房租,每个月都能存下很大一笔钱。钱放在手里,会贬值,只有放到市场里流通,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盈利。”
听着依然是一脸稚嫩表情的沈苒,说出那么有学问的话,刘姨感慨又羡慕。倘若她也能顺利上大学,现在的命运应该会很不一样吧?
不对,如果她上大学,就没有人照顾小智。好几次小智发病时能够化险为夷,都是因为她在身边。
现在儿子恢复健康,她也有了自己的事业,她也该满足才对。当然,这一切都多亏了小苒。
小苒一直强调,都是那位宋博士还有梁医生的功劳,可是她基本上也见不到宋博士。就算是见到,刘姨也放不开和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感谢的话。
归根结底,宋博士还不是因为小苒的面子才帮他们母子俩。
现在,他们在京市有自己的房子,最主要的是户口也在这里,小智上学和各方面都不会有问题,再也不用回那个只有鸡飞狗跳的记忆的城市。
刘姨对于现有的一切非常知足,也非常感恩。
“小苒,第三家店开店需要的钱,你真的不用操心,我来就行。”
沈苒态度非常坚决地说:“刘姨,我是你的合伙人啊,怎么能让你出钱又出力。我能做的就是出钱,如果这你都不让我出,我岂不是不劳而获?如果有多余的钱,可以投资做其他的。我发现店里的客人好像都很喜欢你做的那些点心,要不去火车站附近开一家点心店,包装做得好看一点,南来北往的人,路过的时候可以买一些,回家送亲友。”
刘姨连连点头,“这也是一个好主意!”
两人正说着,刘智突然进来,一把抱住刘姨,把头埋在刘姨怀里。
刘姨和沈苒都吓一跳。
要知道,刘智自从来京市,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动作。只有以前在南市时,在外面被人欺负得厉害,他回家后才会这样。
沈苒一下子站起来,“小智,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刘智手术成功后,营养各方面都跟上,几个月的时间就长高了三厘米,已经几乎和同龄人持平。
沈苒一直以来也非常关心刘智在京市的情况,刘姨说,刘智在这里交到了很多朋友,特别是现在的邻居们,那些医生的孩子都很有教养,一个个都很羡慕刘智有个会做饭的妈妈。一点也不会像以前电厂家属院很多孩子那样,鄙视他的妈妈是个开早餐店的。
在学校,刘智口音和同学们不太一样,老师告诉同学们说,刘智来自江南,他的口音带着江南的味道。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让刘智告诉班里的同学,江南和京市有什么区别,饮食还有风俗习惯有什么不同。
为此,刘智还专门请教过小苒姐姐。果然,按照小苒姐姐说的告诉同学们,同学们都很喜欢听他分享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长高后的刘智,做出这样的动作,反而让人更加心疼。
刘智声音有些哽咽地说:“我看到那个人了。”
那个人?
沈苒和刘姨交流了一个疑惑的眼神,很快,刘姨反应过来。
刘姨双手握住刘智的肩膀,看着他,问:“你是不是遇到姓闭的了?”
刘智低着头,“嗯”了一声。
刘姨又问:“他在哪里?”
刘智小声地说:“在楼下。”
姓闭的,就是刘姨的“陈世美”前夫。沈苒不是很清楚刘姨和她前夫之间到底有什么过节,只是从家属院老太太们的闲聊中听到一些端倪。
据说刘姨的前夫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和一个领导的女儿在一起,把刘姨和孩子抛弃。紧接着,刘智生病,刘姨去找前夫,才知道前夫一家人联合起来把他们母子俩给抛弃,一分钱都不给他们剩下。
人渣!
沈苒一下子站起来,想要去收拾传说中的陈世美。
刘姨拉住沈苒,“小苒,这种小事情用不找你,你在这里陪小智,我下去看看。”
刘姨出去后,沈苒小声地安慰刘智,同时也好奇,刘智怎么会认出那个所谓的父亲。
刘智的情绪虽然很低落,思维却很清晰,他说,前段时间搬到他们自己买的房子的时候,他看到妈妈当年的高中课本里掉下来一张照片,趁妈妈没注意,他偷偷地把照片藏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