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9页
    江推官懒得再说,对书办说道:“请周员外画押,以免日后出现分歧。”
    ……
    周梓安被伙计们抬上马车,沉着脸靠在车厢上。
    老王问:“东家打算怎么办?这青霉素还用吗?”
    周梓安沉默不语。
    他提前下手,就是为了抢在宁神堂前面打响德义堂的名头。现在,云禧不追究盗窃一事,只强调青霉素用不好会害死人,倒让他举棋不定了。
    他说道:“你认为能用吗?”
    老王下意识地往后靠了靠,“小人以为应该慎重,不妨让宁神堂一回。”
    这是他唯一能说的一句话——事关人命,而且官府出了面,周梓安亲自画押,一旦真弄死了人,他肯定会下大牢。
    周梓安不置可否,目光在断过的手臂和断过的大腿上逡巡片刻,“老夫先让那贱人一回。”
    ……
    失窃风波结束后,新的青霉很快被培养了起来,期间,宁家的药膳坊推出几款由琼脂为主料制作的秘制点心,风靡了整座京城。
    十二月初六,云禧得到了大约五十毫升的经过纸层析法提纯的青霉素,并确定了当初的十号青霉素就是药效最好的一个菌群——菌株繁殖不旺盛,只是聊胜于无,如果想扩大生产,就必须继续寻找更高效的菌株。
    而此时,宁神堂和枯荣堂已经积攒了四个伤口化脓的患者。
    他们的伤口虽然都已经过清创和消毒,但炎症始终未消,其中一位姓唐的老年人已经有了败血症的迹象。
    唐老头是京城附近小李沟人,大约六十岁左右,因家里太穷耽搁了治疗,前几日听说云禧义诊不要钱,这才让儿子送其进城看病。
    由他来打第一针青霉素最为合适。
    云禧和宁泽清亲自跑了一趟小李沟,与老头的儿子谈妥了此事。
    然后由二人请来了太医院以及民间名医,大家共同见证青霉素的第一针。
    十二月初八,王一鸣出城,把唐老头接到宁神堂厢房。
    午时过后,云禧和宁泽清先到,随后民间名医盛泓等人也来了。
    宁泽清给云禧做了一番介绍。
    这几个大夫云禧在罗英杰家里见过——留着络腮胡的叫盛泓,花白头发的姓贾,最后一位老先生姓展,他们的年纪大约在四五十左右,都是京城医疗圈子里响当当的人物。
    一干人在宁泽清的书房落了座,等候李健明等御医的到来。
    众人寒暄后,自然而然地聊起了青霉素。
    盛泓道:“早就听闻青霉素大名,今日才得见真容,可是不易。”
    贾大夫道:“确实,德义堂的青黄霉素咱们早就见过了,青霉素确实头一回。”
    展大夫笑了,“青黄霉素没什么用,还不如金疮药,价格还挺高。”
    这件事云禧也听说了,德义堂没有注射青黄霉素,而是当金疮药用了,还宣扬说宁神堂的青霉素不如德义堂的青黄霉素。
    这件事已经传遍了京城。
    云禧一点都不生气,只要周梓安不乱用,把人命还当人命就行。
    一旦出现人命官司,就会给青霉素带来极大的打击,虽不至于胎死腹中,但枯荣堂、宁神堂、德义堂两败俱伤一定是定局。
    宁泽清道:“有没有效老朽和云大夫也不知道,等李院使他们过来,打过第一针或第二针就清楚了。”
    盛泓惊讶道:“打针?不是针灸吗?”
    云禧道:“需要进行肌肉注射,并非针灸。”
    贾大夫连连摇头,“真是闻所未闻。”
    “师父,李院使到了。”王一鸣禀报道。
    一干人放下茶杯迎了出去。
    十几位御医来了七个,可见太医院对青霉素的重视。
    太医院的差事太多,李健明不喝茶,直接去安置唐老头的厢房。
    宁炎飞把煮好的针拿上来了,几小瓶药和生理盐水也一同摆在一张条案上。
    云禧介绍道:“青霉素的药效大,一方面可治病,另一方面也可能致死,所以青霉素过敏试验必须是第一步。”
    她拿起针头,从配置好的药液中吸取一毫升,用酒精棉球在唐老头的手臂上做了消毒,然后刺入其皮下,注射……
    云禧说道:“如果患者出现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症状,说明患者不适合青霉素治疗,过量使用会致其死亡。”
    “由于青霉素第一次做出来,效力不明,一次皮试未必奏效,所以,我会在隔一段时间后,增加药量做第二次皮试。一般来说,停用青霉素十二个时辰后,再打就需要再做皮试,但如果是同一批做出来的,就无需再做。”
    方御医道:“还不知有效无效,麻烦事倒是不少。”
    云禧懒得理他,继续说道:“最好每个病人换一次针头,或者对其蒸煮两刻钟后,再给第二个人用,不可重复使用。”
    这次,牛御医也开了口,“确实麻烦。”
    云禧道:“虽然麻烦,却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叉传染,这一步必不可少。如果嫌麻烦,可以不使用青霉素。”
    她现在是正五品,与李健明平起平坐,两名御医不敢反驳,只尴尬地笑了笑。
    宁泽清见气氛有些尴尬,便起了身,走到唐老头身边,认真观察皮丘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