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页
    是那个冒雨赴约对少年同她说了一句话,人为什么总要和别人比呢?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点,那便足够了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她的世界有了光。
    她不再和人比较,而是努力的做好自己。
    若不是紧接而来的那件事,彻底摧毁了她的路……
    如今的她或许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沈离枝闭了闭眼,抛开压在心头的那抹遗憾,朝着李景淮又一弯眉眼,露出一个她惯常的笑脸,她又改了字,重复了一遍:“奴婢没有。”
    她正视着李景淮这张沉愠的俊脸,满是包容和谅解。
    兄长也说过,人生来为善,若不是因为诸多种种的变故,是不会变成坏人的。
    因而从没有一个彻头彻底的坏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不能抹去的善。
    有些掩得深,有些埋得浅,只要用心去找,努力去掘,总能让它重现天日。
    “奴婢想试试……”
    李景淮被她的视线所擒获,仿佛被千丝万缕的网所缠住,她莹白带着柔光的脸一瞬间好像变得雀跃欢喜。
    神容飞扬,若霞光万道。
    “殿下若允奴婢留在东宫,奴婢一定会像杨左侍一样好好辅佐殿下。”
    就像杨左侍所说,成为太子心中重要的人,然后就能稍稍左右太子的决意。
    不需要太多,也不求一朝一夕就翻天覆地的改变,只要一点点,相信滴水石穿的潜移默化,他定然可以有所改变。
    只要一天比一天变好向善,便足以。
    李景淮深目凝望,想冷哼却不由笑了起来,他神色冷淡,“那你可别后悔。”
    得了这句话,沈离枝知道自己暂时安全了,不会被送走。
    她莞尔一笑,“奴婢必不会后悔。”
    路是自己选择的,她不会后悔。
    李景淮再次迈步离去,在转身的时候脸上神色复杂,微眯起的双眼含着冷意。
    沈离枝,究竟是什么居心?
    太子不知从何处而来,走时更是眨眼工夫就消失在了转角。
    沈离枝往前半步,活动了下僵硬的身子,又抬手摘去几片沾到头发上的叶子。
    她手指捏着青翠的叶柄,再回眸看了一眼李景淮消失的方向。
    太子来这里,最初是有什么事。
    莫非是早膳不得他心,是来兴师问罪的?
    想起那一桌大补药膳,就不免又让她想起另一事。
    沈离枝忙不迭提裙小跑,回到杨左侍的正院,恰好撞见两人掀帘出来。
    正是郭知判和适才的那位医女。
    郭知判一眼看见沈离枝,脸上露出一抹惊诧。
    “沈大人,你没事吧?”
    好好的人突然不见,必然是出大事。
    沈离枝头一回觉得难以启齿,为免惹来麻烦,她不敢对郭知判说实话,便胡乱点了一下头。
    “让大人担心了,刚刚……有点急事。”她又看了眼张医女,扫过空无一物的小火炉,“下官的药……”
    张医女哈哈笑道:“不妨事,杨大人已经帮你把药送去了,小姑娘很有本事啊。”
    张医女笑得开怀,眼角都笑出了泪花。
    也不知道杨大人哪里捡来的活宝,居然胆敢给太子送壮.阳药。
    太子不行?
    这要是传出东宫,岂不是要让上京那些恨嫁的千金小姐们哭断肠!
    沈离枝摸不准她在笑什么,只能随之一笑。
    “沈大人辛苦了,去屋子里陪姑姑坐一会,喝喝茶、解解暑吧,我送张医女,去去就回来。”郭知判刚从杨左侍那里知道了实情,此刻也含笑看着她。
    “都说不必送啦,我虽然老了,这腿脚可还利索着。”张医女抱怨道。
    “那是谁上次在院子里摔了一个扑倒?”
    两人拌嘴的声音渐行渐远。
    沈离枝再次理了理衣裳,确定看不出任何异样才挑起竹帘进了正屋。
    刚转过八展禽鸟螺钿屏风就看见杨左侍坐在罗汉床上,对她招手。
    “快进来,外面热得很,难为你给太子煮药。”
    沈离枝听她提起那药,不由开口问了。
    “杨大人,下官以为,太子是不是贵体无恙?”
    就刚刚那个生龙活虎的模样一点也看不出他有什么难言隐患。
    她的担忧大半来自常喜夸张的言辞,可是实情究竟如何,她又不好去问太子本人。
    因此适才近距离观察之下,她感觉自己是不是受到了常喜的诓骗?
    “嗯?”杨左侍笑眉笑眼,“为何如此说,是太子同你说的?”
    那,倒没有。
    只是太子那举止行动上看起来和平常无二,一点也不像常喜口中那个‘虚弱’的太子。
    “只是下官应当不至于有那么大的力气,伤得了殿下的贵体……”沈离枝想起自己喝晕了头,因而说话间底气有些不足,捏着自己的指尖,声音且低且柔。
    虽然奶娘在她备婚待嫁时也跟她讲过一言半语的,但那时候的她分神在想旁的事情,并没有专心听。
    至于男子那处究竟多么柔弱、不能自理,她无从可知。
    但想起她撞过的太子胸膛,硬邦邦的,太子该是练过武,所以不该这么容易被伤着才对。
    这就能解释,太子为何一脸不高兴跑来准备对她兴师问罪,只不过不巧被郭知判打岔了,这才让太子忘记了这桩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