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3页
    最后州学为优者,可入许昌之侧的国学,而在国学中优良者就可受审入仕。此国学书院之名,名为百家。
    书院中立有雕塑无数,皆为百家名士,而其中一座,立在学院门前。
    那座雕像不是任何一家中人,而是一个背着书箱的文士,手中拿着一根手杖,头上戴着斗笠,名为百家先生。
    顾楠书箱中的大多数书文都被用在了书院的教学上,书上的署名都只有一个两个字叫做百家。
    几乎每一个考入了国学的学生都会在学府门前,向着那座立在门口的雕塑跪下三叩。
    诸葛亮后来避世而居,至于住在哪?
    当然还是在那个南阳的草庐里。
    院子中的花树开了一年又一年,每年盛开时,白花都会散落在院中,随风纷飞,实为美景。
    又是一年花树盛开,诸葛亮坐在屋檐下,看着花树纷纷,笑着,自言自语地问道。
    “顾师,是不是亮错了,错的太多了?”
    他没有再出过南阳,他只是在自己的草庐之中,将自己的毕生所学皆写成书。
    每写成一本他自认可以让人一读的书,他就会让小均送去许昌的百家书院,没有署名,问起所著之人,只说是百家门生。
    后记:魏时,百家先师集尽百家之书,传于世中,通学天下,立百家书院,可称为后世所学之源泉。乃此之后,历朝历代,世间学士,皆自称百家门生。
    许昌的城墙边,建起了一座高楼,一日,曹操登足到了高楼之上。
    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老人,满头华发。
    他扶着栏杆,站在高楼上,眺望着江山锦绣,眺望着目光能够所及的每一个地方。
    “顾先生,你看到了吗,江山如画,如此,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太平之世了吧?”
    赤壁边的江畔,一个人被浪潮推上了岸边,然后,是一柄没有剑格的黑剑也被江水卷了上来。
    顾楠闭着眼睛,似乎感觉到了一只手掌在了她的脸上拍了拍,一个声音叹了口气说道。
    “该醒来了。”
    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正躺在江畔,无格正横在她的手边。
    只有冰冷的江水拍在她的脸上,仿佛刚才的那个声音只是幻觉。
    她坐起身,茫然地坐在河边。
    过了很久。
    一艘渔船从江边慢慢划来,上面站着一个老人。
    老人看到顾楠也愣了一下,似乎在诧异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坐在这里。
    顾楠张开嘴巴,太久没有说话,只能用生涩地声音,在岸上问道。
    “船家,你可知此时是何朝何代啊?”
    老船家虽然搞不懂这岸上的人为什么这么问,但是还是一边划着船走开一边答了一句。
    “魏。”
    第四百五十五章:一眼就够了
    城中的街道喧闹,路上的商人赶着牛马,他们身后的车上载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听说有一些还是从西域那运过来的。商品总是需要一些噱头的,说是西域来的新奇物件,他们的东西也会比较好卖得出去。
    已经是冬天了,农户家中的田都已经收了,冬天的时节他们也会轻松许多,有空的时候也会来集市上走一走。新的一年了,他们也得置办一些新的东西。
    路边的一间屋子下,一个小孩正坐在门边,愁眉苦脸的拿着一本书。如今的书也不算是那么稀缺的物件了,几年前盛行印书。如今隔几条街就有一间书馆,在那里每日都可以去看书,花几枚铜钱就可以买一本。
    看那孩子的年纪和样子,应该是他上的乡学快要考试了,他还没有准备过多少,恐怕是要过不了回家挨板子了。
    几个年轻的书生笑谈着走在街上,他们身上穿着的都是统一的青白色长袍,看到他们的衣服路边的路人眼中都会露出一些羡慕的目光。
    若是带着孩子的,还会和自家的孩子说,以后要学的像那些人一样。
    这里是许昌,附近就是国学百家书院,而那些书生穿着的就是书院统一的衣裳。百家书院的学生都是从各地的州学府上考来的学子,优者可以直接受朝考核任用。所以在百姓眼中,他们日后少说都是要做大官的。
    而那几个书院的学子也都是春风得意,他们正值人生最好的年纪,也有着各自憧憬的未来,有着为之奋斗和报效的热血。这个时候的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街上真的很热闹,过几天就是元宵祭祀,到了那时各家都会在门前挂上一盏灯火,一夜都不会闭城,开放夜市,整晚庆祝和祭祀。
    所以商人才会在这个时候赶回城里,而学院也放假,好让书生们上街观光。
    一个穿着灰白色衣裳的人带着一顶斗笠,走在人群之间,怀中拿着一柄黑色棍子,和周围喧闹的街道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安静地走过街上。
    有时她会看着路边笑着走过的农人发呆。有时她会站在商人的铺子旁,看看上面有什么东西。有时她会无声的站在一家书店的门外,看着里面的书生读书。书店的店家看到了她,笑着请她进来,而她也只是笑着摇了摇手。
    在这路上,顾楠打听了许多的事情,她才知道,此时离那赤壁之战似乎才过去了二十年的时间。
    但是一切已经变了太多。
    她向一个路人问清楚了去百家国学的路,向着那里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