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了国学之后,他却总是不去上课,大多的时间都是停留在乡野或是学府的书库之中。
好友不解,问他为何。他总是说,他不是无心做学,他只是无心入仕。
国学名为百家,是意为归纳传承百家学说的意思,所以在国学之中的各处,立有无数百家名士的石像。
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皆有,负手远行的孔子,骑青牛出山的老子,然而嵇康总是会留心一座,学府山门前的不算是高大的那一座。
那座雕像刻的很好,她立在山门前伫着一根手杖,头顶的斗笠微微抬起,目光悠远,像是望着远处的漫漫长路。背后的书箱里是无数的书本,有些沉重地压着她的肩膀。
她就像是一个鲜活的人,长发垂在身后,就连石雕的衣摆都像是会无风自动。
在他看来,叫人向往的真正的生活和求学之路就应该是踏过千山万水,记万卷书文,像山门前的这个人一样。
所以他常会驻足在那石像前,有时还会对着那石像自言自语几句。
嵇康总是淡泊无欲,所以给人一种脱离了尘世的感觉。关于他,他的友人之间倒是有一个笑谈。
有一次他在山林里与人煮茶赏景,自得之时忘了回家。
直到日落西山,路过了一个樵夫,那樵夫见到他,惊得还以为是见到了神仙。
这趣事被和他一同游玩的人传了出来后,他就有了一个外号,唤作嵇仙。
当然,这也只是一件说笑的事情而已。
“滴答滴答。”
走在山路上的嵇康抬起头,天空灰蒙,下起了小雨。
无奈地叹了口气:“天公不作美。”
而随即,他又笑了一下,找个地方躲雨,赏这雨景倒也正好。
想着,山路上的人继续向着山中走去。
第四百五十八章:年纪轻轻学什么不好,学玄学
空山新雨,山林之间,路两旁的灌木上沾着雨水,雨滴从垂着的叶片上滑落,撞在泥土里。山路上走来一个人,虽然是下着小雨,但他的走得却不急不缓,时不时还会打量一亮两侧的风景。
雨水使得山路泥泞,他的衣角上沾上了一点泥土,脚下也只能一脚深一脚浅地慢慢向着山中走去。
大多数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早就该半路折返了,而他反而在山中的景色里流连忘返,眼中异彩连连。
他还是第一次,这么仔细地在书院后山的林中游览。
今日无心听先生讲课,就逃了出来,只想着正好四处看看,却没想到,这山中的景色如此秀丽。
因为是在书院的后山里,所以这片山林一般是没有人来的,辽阔的青空和云中的远山叫人心驰神往,吸引着这个叫做嵇康的年轻人顺着山涧地溪流愈走愈远。
他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大概是翻过了一两座山丘,来到了一片较为平坦的林子里。
忽闻耳侧传来猿声,抬头看去,是有几只猿猴从树杈上跳过。
接着又是鸟鸣阵阵,一群飞鸟向着林子外面盘旋而去。
而后,他又见到了山鹿奔走,鱼跃浅溪。
那场景,就像是着林中所有的动物都像一个地方赶去一样。
前面已经没有完好的山路可走,可嵇康实在安耐不住自己想要一探究竟的心思,探身走进林子里,穿过林木之间向着那些动物远去的方向走去。
又走了数百步,脚下的路愈加幽深,嵇康还是没有折返的心思,一心只顾着向那源头走去。
突然,他听到了一阵琴音,那声音在旁人听来或许只是一声轻响,但他甚好琴曲,所以只是一声就让他确定了这是琴音。
有人在这深山抚琴?
嵇康顿时兴致更甚,他想,那定是个妙人。不如前去一见,若是再能畅谈一番,讨上几口酒水,那就再好不过了。
想到此处,他的脚步又加快了一分。
顺着琴音走去,随着他越走越近,那琴音越来越清楚,他也越来越沉浸在其中。
直到最后,他停住脚步,脸上尽是陶醉的神色,呆立在林子里。
听着琴音和风轻动山林,心无旁骛,好像所有的杂念都被抛了开去,心中澄澈,如同止水无波。
他一直站在那里听着,听到了一曲的最后一声落下,才转醒过来。
琴音停下的地方离他已经很近了,看着身前的一片灌木,嵇康深吸了一口气,拨开走了出去。
下一刻他走出了山林,原本幽深的道路突然变的开阔,有些灰暗的视线因为没有林木的遮蔽,一下子亮了起来。
他眯了眯眼睛,过了一会儿,等眼睛适应了光线,渐渐看清楚了眼前,出神的站住。
眼前的景色或是他一生都未尝见过的奇景。
山溪在此汇聚成了一片池塘,池水清澈,甚至能够看的清水下的石子和水中的游鱼。池塘的岸上是一片铺着石子的空地,树林将这片空地围着,让这里看起来就像是与世隔绝一般。
方才他见到的山鹿,正成群的停在溪水边饮水,其中有几只甚是漂亮,毛色在阳光反射着光亮。
飞鸟停在树木的树杈上梳理着自己的羽毛,而猿猴则是盘坐或是蹲坐在石头和树枝间,偶尔咿呀地小声叫唤两声。
它们似乎都是被那琴音吸引而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嵇康从来都只以为这种事只会在传闻和野说中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