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慧原本是要接任掌门的,在同门中颇具威望。她如今病成这副模样,如何不叫人伤心难过。
清慧咳嗽了一阵,留下一个叫清圆的尼姑,将其他人都打发了出去。而后,她从脖子上解下一块玉牌,递到清圆的手上,说道:这是四娘留下的信物,有了它,便能在汇通钱庄支取银两。但有一点,你要记住,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拿出来,听明白了吗?
清圆紧握着手中的玉牌,眼底闪过一抹贪婪。这玉牌,真有这么大能耐?
清慧与清圆一同长大,倒是不曾怀疑她的用心。不然,庵堂哪儿来那么多银子购买米粮,救济灾民?
原来,清慧一开始并没打算动用这笔银子。
去岁闹水灾,好些百姓流离失所,逃难来到青州地界。他们无亲无故的,又没处安身,清慧便将尼姑庵后山的几间茅草房腾出来给他们栖身用。
可尼姑庵每年的香火钱也就那么些,根本养不了这么多人。不得已,她才拿着苏瑾玥给的玉牌去了城里。当钱庄的掌柜见了那玉牌,立马客气的将她请了进去。清慧不敢多要,只说支取一百两银子。掌柜的二话不说,就爽快的给了,清慧这才知道那玉牌的贵重。
可即便知晓了玉牌的用处,清慧也就去过钱庄一回。
平时日子过得清苦,她都咬牙挺了过来,没再打那些银子的主意。
可清圆不一样,她过惯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哪里吃得了这个苦。在某次瞥见清慧脖子上挂着的玉牌时,便起了贼心。
她不敢明目张胆的去抢,却用了迂回的法子。一边暗中往清慧的饭食里下药,一边装老实博取她的好感,想着以清慧的性子,定会在临死之前,告知这玉牌的用途。
果然不出所料,清慧十分的信任她。
清圆握着那玉牌,内心激动不已。
等清慧死了,她就拿着这玉牌远走高飞,还俗嫁人去,再也不回这破尼姑庵了!
第352章 夫妻日常
含冬快马加鞭,用了两天一夜便赶到了青州。
念慈庵坐落在青州城郊五里开外的山上,含冬到了青州城,在客栈用了些饭食换了身干净的衣衫,便匆匆的抄小路上了山。
请问清慧师父在吗?含冬进去之后,便拉住一个尼姑打听道。
那尼姑一听是齐王府来的,皆露出惊喜的表情。太好了!清慧师姐有救了!
出了什么事?含冬听完这没头没脑的话,忍不住蹙眉。
清慧师姐病了!这青州城方圆几十里的大夫都请来瞧过了,却一直不见好。如今,怕是除了四娘不,是王妃之外,没人能救得了她了!尼姑一边领着含冬往后堂走,一边唉声叹气的说道。
清慧是一心大师的嫡传弟子,和一心大师一样,有着一颗菩萨心肠。时常带领尼姑庵的尼姑们无偿的帮村民们治病,遇到灾年还会施粥救济灾民,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她这一病倒,可是愁坏了众人。
带我去瞧瞧。含冬虽然没有苏瑾玥那样高明的医术,但耳濡目染之下,还是学了不少东西的。
来到清慧的房间,屋子里头连灯都没点,黑漆漆的。
师姐怎么连盏灯都没点那尼姑嘟囔了一声,便取来火折子,将桌子上的油灯点上。
借着那微弱的灯光,含冬这才看清床上躺着的那人。不同于正常人,清慧的脸色蜡黄,暗沉的黄色背后还隐隐透着黑青,一看就是病入膏肓。
含冬上前摸了摸她的脉,又翻了翻她的眼皮,问道:病了多久了?
三个月前起的病,前前后后看过七八个大夫,都说是湿热所致,开了祛湿除热的汤药,吃了也不见好,反而越加沉重之前每日还能喝两碗粥,如今却是连水都快要咽不下去了。那尼姑说着,眼眶就犯了红。
含冬看着气若游丝的清慧,神色凝重。
这清慧师父,确实是病的不清。只不过,这病她瞧着有些蹊跷,似有中毒的迹象。可到底是哪一种毒,含冬一时拿捏不准。
为了不打草惊蛇,含冬只得简单的询问了几句,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结论。
平日里,清慧师父都是谁在照顾?她一边往外头走,一边小声问道。
是清圆师姐。尼姑答道。清圆师姐与清慧师姐年纪相仿,脾气也好,打小就住一个屋,感情格外深厚一些
含冬又顺口问了一句。清圆师父?
对,脸圆圆的,长得挺富态的。尼姑说着,左顾右盼起来。看来看去,都没看到熟悉的身影。往日这个时辰,清圆师姐都回屋了或许,还在饭堂?
含冬记忆力不错,方才进来之后遇到的所有人都映在她的脑海里,却没有一个与这尼姑描述对得上号的。
含冬借口去茅厕,问明了方向,便独自一人四处溜达起来。
这念慈庵并不算大,含冬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时辰就跑了个遍。可看来看去,都没有一个三十上下,脸长得圆的尼姑。
不过,在她上山的时候,倒是遇到一个圆脸的村姑。
天色已晚,含冬便在念慈庵住了下来。而后,借着夜色召来信鸽,附上一张字条,将信儿捎了回去。京都那边儿得了信儿,便马不停蹄的连夜将信送到了齐王妃的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