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9页
    可以说,只要秦渊将这些人的身份公开,那么那些家族便会快速的围绕起来,然后站在天启帝身后,到了那个时候,她这个女帝也就是一个傀儡,被天启帝架空的傀儡!!!
    冷汗瞬间侵蚀身上的冕服,秦皓月不想如此揣测天启帝,但是这样的情况让她不得不多想,可是她又如何阻止?
    往下看,百姓们全部都在崇拜着天启帝,甚至等待着天启帝创造另外一个奇迹。
    往上看,摘星台上高高在上的国师也在维护着天启帝,不然当年也不会就做出了千年之后让天启帝回归的预言。
    此时此刻,天时地利人和,天启帝全占尽了。
    秦皓月站在那里,呆愣愣的看着那一世无双的铁血女帝正在跟天启帝撒娇,只觉得或许从天启帝归来,这一切便是一场已经编织好的圈套,她只能够走进去,不能对另外一个世界有任何的入侵想法。
    因为天启帝他像是一个真正的庇佑者,以一己之力,便可以将那个世界护佑在身后。
    他在宫中召唤出这些人,无非就是警告所有人,也宣告所有人,除了他身旁的这些人,他一个都不信。
    对于他们这些隔着三千年之后后代,完完全全的保持了警惕。
    秦渊察觉到了这样的目光,他黝黑的眸子望过去,敛去了几分柔情,多了几分冷意,那种似乎一瞬间将秦皓月心中所想看穿的眼神,让秦皓月竟然是不得动弹。
    是啊,一个久居地位九十年的帝王,一个斗拜了世家,独裁的帝王,又怎么会是一个感情用事之人?
    他的脉脉温情下,隐藏的是染血的刀锋,是看穿一切利益交割的冷漠,是对权柄玩弄于手掌之中的娴熟。
    他是天启帝,是一个封号都被国师赐予的天赐之子。
    当年天启帝驾崩之后,本来的谥号是开元帝,也是一个极好的谥号,可是国师却亲自将这个谥号改为‘天启’。
    有史书记载,国师亲口曾告知过一任南晋帝王,天启帝本不该存在于世,南晋本应灭国,是天启帝改变了这一切。
    这是上天的启示,是上天对南晋的垂怜。
    这一刻,有一种无形宿命仿佛落在了秦皓月身上,让她明白了,国师当年口中所谓的天命是什么。
    秦渊收回了眼神,又一次看向自己身旁的秦凰道。
    “凰儿,这位是南晋第六十九代女帝秦皓月,自你之后,南晋一共经历过四十六任女帝,你做得很好,比父皇想象中的更加好。”
    权利是不分性别的,它只听从强大的人支配。
    秦凰当年的皇太女立起来,当女皇的时候更是征战四方,把控世界,她用自己证明了女性的力量,证明了男女的性别在权利面前并不是任何的问题,因此在之后的数年之间,南晋的女帝才层出不穷。
    因为见证过女帝强大,所以朝堂自然是接受了女帝,甚至许许多多的女官。
    “女儿还是不如父皇的,父皇才是南晋百姓们最崇拜的皇帝,是千古一帝。”
    秦凰仰着头说完这些,随后才看向一旁的秦皓月,她看出了秦皓月的警惕,对此并未有多少想法,国师已经预测到了父皇的重生,那么她能够站在这里,也是父皇的力量,后世的女帝,也该臣服于父皇才对。
    一旁站着的一连串官员们此时也是看着秦渊和秦凰两人说话,此时眼神也是充满怀念,毕竟当年的皇太女一战,在场的几个官员全都是深陷其中,最后皇太女成了皇帝,疯狂的征战全世界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就是看守着朝堂的人,因此,此时看到两任帝王相见,自然是心情愉悦。
    不过很快,秦渊便从这些儿女情长中走了出来,他让秦皓月过来,跟对方介绍自己召唤出来的人。
    “兵部尚书封连棠,内阁大学士萧温波,刑部尚书沈星举,礼部侍郎郁秋,户部侍郎上官带刀,太子少师季松柏,还有朕的女儿秦凰,南晋的第一任女帝,皓月啊,朕有意让这些人负责关于另外一个世界和平建交之事,你可愿意?”
    这……能不愿意么?
    秦皓月心中苦笑,纵然是她现在才是掌握了权利的那个人,但是这些人一个个名字出来之后,实在是让秦皓月再也无法有其他的心思。
    封连棠,萧温波,郁秋,上官带刀,季松柏这些人的家族绵延至今,甚至还有不少有能之士就在朝堂上工作,还有负责各大省会的人,只要这些人的名字放出去,他们想做什么,那么下面的人就会支持什么。
    毕竟比起皇权来说,你是更加支持你家老祖宗,还是去拼命的听皇权跟你的老祖宗打架?
    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么?正常脑子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这么多年,给天启帝陪陵一直都是对于南晋百姓们来说最为荣耀的事情,这些散落四方的家族全都以祖宗是天启帝的死士为荣,如今知道自家老祖宗还能活着,哪一个不是高兴的?还能把自己老祖宗给弄死?
    “愿意。”
    她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
    接着,秦渊便表示,既然都归来了,倒是不如跟百姓们见见面,让大家知道,他已经回来了。
    这是真正的阳谋,让秦皓月受制于人,却无法反抗,甚至如果想跟周围的大臣们商议此事,都会变得里外不是人。
    因为这个朝堂上太多关于当年天启帝殉葬相关的人了,有传言说天启帝陪葬死士有十万人之多,但是真正见过国师留下的名册之人,就会知道,那数不清的名册,绝非只有十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