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6页
    这简直就是跨时代的进步!!!
    第300章 太医院院长
    这个消息简直是让太多的人开心了,因为随着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都会患上高血糖这种病。
    实际上,高血糖好似听起来并不致命,大部分会有一些尿频和失去食欲和身体孱弱的症状,但是实际上高血糖还有一个另外恐怖的进展,那就是进化成为糖尿病。
    等进化成为糖尿病,再由糖尿病进化为糖尿病肾衰竭,那就几乎上是要人命了。
    秦渊看着电视新闻里面的主持人说希望大家可以持身份证去预约疫苗,以及一些采访中大众对于此次高血糖疫苗的反应,说真的,是真的很高兴。
    “我已经跟你爷爷奶奶还有你外公外婆说了,让他们赶紧预约,还有你舅舅,你不知道吧?你舅舅就是高血糖,要不是你舅妈一直管着他,估计早就开始打胰岛素了。”
    云娴作为一个医护人员,当然是知道一个药物对于病人可能带来的改变,况且还是如此厉害的药物,现如今国内对于高血糖这种病症似乎没有太多的数据,但是实际上医护人员这边却是知道,这种病症的人已经至少五亿左右了。
    因为现在的很多食物里面都有糖分,加上年轻人也喜欢吃糖,造成的结果就是年纪轻轻的就有了高血糖,云娴作为医生看到的最多。
    “恩恩,刚好你也放假了,这次放假你是打算去那边,还是跟爸妈一起回老家看看啊?你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都想你呢,这么长时间了。”
    余潮也开口,儿子离开老家时间也不短了,所以这会儿余潮想着让儿子回老家看看。
    至于那边,说的当然就是南晋了。
    秦渊上次去南晋也是一周之前,所以听到这话,直接给出答案。
    “回老家吧,我也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带了不少礼物,这次刚好乳娘要回来了,一起回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看看身体。”
    毕竟人老了,什么病症就出现了,因此秦渊倒是觉得回家不错。
    当然,随着秦渊的离开,上京大学门口的御膳房又一次关门了,他们再一次同秦渊回到了临市,这个秦渊命中的家乡。
    如今因为甄兰初在这边开设的各种公司,对于临市的发展可以说是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为你在这边建造厂子,你总该要人吧?你厂子收了人,然后就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这就业问题解决了,你收药材,刚好就在临市这边也可以种植一种特殊的药材,然后上面就安排了专家去帮忙,这半年的时间,已经是种植出了那种特殊的药材,可以供给给甄兰初的公司。
    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们的生计得到了一定的安排,种地的能去种地,打工的能打工,可以说形成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流水线,甄兰初也不是那种抠门的人。
    除了税务上从来不搞花心思之外,更是每次上面说遇到什么事情了,捐款总是第一名。
    就怎么说吧?就说刚过完年那会儿,临市这边遭了灾,不少百姓们的地都收不到什么粮食,结果需要扶持,甄兰初直接是好几千万的扶持,甚至还可以扶持大家种植药物,也就是这样的合作下,可以说临市的发展十分的好。
    虽说余潮没了公安局局长的身份,但是不少知道的人都知道余潮没有进去,反倒是升了官,所以等这一次余潮回来,应对的自然是曾经各种老朋友的请客。
    对此,余潮直接把人请到家里,然后大家一起吃了饭,都是当年在警局或者是军队的老同事,知道了余潮现在都好之后,算是放心了不少。
    秦渊也回到了别墅这边,见到了乳娘,还有太医院的院长唐空青,他家族世代行医,所以名字也是来自于药草,第一次被召唤出来就是在南晋的未来,后来一直都在南晋那边学习新的医术,如今算是跟着乳娘他们回来。
    “唐御医,许久不见。”
    秦渊看到唐御医,心情也很好,因为这位唐御医真的很厉害,更是精通于养生之道,秦渊这么多年能好好的活着,就是因为这位唐御医,而这位唐御医死的时候,可是足足比秦渊大了好几岁。
    “陛下万福金安,臣能够重见陛下,着实是万分荣幸。”
    唐御医心情很好,除了因为接触新的时代之外,更是因为唐家世世代代都有子嗣葬入帝陵,因此在秦渊看到了这些人的情况之后,一起都召了过来,直接让唐家这些人就组成了一个很好的团队,足足有三四十人。
    可以说是真正的医学世家了,非常厉害。
    “朕也很高兴能够重新见到唐御医,尤记得当年唐御医告诉朕,说不想流芳千古,只想做当下能做到的,现如今朕可是不同意,在南晋那边的史书记载之中,唐御医可是朕的心头好。”
    没错,秦渊对于唐御医还是很欣赏的,这位御医曾经经历过瘟疫。
    就是那种在旱灾之后的瘟疫,来势汹汹的瘟疫差点儿让天下大乱,唐御医带着家中子弟去到了瘟疫所在之地,然后最后给出了治疗瘟疫的方法,也死去了五个唐家的后辈,当时最小的也就十六岁。
    后秦渊给了这些人入葬帝陵的身份,如今想到唐御医一家子能重聚,倒是一番美事。
    “承蒙陛下厚爱,臣依旧心中感激陛下,不仅仅是当初陛下的心怀天下,更是感激陛下能够给臣的后嗣那么多机会,让臣可以再见到那些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