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8页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治疫奇才余霖(字师愚)所著《疫疹一得》书中而来,老金没有涉及过没法更好的说明,有兴趣的自己去查一查哦。)
    “大哥,你让朝中跟我一起过来的大夫还有从周围郡县请过来的名医都过来我这里。”卫承启翻被下床。
    卫承宽匆匆出去。
    满星见状,赶紧拿过一旁的外衣给他穿上。
    不一会,三名御医以及十五位名医匆匆进了帐子。
    满星知道老二的意思,不管她有没有记得,只要把记得的说出来,其余的让这些名医自个动脑去想。
    方子其实她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了好几遍,常见的像黄连,连翘,桔梗,竹叶,石膏等都记得。
    大夫们这一研究,直到第二天清晨。这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大夫会时常开出方子让下人们煮起草药来给病人试验。
    同时,满星的三百来颗消炎药也仅剩下了一百多颗,而吃了那两百来颗消炎药的士兵和百姓病情也在渐渐变好,一传十,十传百,顿时大家信心都大增。
    满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人生病时想法消极对身体是有暗示性的,这样生病好起来就慢,一旦想法变的积极,病情很容易控制甚至不药而愈,身体真的是很神奇的。
    三天之后,不眠不休的大夫们终于研究出了一种对抗瘟疫的方子,开始大规模投喂。
    (在此致敬坚守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与此同时,洗手歌也流行起来:手心相对搓一搓,手背相靠噌一噌,手指中缝相交叉,指尖指尖转一转……饭前厕后要洗手,生病不会跟着走。
    第1047章 星动(番19)
    卫承启的身体已经大好,这会,他看着满星指挥着士兵,将逼着他写出来的墨宝挂在军帐门口,左边联子写着:冬天再长。
    右边联子写着:春天也会来。
    隔了十几米,另一营帐的门口写着:众志成城抗大瘟,齐心协力渡难关。
    在不远处写着:积极防护,保护自己,勤洗手戴蒙巾,喷嚏咳嗽捂口鼻!
    卫承启很想改一改,写成个诗句押个韵什么的,奈何满星说给老百姓看的这种更为深入人心。
    “不要忘了,每一柱香的时间就要把这些口号都去喊一遍,要保证每个士兵,每个老百姓都听到。知道吗?”满星对着士兵吩咐。
    “是。”士兵离开。
    满星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转过身时见老二站在她身后,微瘦的俊脸想着什么,视线对上时,他道:“在你那里,他们就是这么做的吗?”
    “是啊。”想起家乡满星有些思念,温声道:“在我们那里有一场大病引起的保卫战,大瘟肆虐之时,道上皆无车舟,举城闭户,很多人牺牲在了这一场战疫当中。
    在第一时间,炎黄子孙的物资,大夫,药物,食物从四面八方飞往了武城,各大医馆的大夫更是纷纷挥旗率兵会师江城,白甲千万,力挽狂澜。”
    “就像我们这里的大夫,这两天也有几十名大夫奔赴从四面八方而来帮忙。”卫承启看着周围忙碌的士兵和大夫。
    满星点点头,和老二一起边走边说:“在我们那里,因出过好些看病的事故,大夫和病人的关系有时还挺紧张的,但大夫依然担起了他们的责任,因为大夫是生病中的老百姓们最后的希望,是生命最后的一道防线,他们若退,后果无法想像,只能直面风险,迎难而上。”
    卫承启听的认真。
    “这一战,好些大夫积劳成疾牺牲了,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的顶上,因为无路可退。
    还有军人,志愿参加来帮忙的年轻人,捐赠物资的人等等。
    炎黄子孙是有血性的人民,当时有一句话流传很广,有人问「若一去不回」很多人回答「那便一去不回」大瘟之下,必有大义。”
    大瘟之下,必有大义。卫承启细想着这句话,也讶异于普通的老百姓竟然会有这般的血性。
    “大家互帮互忙的救命治病人……”说到这里,满星笑了笑,道:“你可知道,在这会,整个炎黄子孙们都拧成一股绞不断的绳,因为我们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卫承启有些疑惑:“这么多人,为何能如此团结在一起?如此之大的国土,又是如何做到全民皆战的?”
    满星想了想,道:“因为我们有着五千年生生不息、融入了民族血脉中的文化传承,这些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也是我们活着的根本。
    我们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身修养,也有着「安抚天下百姓苍生」的伟大抱负,也心怀着想建一个「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国度,还有「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爱国情怀。”
    卫承启略有所思,想到如今大越吞并周围的小国之后必然会有无数的纷争,而满星口中的文化传承能统一所有人的思想。
    满星看了老二一眼,现在的瘟疫只不过千人而已,且已控制在范围之内,实在算不得什么,大越以后要做的事是一统天下,当年始皇统一六国后仅维持了15年的时间灭亡,原因就是他只在武力上做到了统一,老百姓的心灵却是无依无靠的。她趁此多说了几句,让老二自己去想吧。
    此时,一名士兵匆匆来禀:“相爷,燕城的百姓打开了城门,出来迎接殷家军,主帅说了,让您速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