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考试的时候,万家村村民这心底,是说不出的紧张。
他们可是出了全国状元的村,他们可是因为扫盲班办得好,受到领导亲自观看的村,他们村迎春开的工厂招工,要是自己人没考进去几个,这人可是丢大了。
过了年,姜迎春又回到镇上住了,对村里人的担心,她是毫不知情,相反,她对村里人,很有信心。
现在,只要是从电视机刚买进村开始跟着学习的,虽然没有毕业证,可基本都能达到小学水平,小学水平,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了不起的了。
八十年代初,小学文化人口占比,低的可怜。
事实也没让她失望。
考试的卷子,是她和姜文秀改的。
这两个人改,大家是没有丝毫意见,一个是全国状元,大学生,一个是刚考上的大学生,没人不服。
两人一张张卷子改过去,给所有人打了成绩,把姓名密封的条裁开了。
一统计,姜迎春就笑开了。
姜文兰也是喜出望外,“迎春,咱们村的人,基本都在前面。”
姜迎春一个个地统计人名,语气感叹,“大家都考的很好。”
而且,有几个人的成绩,出乎意料的好。
这次考试,考上的人里,百分之八十,都是万家村的人,基本上,只要他们村报名的人,都考上了。
公布成绩的这天,工厂大门口。
录取名单一贴,万家村这边的人一片欢腾。
“哈哈哈,咱们万家村,真是好样的。”
“哎呦,这基本上都上了吧,咱们村,报名的一共不到九十个。”
“看来,咱们平常一直学习,有用啊。”
“没给迎春丢脸!”
他们是兴高采烈,可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肯定走后门了,这是你们万家村开的厂子,当然先录取你们万家村的人,当谁不知道似的。”
“就是,你看看,这名单上,好些个镇上的人,名次都在万家村人的后面呢,我就不信,万家村那些没上过学的,比镇上那些上过学的人,还厉害。”
“就是,我不服!”
“不服!”
“谁不服?”
姜迎春一声询问,让场面一下安静下来。
三百张卷子,整整齐齐摞在一起,摆在桌子上。
“谁不服,过来看,如果你觉得,你的成绩比名单上的任何一名好,尽管把他的卷子拿出来,你们对一下。”
她完全是公平公正,不怕查。
良久,一个有些粗的声音出声,“我看看。”
“对,钱大哥,你看看,你可是咱们村以前的小队长,不可能考不进去。”
粗声男人几步就挤到了桌子前,“我叫钱三,你找找我。”
姜文兰对他有印象,从没公布的总成绩单上一顺,就找到了人,“一百五十名。”
钱三不服,“不可能,我怎么会考的那么差。”
他信誓旦旦,大家好奇的不行,一个劲儿地朝前挤,伸着脖子看。
万家村的人,比他还有自信。
“迎春,给他看,还怀疑我们走后门,我们是那样的人吗,最后一个不是咱们村的王家大哥,就拿出来他的,对对。”
“对,拿出来,对对看,谁好。”
万家村的人成绩好,有人不服,姜迎春早就想到了。
她也不多说,直接抽出第一百张和第一百五十张,“你自己看吧。”
旁边的人,伸着脖子看过去。
“我看看,哪个好。”
“这个这个,你看看,字写得板正,还没有空着的,这个好,另一个,写得啥玩意,涂的一片一片的,一看就不行,钱大哥,我就知道,你做得肯定好。”
钱三正面反面翻了一下,半晌不说话,他脸色越来越红,最后一声不吭,扭头就走。
“哎,咋了?”
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你那眼睛,咋长那么大的,那么大的名字在那写着,你看不见?那个写得乱七八糟的,才是钱三的卷子。”
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
“还有谁不服?”
第66章 全国商品展览会 ·
董家村, 是率先发起向万家村学习号召的村。
过去一年,对于董家村来说,也是意义不凡的一年, 因为董得志的眼光,和村民们的信任, 他们是继万家村之后, 第一个尝试学习大棚种植技术的村。
回报是丰厚的。
在姜文兰考上大学之后, 就确定了盖大棚的村民,蔬果已经在年前年后出棚了。
收购的大卡车,直接开到了村头。
完全不用担心卖的问题。
只是当时保守, 都是三五家凑了一个大棚,每家到手的纯利润,并不多。
可这大棚已经盖起来了,以后,一年四季,都能种。
这第二茬种大棚的,也是充满期待。
他们种的晚,蔬果上市,得到二月份。
正当大家下定决心, 明年要扩大大棚种植规模的时候,姜迎春工厂招工了, 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报名。
姜迎春工厂福利有多好,看董柱子就知道了。
以前,董柱子家, 说句和要饭的差不多也不为过。
董柱子爹有神经病,不吃药就犯, 他十来岁的时候,他娘跟人跑了,董柱子基本上就是村里人看着可怜,东家给一口,西家给一口养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