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被李成则手抬手给挡下,。
然后看眼睛看着右禁军,道:“大人谨慎万分不为过,不见皇上手令或者口令坚决不行动,难道就不担心圣上真的遇险?就不怕皇宫李真的乱了?还是说大人其实心中早有所思量,却只不肯为这一分猜想付出些风险?”
“你好大的胆!”
这位禁军头领看脸色严肃沉寂,甚至一下子抽开了腰间的佩刀。
明晃晃的刀锋在光线的照耀下,闪出一道银白色的光芒。
李成则却丝毫不惧,“在下说错了么?圣上就是有万分之一的遇险可能你属于右禁军头领,自是当义不容辞领兵前去救下。”
其实有一点李成则没说。
这位禁军头领兵不是一个蠢人,他是关着京城的治安的,今天街上的动作他不可能不知道,知道了却没有行动,装作不知道。理由大概只有一个,他心里清楚地知道皇宫里局势不妙,但他不欲把禁军牵扯进夺嫡风波里面去,所以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聋作哑。
反正最后不管是哪位皇子登基为帝,对他们禁卫军营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从来不用站队,只受皇帝一人的管束统治。
李成则何其聪明,他从一开始和对方说话,心里就猜测了各种可能。
能当禁军头领的人自然不会是莽夫,甚至可以说,这位有禁军大人心计颇深。
如果站在他的角度,以及他为进军营的考虑来看,并不能说他错了。
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做事自然会思考,然后行动上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诸多的理由,都是无意识让对方做出按兵不动的选择。
李成则眼神深深看着右禁军头领。
对方也眯着眼睛看他。
这是属于聪明人之间的较量,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但李成则依旧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成功“逼迫”右禁军首领接受自己的建议,打着弑杀反贼的口号冲进皇宫之中去。
为了自己也为了李家,李成则不允许这次劝说失败。
于是他干脆放开了声说道:“大人既然是禁卫军头领,就该一切以圣上着想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大人目前正值年富力强,然一旦大皇子继位,以大皇子的心性,大人觉得自己还能安稳坐在这个位置上吗?而就算三皇子或者皇子继位,您以为凭着自己今日这番装聋作哑的行为,他们焉还敢用你?”
右禁军头死死盯着他的脸看了许久,然后忽然一下子大笑起来,而后沉沉道:“李公子机敏无双,在下佩服!”
李成则八风不动,不惶恐也不心虚,只是淡淡挑了挑眉。
……
事情发生得很快。
当右禁军头领手里高举着一样黑令牌似的东西。
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铠甲,腰间配长刀,后面领着十卫五千精兵。
高声大喝:“速开宫门!吾等奉皇上之命进宫!”
北宫门后面的人见人手持令牌,又领着精兵登时有些慌了。
他们打的是皇上的旗号紧闭宫门,现在右禁卫军过来了,可怎么拦着?于是只能匆匆忙忙让人进内宫通知人。
右禁卫军一见此情景就知道李成则没猜错,心中有了决断,于是火速一声令下,令人攻破北门,领着士兵直接冲了进去。
一时间,各处时而传来惊呼尖叫声不绝于耳。
……
一场除反叛乱之战,开始得快,平息得更快。
大皇子无非就是占了先行和里应外合的便宜。
禁军冲进来后,成同国公府大老爷从京畿巡防营调来大约两千士兵对上。
右禁军头领跟京畿巡防营指挥使向来是面和心不合,见面也是假笑,却没想到成国公府的竟然投了大皇子。
右禁军首领冷冷一笑,挥着长刀就杀了过去。
禁卫军的精兵可不是吃素的,虽然京畿巡防营的士兵实力也不差,但人数上少了一半有余,最后自然不敌。
一场宫变从发生到结束也就一夜一天的时间。
逆贼终于俯首就擒。
虽叛乱清除了,但皇上的身体还是没法了,已到了强弩之末。
趁着还能说话,皇上当着宗室和大臣的面,宣布立三皇子为太子。
尘埃落定。
李成和顾侯爷一起出的宫,侯爷经历了一夜的惊心动魄,直到出门宫门,才呼出一口气,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李成则跟人说了几句话,然后扶着人上了马车,看着马车离开后,才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
——
大皇子谋逆弑君犯上作乱其罪当诛。皇上仁厚留了大皇子一命,贬其为庶人,永世圈禁,大皇子府一干人等男的流放女的充入教坊。
而成国公府则是判了抄家。
因皇上重病,之后太子监国,代行国君之事。
轰轰动动一段日子,事情终于落下帷幕。
大皇子府已经被贴了封条封上,
成国公府所有人被斩首,昔日煊赫光鲜、富贵以极的国公府一朝之间轰然倒塌,里头更是被抄了个干干净净,破的破损的损。
外头不好明目张胆讨论,但私下里谁不说起这个事。
皇子和公侯,在普通人眼里是那就是贵人中的贵人。
这样的天子骄子下场都能如此惨烈,怎么能叫人嘘唏不已,心中无有不感慨,更掺杂着一些害怕和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