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帮着陈殊收拾了好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一个箱子装不下,又跑去街上买了两个大皮箱子,装得满满的。
陈殊看着冯太太忙活,无可奈何,只好随她去了。到了出发那天,冯太太亲自送了陈殊去军营,哭得不成样子,拉着陈殊的手:“总之,要好端端的回来。”
小五是负责在上海中转的,是不跟着军医院一起去新疆的。只是他特地拜托了院长,一定好好照顾陈殊。
这时候去新疆,是没有火车的,上海招收的大夫护士,统统坐了火车去西安。再从西安一路做军用汽车,去迪化。到了迪化,陈殊被分配去了陆军第二十九军野战医院。这时候,医疗资源有限,师一级的作战单位是没有野战医院的。
连着几天几夜,坐在汽车后面的车厢里,道路也不好,摇摇晃晃,到了下车的时候,陈殊已经脸色苍白得吓人了。同行的上海大夫忙扶了她到一边胡杨树下坐着:“哎呀,陈大夫,你没事儿吧?不要还没到,你就先病倒了?”
陈殊摇头,拿水壶喝了点水:“我没事儿,就是有点儿晕车。”这个时候,十一月月底,天气已经很冷了,新疆尤甚。军队发的军装棉袄,对于陈殊来说,是很不保暖的,下车坐了一会儿,便冻得嘴唇发青。
休息了一会儿,便又上车了,到了天黑尽的时候,才到了二十九军的驻地。
刚刚下车,还没进医院的门,就见一列士兵抬着个人过来:“大夫,大夫,快来救人。”
院长来不及招呼陈殊一行人,一边让人抬进去,一边问:“怎么回事儿?”
那群士兵全身黑乎乎,脏兮兮的,全然瞧不清面容,其中一个大怒,拧着院长的军装衣领:“你管怎么回事儿?赶快做手术救人,师长要是有个万一,我他妈一枪毙了你。”
军队里的人大多脾气火爆,院长是早就见识了,他道:“你放开我,我马上进去动手术。”
这里说是医院,也不过就是几所小院子,几排小房子,条件很简陋。院长进去做手术了,一边有人来招呼陈殊他们。上海来的大夫护士也不多,分到这里来的就更少了,只有十几个人。
如陈殊想象中一样,条件很简陋,大约是要三四个人住一间房间,女大夫就更少了,于是陈殊便同两个上海的小护士住在一起。
房间里除了三张行军床,便只有一张桌子了。三个人略微整理了房间,因为饿了一天,便想着出去找点东西吃。只是来的时候不凑巧,刚好来了一队伤兵,野战医院忙得人仰马翻。那军官给陈殊他们安排了住宿,便又匆匆走了。
好在冯太太给陈殊准备了一大箱子吃的,千里迢迢带来新疆,此时打开,便见是一整个箱子的巧克力,牛肉干。
两个小护士惊叹出声:“哇,这么多巧克力?”
陈殊给她们两个人一人抓了一大把,笑:“吃吧,现在他们都忙着呢,估计是管不了我们吃饭的问题的。填饱了肚子,咱们也去外面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看样子,今天晚上后续还要来很多伤兵呢?”
陈殊的猜想的没有错,到了后半夜,果然又送来了一堆伤兵,全是一些重伤人员。有的肠子都流了出来,即便是送来了医院,大夫也没有办法。
在上海,没有人肯叫陈殊上手术台,在这里,大夫本来就不够用,可就没人管她了。陈殊换上白大褂,带上胶皮手套,便开始检查伤兵的伤势。
陈殊略微翻了翻伤兵的伤口,便疼得他哇哇大叫:“大夫,我的腿,我的腿还能保住吗?”
陈殊摇摇头:“保不住了,必须截肢,不然连命也没有。”
那伤兵是个小战士,送他来的拉着陈殊恳求:“大夫,你救救他,他才十七岁,他不能没有腿。”
这样的哀求的场面,陈述以前在医院是见惯了的,她头也没抬,冷静地吩咐旁边的护士:“抬去手术室,准备截肢手术!”
小战士头上全是血,他哭着求陈殊:“大夫,大夫,我不能截肢,我不能截肢。截肢了我怎么打仗,我还怎么上战场啊?”
陈殊不理他,对护士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准备手术!”
那位小战士死活不同意截肢,只是一剂麻药下去,便毫无知觉了。
巡回护士一面调节手术台的灯光,一面给陈殊擦汗:“陈大夫,他的腿真的保不住了吗?”
这种外科手术,陈殊是很熟练的,只是差不多快一年没有碰手术器具了,免不了手生,于是便十分专心,免得出错。
陈殊不回答她,吩咐一边的器械护士道:“止血钳!剪刀!持针器!”
陈殊的手术做得又快又麻利,虽然将近一年没碰了,肌肉记忆还是保留着的。
缝合好之后,便叫护士收尾工作,包扎了。她捏捏脖子,正要坐在一边歇歇,喝口热水,就见外边一阵喧闹。
军人脾气火爆,受了伤之后更加变本加厉了,于是野战医院里小摩擦是常有的事情。陈殊端着热水,开始并没有在意,按照常理,医院的宪兵回去处理的,只是过了一会儿,突然响起一阵枪响。
陈殊暗叫一声不好,连忙开了门出去,走到前边的小院子,就见院长被一群人给围着了。
一个军官拿着一支驳壳枪指着院长的脑袋:“你这个庸医,治死了师长,我叫你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