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生的父母见状,想送他去学堂念书,可是一大家子人,好几个孙辈,秀生去学堂了,其他孩子呢。
家里吵啊闹的,秀生的父母终于给他争取到了半年的时间,然而他们拜的那个老童生太死板,脾气也不好,动不动打骂学生,秀生上了半年学,也只能写几个字,背诵三字经和千字文,连意思都不怎么理解。
最后秀生回来了,跟着家里人下地,干活。偶尔背着人,拿着一根树枝,偷偷在地上写写画画。
秦族长有一次撞见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
他不像秀生的家里人那样好糊弄,他后来打听过,知道那个老童生是个什么人,秀生在对方那里都是学得好的了,其他孩子更差。
秀生在同龄人中属于难得静下心的一种,学习努力刻苦,但是他却并没有比同龄人聪明太多,他也需要一个好老师。
若秀生生在好一点的家庭,他都有机会往上爬,可秀生偏偏生在农家,还是一大家子人的农家。
秦氏一族在本地不算什么大族,族里也没出过什么人物,平时出门办事,看到其他大一点的族群,都会下意识气虚。
秦族长很希望在他活着的时候,能看到秦氏一族崛起,他也认真培养儿孙,奈何一个个榆木脑袋的不开窍。
他本来都快死心了。
谁知道横空出现一个秦遇,他第一次知道的时候,脑瓜子还懵了一下,想半天才理顺关系。
秦遇十岁出头就考上童生,之后更是冲势不减,以十二岁的年纪考中秀才,就是那些大家族的子弟也不过如此了吧。
他们秦氏一族何德何能啊,竟能出现这么一个人物。
秦族长心里的火苗烧的那叫一个旺,可惜这么多年,秦遇母子跟族里生分了,如今想修补,颇为费功夫。不过事在人为,只要有心,肯定能见效果。
当初跟张氏起争执的人家,他隔段时间就会敲打,以前犯下的错不能改,以后绝不能再犯,否则就等着被除族吧。
除族在时下对普通百姓来说是很严重的事了,被除了族的人,谁都能欺负辱骂,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被除了族的人,死后都没个去处,被人鄙夷死后都不得安生。
秦族长不是恐吓,他真的会那么做,秦遇是他们一族的希望,谁要是敢危害到秦遇,他这把老骨头拼了命也不会姑息。
秦遇有多惊艳,秦族长太有体会了,他跟那孩子交谈过,谈吐举止,真是哪哪儿都好,就算穿件普通长衫,说秦遇是富人家的公子,都有人信,那气质真是温润文雅。
秦族长心里美得不行,走路都更精神了,直到他看到了长大后,越发沉默的秀生。
当初这个孩子也是喜欢念书的。
于是,秦族长心里慢慢升起了一个想法,但是他还没有十全把握,只能来回琢磨。他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乡试逼近,他立刻去找了秦崇恩。
两个人谈了许久,秦崇恩终于松口了,不过提出要去看看秀生,私下又几番打听,确定秀生人品不错,秦崇恩才终于认可了。
如果说秦族长更多是站在宗族考虑,那么秦崇恩则更多是站在秦遇的角度考虑。
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独木难支。而同族的人,天然会有一种亲近感,那是血缘的联系,也更少背叛,不然会被整个族群唾弃,被族人愤怒的口水淹没。
秦遇太优秀,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扎了别人的眼,所以秦遇的身边需要人。
至于为什么不找仆人,成朝建立以来,大部分百姓的日子都过得不错,除非是百姓生死存亡之际,否则没有谁会签死契。如果不签死契,那么临时找来的仆人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收买,背刺主家。
世家大族家的下人,都是人家精心挑选的,普通人哪有那个本事。
相比较之下,秦族长的建议就显得不错了。
再者秦族长也不是随便推荐人,秀生那个孩子确实不错,就看秀生这次,在秦遇考乡试期间的表现如何了。
若是表现好,以后跟在秦遇身边学些东西,怎么都比在家种地强。若是秦遇和秀生处得好,秦遇怎么都会拉拔一把秀生。
秀生此番跟着秦遇去郡城,是以族兄照顾的名义,管口饭吃带路上就行。不需要另付工钱。
秀生的家人那边也没意见,耳提命面秀生要听秀才公的话,甚至还另外塞给了秀生一钱银子。
秀才的影响力在小地方影响很大了,他们不敢直呼秦遇的名字。
秀生老老实实点头。
终于,到了出发那天。
张氏给他们准备了干粮,依依不舍的把他们送到小镇外。
秦遇握着他娘的手,笑道:“儿很快就回来。”
张氏努力笑了笑,“好,你去吧。”
她目送着儿子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儿子的身影,才转身回去。
头顶的太阳更刺眼了,热意席卷而来,她止不住祈祷,“乡试的时候希望不要这么热了。”
另一边,秦遇他们很快到达郡城,跟苏秀才他们汇合。
不过因为双方经济实力差距过大,所以短暂交流之后,秦遇就跟他分别,另外去寻住处。
好巧不巧的是,秦遇他们不经意,行到之前考院试时住过的客栈。
只是三年过去,对方的门面焕然一新,要不是秦遇对客栈名字还有点印象,恐怕见这装修,就会直接略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