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周边的村庄还有牛羊在田野上放养着,全部被沙尘盖住,不难想象他们在沙暴结束后的结局。
声势浩大的沙击打在房屋上,南穗隐约能看见紧闭的门窗和迅速躲进家中的人们。
中心处门房的玻璃也守不住,碎裂后黄沙冲进了避难处。
车厢也似乎被黄沙敲打着,窗户逐渐看不见任何东西,入眼处全是沙。火车依旧向前奔跑着,在漫天的黄沙里前行,速度放慢了些。
熟悉北方天气的几位旅客闲聊着外头的沙尘暴。
“小沙暴,肯定没事。我老家那隔几天就来一趟,都习惯了。”
“咱们坐的车靠谱,都是国家大价钱做的!要是不牢靠,那沙子都把玻璃都冲碎了,这里面估计全是沙子!”
南穗也是第一次见这种恶劣天气灾害。
在吞天包地的黄沙里,一切都失去踪影,只有人依旧坚持着自救,抢救财产和生命。
在和自然灾害争斗的季节里,这已经是一种常态了。
三个小时后,风慢了下来,能见度也高了些,原本光秃秃的树木已经不见了,能有主干剩下的都是幸运儿,更多的是被连根拔起,根系暴露在外面,被黄沙盖着。
牛羊也消失了,全副武装的人们在努力地将它们的尸体拉回去,勉强清理掉沙子,还能补充些肉类的库存。
“电影里的场景不如现实震撼。”
“我想力所能及地改变它。”
陈元贞喃喃低语着。
南穗起身收拾好了行李,快到站了,她将步入大学生活,去学习更多知识。
南穗热爱学习所有的未知,关于她所有未涉及的领域,像海绵一样投入知识的海洋里。
.
车站里有学生模样的人,举着A大的牌子,四处打量着下车的旅客。
南穗艰难地寻找着“林学”的牌子,终于在靠着出站口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女生。
她不算高,索性把牌子插在了附近的门栓上,人站在下方,来来回回地找着什么。
终于看见有人向她走来,她眼睛一亮,赶紧迎了上去:“是陈元贞同学吗?”
“是,请问去A大是……?”
南穗话音未落,就那人接过她的行李,把人引到学校统一接送新生的大巴车上。
“同学,那个,我们林学人少,你别吓着啊。”
乔珍莲搓着手坐在南穗身边,表情带着点不好意思,介绍着林学专业的现状。
“今年的新生只有三个,你一个,另外两个已经到了。”
南穗也不在意,开口道:“冒昧问一下,我们有老师吗?”
“这个当然有,我们老师的数量比学生还多!”
南穗从乔珍莲学姐的话里拼凑出了A大林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新开设没多久,人少,所有年级加在一起能凑一个班,老师人数足足有二十个,长年在校的不算多。
“我们还有入学考试,就是你们三个排个名,不要紧的,尽力就好。”
乔珍莲十分放松地靠在了椅背上,只要新生不想转走,一切都不重要。
而且,这位名叫陈元贞的学妹,带着一种她说不住的坚定在里头。
第32章 . 葱郁黄沙 6 清蒸榆钱,要多加辣
南穗很爽快地拿下了入学考试的第一。
对于新生的要求并不高, 只是一些基础课程,没有涉及到太多专业相关的内容。
林学有很多实践性课程,比如立地调查, 模拟规划防护林, 毕竟人少, 四个年级的培养方案还在不断调整,经常在一个教室上课。
为数不多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后都熟络起来,趁着上课的老师到来之前聊聊天。高年级的学生总能掌握更多消息, 毫不吝啬地分享给其他同学。
“我们专业明年应该要扩招,人太少了。”说话的是一个戴眼镜的大四男生。
乔珍莲叹了口气,目光深邃遥远, 望向西北方向:“太缺人了,老师们哪里忙得过来啊。”
南穗察觉了她话中的含义,开口问了她所指的西北地区。
几个大四学生七嘴八舌地讲述着A大的林学专业最开始的由来:“钱教授是我们专业的第一位老师,他是第一个意识到林木防护重要性的人, 原本学习建筑的他转向了林学, 引进国外的教材和培养体系, 再和国内的实际情况结合, 建立了林学专业。”
“西北地区的极端天气在几年前越来越频繁,钱教授在风沙最严重的地方建了培育基地, 也不怎么回来, 就为了找到合适的树种。”
“可只有他一个人也顾不上整个北方区域, 我们专业的学生经过结业考核后就能选择去西北基层做技术支援。”
乔珍莲不好意思地说出了现在的学生人数:“加上你们三个,也就十八个人, 也不一定所有人都愿意去西北。”
艰苦的环境,时常来袭的沙暴,冬季骤降的气温, 语言也不一定互通,几乎是孤身一人待在陌生的他乡,又有几个人能愿意呢?
不少毕业生都放弃了结业考核,安心毕业后去找个体面的工作。
所以老师们都是轮班的,保持五人在校,其余人都分散在各个区域,只能等着林学专业发扬光大后,培养出更多可用的人才。
南穗若有所思地点了头,目光落在教室的黑板上。
这节课的内容是“土壤肥料分析与林木生长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