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炕也要烧得热热的,不然会冷得睡不着。
王永安不傻,很快就觉得不对劲,找大夫一问,才知道都是因为钱家人的疏忽,才害得自己如今寒气入体,以后一到冬天,就会比今年还要难受,几乎要成一个废人了。
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王永安什么话都没说,脸色如常的送走了大夫。
没过几天,钱掌柜就不小心被戳瞎了一只眼睛,钱氏也在外面疯疯癫癫的跌破了头。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王永安做的,可钱掌柜心知肚明,这是王永安的报复。
钱掌柜倒是想带着婆娘和钱氏离开,可他眼睛瞎了,他们的棺材本都贴给闺女用了,如今这钱都在王永安手里,就算想走,也走不了。
更何况老家没有了亲人也没有了房子,哪里还有脸回去?
钱掌柜心中对王永安忌惮无比,只是如今又不得不跟他住在一个屋檐下,整日里提心吊胆的,生怕王永安再一个不顺心使个手段什么,他们老两口年纪大了,也活够了,可闺女怎么办?
她还年轻,又疯疯癫癫的,若是自己和老婆子真去了,还不是任由王永安摆布?
就为了闺女,钱掌柜和钱氏娘也只能咬牙忍着,互相提防着。
据说在消息传回来的前一天,不知道怎么的,王永安的胳膊被钱氏给烫伤了,如今连笔都不能提了……
王永珠听完,摇摇头,只怕这王永安的胳膊,是钱家人故意所为了。
如今钱家人和王永安在一起,就是互相折磨,互相又离不开,只能这样纠缠彼此仇恨防备的过下去了。
也好,这样绑在一起,也免得去祸害别人了。
张婆子更是一脸的解恨,那个小畜生,如今终于遭到报应了。
当初为了钱氏的爹娘,将生养他供他读书的爹娘给抛在脑后,倒想是自己给钱家生了个儿子,还倒贴着养大了,如何不郁闷。
既然王永安心里只有钱氏爹娘,就一直在一起吧!
一路上,陆管事和宋重锦说些风土人情,还有一些听来如同家常,细细品起来,却又很多含义的。
宋重锦瞳孔一缩,面上不动声
色,继续和陆管事说着话。
倒也说说笑笑的到了荆县。
请镖师们干脆将行李给拖到了宅子那边,又请他们给搬到屋里,然后结清了帐目,还多包了辛苦费红包给了镖师们,再三的谢过。
陆管事才带着镖师们走了。
等人一走,张婆子和宋重锦还有王永珠三人才整理起屋子来。
上次只是来住了两天,屋里只有一层薄薄的灰,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井,打了水,张婆子擦洗家具,晾晒被褥什么的。
宋重锦和王永珠,将家具调整好。
正房自然是留给张婆子住的,他们夫妻二人住在东厢房,这个小院子,三个人住倒也宽敞。
从早上收拾到中午,眼看天色差不多了,王永珠看看灶屋还没收拾出来,锅碗瓢盆都还没置办,想了想,决定出门看看,附近有没有啥吃的,先买点回来垫垫肚子。
等下午把灶屋的家伙什给买齐了,再开火。
出得门来,就碰到对门一个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穿青布夹棉袄裙,越二十多岁的年轻妇人刚好也开门,看到王永珠一愣,不过马上就堆起一个笑容来:“这位妹子,可是对面的?”
王永珠也一笑:“可不是,我们家刚搬来,以后有打扰的时候,还请多多关照。”
那妇人听王永珠说话斯斯文文的,又看她头上戴着银簪子,鬓边一朵素绢白花,身上也素净,就猜到身上恐怕是带着孝。
不好多问,只笑道:“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咱们门对门住着,以后打交道的日子还长着呢,别外道才是。我姓古,大家都叫我古娘子,我男人姓顾,在这条街上住了几十年了。”
“妹子,你们是租这院子的?去年我看到这院子翻修,将两进院子隔开,没几天就将前面的给租出去了,这后面的一直不见动静,好多人来问,都说不租。居然被你们租到了,可真是好运气。”
第六百九十七章 印象
“要知道我们这巷子,别看不起眼,可位置好,出了巷子后,对面那路就是咱们荆县最热闹的街道,想买什么东西都便宜。更别说,咱们这巷子穿过去后,再一直走,就是去书院的路。”
“好多读书人想在咱们这巷子里租房子读书,能找到像我们这巷子这么合适的地方只怕难了…”
那古娘子是个爽快的人,一张嘴,就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个没完。
王永珠听了,心里越发满意有数了,原来的田老板还是有几分眼光的,这院子的位置确实不错。
方便不说,还安静。
再听古娘子说的,只怕这条街上,租住的读书人多,学习气氛好,正好适合宋重锦读书。
和古娘子说了两句,点明自家这院子是买下来的,不是租下来的,那古娘子的态度越发热络起来。
拉着王永珠的手不放,问她可是要去买东西,知道不知道地方?愣是要带她去。
王永珠只好说,刚搬到,家里还是冷锅冷灶,什么都没有,所以打算买点吃的回去,下午再买炊具。
古娘子两只巴掌一拍:“那你可找对人了,跟着我走。正好我也是出门给家里几个天魔星买烧饼吃的,跟我来,旁边有条街,多是卖小吃的,干净味道又好,价格也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