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的冤案总算平反了。
她燥热的心像是被放进了瀑布池子里,有凉水冲刷着,渐渐的平静,冷静,没有那么恨了。
荒山野岭无人认领的尸骨也一一被起出来。
当地百姓村民都来围观,红衣穿着朴素,来的路上紧赶慢赶绣的佛经,替冤死的人盖上。
村民们趴在山壁上,还有各处角落里偷看,交头接耳:“这个娘娘和我想得不大一样,既不嫌咱们穷,也不嫌这事晦气。”
“我听说娘娘们沐浴都用新鲜花瓣,各个矜贵的不得了,怎么宸娘娘竟用手捧了骸骨?真是善性!佛祖保佑。”
没有人知道,红衣捧出爹娘,兄嫂,还有姆媪等亲人们的骸骨时,眼泪一颗颗的往下掉。
璎珞不是没劝过,说实话,她胆子小,也不敢碰,但是娘娘不怕她也不怕,就是担心娘娘的身体。
红衣道:“我没事,做完这桩事,我以后才能睡得着。”
自此,岳家老宅也被启用为岳家的家庙,红衣替他们塑了金身,供了香火。
当年的乡绅都老了,红衣懒得追究他们,不过轿子上了观音桥的时候,看到父亲被刀划掉的名字,还是忍不住叫停,询问到底是哪个下令这么做的?
里长弓着背,对钦差承认道:“当年小民等不堪崔氏强权,也是没办法。”
“是吗?”红衣的声音从轿子里传来,“是强权,还是上赶着趋炎附势?我看更像是后者。听说本地的祠堂里面,岳家的祖祖辈辈也被从里面除名,要不然本宫何必特地为他们盖一座家庙。”
府衙的回禀:“确有此事,是里正和当地的百姓一起商议的。”
红衣轻笑一声:“商议?修桥铺路的是岳家善翁一人做的,还是和所有人一起商议的?”
耆老们无地自容:“善事乃一人所为。”
“舔着脸享受好处,唾人颜面的时候就一人一口。”红衣不屑:“乌合之众。”
所有人吓得一起跪下,他们无缘得见贵妃仙颜,但贵妃恼怒,是片刻人头落地的事,一堆人纷纷喊冤,表明他们和崔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红衣抿了口茶,交代最后一个任务:“那条巷子,还叫崔家巷。”
府衙抹了把额头的汗,结巴道:“是,是。至今未改。”
真是神仙打架,他们左右不是人。
红衣也不为难他:“以后好好办你的差,朝廷有朝廷的法度,你只须按法度办事即可,这种讨好人的下贱伎俩以后莫要再生出事端。”
“我大覃以法度纲纪治国,不是以后妃的母族有多荣耀,得以攀附的上而治国,陛下手段雷霆,你们并非不晓得。”
这一届的府衙是继王文藻后上任,容均亲自安排的,确实是个正经人,应承的掷地有声。
陛下行围时,带着宸妃,但不知宸妃为人,眼下这名府衙内心确是很倾佩的。
“你以为以后这条巷子叫什么妥当?”红衣问新任府衙:“既然崔氏还在彻查中,尚未完全定罪,依旧有人在居,改名怕不怕得罪他们?”
府衙道:“拨乱反正,哪里是得不得罪的问题,娘娘刚才说的正是下官心中想的,以纲纪法度治国,与权力无关,那就没有让这条巷子姓崔的道理,要姓也姓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山河每一寸都是陛下的江山,无人可以私有。”
“说得好。”红衣摆下茶盅:“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待本宫回朝,你事情办的差不多了,具本回奏。”
“喏。”
第171章 仁粹归天 只有陛下有后宫,诸侯不当用……
今时不同往日,从前红衣的爹娘连崔家的奴才都斗不过,而今红衣在青州大张旗鼓的为岳家翻案,崔承迅人明明就在对门,但是镇日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活脱脱一个缩头乌龟,把装聋作哑贯彻到底。
但他也并非宽容的主,实际上早已气急败坏,不过一直在筹谋合适的机会,红衣当然也算到,长期处于下风的崔家是时候该对她动手了。
但是蛇打七寸,她必须等到仙罗把关键性的证据给抖落个干净。
张禧嫔想什么她知道,怕自己坐大,又怕押错宝遭到报复,每一天都在权衡,红衣也要在几方势力里互相制衡,大家彼此缠斗。
红衣拿捏张禧嫔最重要的东西无非就是她最看重的身份。
来青州之前,肃王又为张禧嫔请封了。
红衣捏着奏疏对上官明楼道:“中书令,你说说,要不要脸?原配夫人还没故去呢,就给妾室抬了正位中殿。如今原配时日无多,催命符一般的为妾室请封号,啧啧,无耻之尤。”
“确实不妥。”上官明楼道:“仙罗肃王做事着实称不上得体。”
“你说的太客气了,就是败类。”红衣把折子一扔,“不批。”
“奏文中‘后宫’二字,诸侯不当用。”红衣轻蔑的撇了撇嘴:“只有陛下才有后宫,他算什么东西。”
这话在众臣听起来十分顺耳
宸妃娘娘和历来的后宫妃嫔都不太一样。
脾气古怪,爱耍小性子,有时候说话还挺尖酸刻薄的。
但胜在耿直,说一不二,不会话里有话,让你回去搜肠刮肚的猜,这一点,和陛下还真是两口子,对味。
而且除开公务时间,宸妃照料陛下也是无微不至,最重要的是,娘娘从来以为别人看不出来她对陛下有多好多袒护,实际上她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言辞,对全天下的男人都是藐视,只有陛下最好,谁都不是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