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页
    高大夫帮忙从牛屁股上取出一枚大洋钉,这就是证据,又从支书家里张巧艳的房间里找出三颗一模一样的大洋钉。
    又走访了今天在坡地上摘李子的村民,也证实了看到张巧艳的动作,而陆毅辰更是直接说看到她将洋钉钉入牛屁股里。
    支书转头看向陆毅辰问道:“既然你看到她拿出钉子为什么不阻止?”
    陆毅辰不慌不忙的说道:“我确实看到她从口袋里面拿出了洋钉,可是当时她拿在手里也只是把玩,你家张巧艳同志平时挺正常的,又是高中生,谁能想到她会那样做。
    所以我以为她是拿着玩呢,便又开始割槐条子了,后来抬头想擦一下脑门上的汗,不经意看到了她的动作,我赶紧喊了一声就往下跑,牛已经撒腿冲着罗俏同志去了。”
    有妇女站出来说道:“支书,巧艳不愧是你闺女,之前在坡上也是责问人家罗俏为什么要跑,说是因为罗俏跑才惊了牛,还说让罗俏赔牛呢,你们父女可真行。”
    这话一说完,各种嘲讽、鄙视的的声音传来,张德正一张老脸羞的通红。
    大队长只得发动村里的人找张巧艳,公安同志对支书说道:“张支书,看在咱们这么多年认识的份上,我也给你个面子,让你女儿两个小时内投案,算她主动自首。
    你女儿还小,你们当父母的可是监护人,这件事情你们当父母的也脱不了干系。”
    罗俏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大队长、支书现在可以给我开证明了吗?这幸好我伤的不是很重,要是伤的严重怕是早死了,我是孤儿不假,但也是条人命。”
    大队长这下明白忘记了什么,没有介绍信去不了市里,公章还在大队部锁着呢。
    第203章 被派出所的同志带走了
    大队部办公室抽屉的钥匙只有他和支书才有,他现在就怕罗俏觉得他和支书是故意的。
    大队长看向支书问道:“那钱怎么着?”
    支书说道:“先从队上支,回头从我家年底的分红里扣。”
    大队长快速的开好介绍信,在会计那里支了五十块钱,让妇女主任陪着去市里走一趟。
    他们坐的是下午那趟车,现在的人没有什么大病是不会上医院检查的,到医院后罗俏挂了号让妇女主任在走廊里的椅子上坐着等。
    妇女主任还是第二次来市里,她对医院里的情况也不熟,所以听话的坐在走廊里等着。
    本来医生给罗俏检查了一下外伤,准备给她开些药就好,可罗俏说想全面检查一下,那医生看罗俏这样有些不高兴了。
    罗俏也没有隐瞒,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那女医生听说还有这样的事情一脸的同情,直接给她开了单子,让她去交费做检查。
    这会又不比后世,检查做的也简单,最后给开了几样药,还是纸包着的,一共花了六块多钱,折腾完两人才坐上回去的班车。
    回村后大队部还有人在,见妇女主任和罗俏回来了,大队长问道:“怎么样?”
    妇女主任把诊断报告递了过去,检查结果上写着:多处软组织挫伤,轻度脑震荡,建议住院治疗。
    妇女主任说道:“罗俏是个好的,知道内里没毛病就不想再花那些冤枉钱住院,这不催着我和她赶班车回来了。”
    大队长和村委会的人都说罗俏是个懂事的,为的是给支书家省钱。
    妇女主任问道:“怎么没见支书?”
    大家一听这话,脸色都不太好看,原来今天张巧艳看事情败漏,直接就跑路了,可到底是个小女孩,她能跑到哪,就想着往到外婆家先避避风头。
    当时心想反正罗俏又没出大事,她爹是支书,大不了赔她些钱,可这事明显就是故意杀人,肯定不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她想的太简单了!
    公安同志给了支书面子,让他把女儿寻回来,结果在老丈人家寻到张巧艳时,张巧艳说什么也不跟他爹回来,还说他爹就是个官迷,为了当村支书就出卖女儿。
    支书张德正一听这话当下就发了火,当着老丈人家里人的面就打了张巧艳,结果张巧艳的外婆为了护外孙女被张德正不小心推倒伤着了,现在人还在医院呢。
    妇女主任问道:“那张巧艳呢?”
    支书叹了一口气:“被派出所的同志带走了。”
    一旁的会计说道:“这好好的一个孩子,真是得了失心疯了这是,害了自己不说,还连累家人、亲人。”
    罗俏站在一边听了这话,心想:“这嫉妒害死人,她这是心里扭曲了,这心理承受力也太小了,自己心眼小怨得着谁。”
    于是说道:“我身体还不舒服,就先回去了。”
    屋里的人这才反应过来,大队长忙说道:“快回去休息吧,这事你也不用多想,你是受害人,巧艳那丫头,哎,也是自作自受,谁叫她小心眼呢。”
    罗俏跟屋里的人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转身离开了大队部。
    第204章 想息事宁人
    看着罗俏走远,大队长叹了一口气:“那话我实在说不出口。”
    会计孙贵昌出低头道:“确实有些强人所难,我也开不了口。”
    妇女主任听他们这些说:“你们在说什么?”
    一旁的治保主任说道:“张家的老太爷来过了,说是想让咱们给罗俏施压,让她不再追张巧艳的责,要不就别想在村里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