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6页
    秦筝正说着,发现秦夫人一直没作声,回头一看,只见秦夫人眼中闪烁着泪光,忙上前安抚:“母亲这是怎么了?”
    秦夫人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女儿,心中感怀:“阿筝长大了……”
    她拉着秦筝坐下,伤感道:“你披上嫁衣出嫁好像还是昨日,谁又料到这一眨眼,天都变了……你父亲下狱前,最担心的就是你,如今知道你安好,他九泉之下必然也能瞑目了。”
    秦筝道:“父亲一生鞠躬尽瘁,皆是为了大楚,殿下也时常感怀父亲,等夺回汴京,一定为父亲追封,重修坟冢。”
    秦国公毕竟是上了刑台而亡的,葬礼办得简单,朝中官员为了避嫌,除了几位至交老友,没几个前去相送,下葬那日倒是满城百姓自发素衣相随,总算是全了一国之公的体面。
    秦夫人用帕子揩了揩眼角的泪:“好孩子,你有心了。你父亲活着时都不曾在乎过那些虚名,死后自也是不在意的。大楚后继有人,天下苍生免遭水火,你们三个孩子也好好的,他就知足了。”
    秦筝两只手一齐握住秦夫人的手道:“母亲也得好好的,父亲在九泉之下才得以安息。”
    秦夫人有些感慨道:“从小你就是三个孩子里最让我和你爹省心的,你兄长小时候是个泼猴,没少闯祸,哪次不是让你爹拿着戒尺追着他打。你妹妹非足月出生,先天体弱,我和你父亲对她不免上心些……”
    说到此处,秦夫人看秦筝的眼神带了些许愧疚:“你最懂事,却也得我们照拂最少,你嫁入东宫后,你父亲脸上没一日有过笑颜,那时候他怕殿下薄待你,汴京城破,他又怕你流亡途中受苦……”
    原身自己为了家族和亲人选的一条路,秦筝没有资格说什么,不过知晓原太子娶原身的缘由后,秦筝倒是确信原身在东宫应该没受什么委屈的。
    她垂下眼道:“母亲不必伤怀,殿下非传言中那般荒诞,他……待我极好。离宫的这一路,也一直是殿下照拂我,只是几经生死,女儿大病了一场,病好后对从前许多事都不太记得了。”
    以后少不得同秦夫人和秦简密切相处,秦筝怕日积月累露出的破绽越来越多,倒不如一开始就挑明了说自己不记得一些事了。
    秦夫人眼底满是疼惜,她自然知晓汴京戒严那几日盘查得有多严,整个秦国公府都被叛军围起来了,她们便是想帮忙都无从下手,女儿和太子这逃亡的一路必定是吃尽了苦头,她痛心道:“我苦命的女儿,可寻大夫看过了?”
    秦筝颔首:“殿下寻名医给女儿看过了,大夫说是所受惊吓太多,大悲大痛之下缺失了一些记忆,无药可医,只能慢慢调养。”
    秦夫人听得这些,不免又抱着秦筝哭了一场。
    秦简安排下人把他们一路带着的东西都搬进府邸后前来寻她们,正好瞧见了这一幕,踏到门边的半只脚又缩了回去。
    他靠墙站着,仰起头看天,把眼中的涩意给逼了回去。
    母亲和妹妹可以哭,他作为秦家的顶梁柱,却万不可再落泪了。
    被太子的人接应出城的时候,他得知是通过陆家暗地里的关系网他们才能安然出城,就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在太子身边站稳脚跟。
    秦家应该作为妹妹最有力的后盾,而不是靠着妹妹的裙带关系苟延残喘,成为妹妹的拖累。
    所以他绕路去了白鹿书院,和岑道溪足足谈了半月,才说动他出山。
    等母女二人止住哭声,收拾好了情绪,他才抬脚进屋,做出一副刚过来的样子:“方才看着小厮们把东西都搬进房里了,明日再慢慢收整,阿筝你和笙儿从前作的那些画,我也一并带过来了,你看看是带回府衙去,还是就挂着这边。”
    秦筝道:“就挂在这边吧。”
    那些在闺阁里作的画卷,也算是原身留给亲人的唯一念想了。
    一提起秦笙,秦夫人和秦简心中不免发沉,秦夫人叹息:“说起笙儿,也不知她在北庭如何了……”
    两个女儿都是被迫出嫁,这始终是秦夫人心底的一道疤。
    秦筝接手青州政务这么久,的确还没收到过北庭的来信,她安抚秦夫人道:“殿下已起势,连钦侯那边不会为难笙儿的,我回去再以殿下的名义修书一封递往北庭,等殿下与朝廷这一仗打完后,就接笙儿回来。”
    朝廷七万大军压境,这一仗怎么看都是她们势微,所以秦简才急着请岑道溪出山。
    这一仗他们若胜了,往后自可占据江淮一带同朝廷分庭抗礼,若是输了,只怕又得和汴京城破时一般,成为败家之犬。
    ……
    漠北,雷州。
    谢驰整个人懒洋洋靠着太师椅,一双脚没规没矩搭在跟前的矮几上,筒靴上的祥云绣纹精致又讲究。
    他一张张翻看手中的信件,精致的眉眼间藏了几分乖戾,看完后直接把信件扔到一旁,整个人没骨头似的瘫到了椅子上,敲了敲桌子示意一旁的俊秀青年看信:
    “瞧瞧,权术这一套可算是让楚家那对夫妻给玩明白了,先前还同老头子说什么,她们手中有李信那狗贼送凉州府与戎狄蛮子的证据。小爷费力不讨好去救那位太子妃的妹妹,现在只字不提证据,又说她们拿下江淮后,愿南北合攻,一起扳倒李信,这大饼一张连着一张的画,也不怕噎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