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将窝窝馕首先递给李雘,再分给其他人,柴三妙拿在手里下意识就咬了一口,硬得崩了牙齿,她捂了嘴,看笑了一圈人。
“这可比不得长安城里芝麻香饼,行军干粮,重在管得久,制作的时候水分就少,方便保存携带。”
李雘将窝窝馕撕成碎块,放进土陶碗装的山雀汤里泡着,直接递给身边的柴三妙,将她的饼子拿到自己手里。
柴三妙理所应当的享受李雘的服务,看得拓跋宏目瞪口呆,李雘何时伺候过女人?闻所未闻。
他揶揄道:“女冠手里的山雀汤香不香?”
柴三妙喝了一口,“香啊。”
李雘拿碎饼块扔他,“吃你的。”
拓跋宏一个壮汉,一脸谄媚的笑,将碎饼捡起来,“谢‘大家’赏赐。”
柴三妙正吃着山雀汤饼,李雘从腰间蹀躞上取下匕首,又将兔肉分割成小块,串在削尖的枝条上,插在篝火边的土里烤炙。
“为何不直接放在篝火上方,像西市的食摊那样?”
“篝火火大,火焰上方温度太高,容易烤糊,立在火堆旁,反而受热均匀,口感更好,边州多见此法。”
李雘说这是少年时在灵州(银川)学的,不过那个时候是在沙漠戈壁滩里烤。
贺兰山下的灵州①,是少年李雘成长的全部记忆。
她好奇他是怎么过的,“跟谁学的?”
李雘用枝条点点对面啃肉的糙汉。
文王一家外放去了灵州,人生地不熟,少年李雘根本没有朋友,受冷落的皇子皇孙,空有名头,本地氏族根本不会热络。
拓跋宏不一样,他爱跟李雘玩,拓跋宏说当初还不是看到李雘得脸好看,灵州找不出第二个五官像李雘一般精致的少年郎。
玩熟以后,才知道李雘打起架来如何凶悍。
他们一路打野玩耍,一路刀枪剑戟,他陪着李雘重回大明宫,以左千牛卫将军的名号守在帝王侧。
难怪李雘化名李四官,要说自己出身灵州拓跋氏,背后藏着这层渊源。
肉串滋滋冒油,不断滴落,李雘熟练的换面,又从拓跋宏鞶囊里要来孜然、胡麻、湖盐,撒在肉串上,觉得时候已到,提起一串放在宽叶上递给柴三妙。
肉香混合着料香,扑面而来,柴三妙边吃边听他们聊灵州的过往。
图翁也是李雘在灵州认识的。
他登基后本想让图翁进太医署安享晚年,可是图翁不愿意,他说大明宫里并不缺医师,自己还有些手艺,希望能留在长安城的街巷里,让付不出文钱的百姓有处可去,也算替‘大家’看顾着大唐黎民。
李雘准了,图翁不愿入大明宫,李雘就时不时溜出宫去看望他。
柴三妙第一次觉得李雘其实是个长情之人,所以他们才会愿意陪在他身边。
可另一方面,他又对大明宫里的女子很薄情,这很矛盾。
图翁又聊起李雘和拓跋宏少年时每次都弄得一身伤口来找他医治。
难怪,柴三妙回忆起第一次在夯土医馆见到图翁的场景,他苦口婆心的规劝李雘:少惹是非,少打架。
拓跋宏替李雘开脱,“男儿打架、狩猎,绝非无用。”
当今天子登基后不仅爱击鞠,更以呼鹰逐兔为乐,柴三妙在长安时便屡次听闻,圣人常于渭滨狩猎,多邀善猎者作为“猎师”,与他一道偕马臂鹰。
世家子弟莫不锦衣鲜华、手擎鹰,朝野市井狩猎声势极盛。
如今李雘亲口告诉她,狩猎并不简单。
“要求猎者要懂得骑术、箭术、刀术、武术,更甚者,与猛兽较量时隐蔽布阵的战术。狩猎是个人武艺与集体竞技的综合发挥,禁军卫队在围猎时的大规模出动,乃是练兵的重要途径,综合训练士兵的体能耐力、胆略战术、抓捕技巧。”
狩猎,犹如行军布阵。
拓跋宏信心十足,“这一战,扶风马氏输了。”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莫要轻敌,”李雘忠告拓跋宏。
法滋从暗夜里显身,手上架着一只鹫雕回来,他径自走向李雘,递上鹫雕爪子上取下的信笺。
信笺上报,留在杉林里的暗卫探得马廉的动向。
马廉那方因暴雪与独孤淳和马佩玉断了消息,已加派人手四处寻找,并向雍城传信,抽调守军上山搜寻。
拓跋宏问御史中丞还能扛几日,李雘估算最多顶十日。
柴三妙这才明白三日来为何没有追击他们的人?
因为谢潺拖住了马廉的主力。
就算独孤淳与马佩玉遇险,马廉宁愿远抽雍城守军,也不愿放弃围剿谢潺。
*
陇山峡谷,地白雪色寒,飞鸟难越,更何况是人。
折冲府参军将行军干粮分派到士兵,已经所剩无几,他忧心忡忡地将现状禀告上峰,佐将们来到御史中丞帐篷前,看见谢潺竟然自己跟自己对弈。
这位神仙怕是不知道他们即将物资耗尽。
谢潺听了众将领的汇报,只道一句,“慌什么?”
当然慌,众将皆知军需不足乃兵家大忌,“不知御史中丞有何良策?”
谢潺抽出一张羊皮卷,丢给他们,“尔等各自领队,按照图上所绘地点去挖。”
佐将们摸不着头脑,还是领命去了。
待找到地方,真挖下去,没想到竟然从雪地里挖起来各类食物,药物,以及防寒保暖的军需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