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然内心一片平静。今天的事情太过突然,直到此刻他脑袋还有点懵。但是他心里明白,父皇过世,首要的便是立新君。
往日有朝臣暗暗支持他,父皇也屡屡暗示。他也不是没想过那个位置。——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父皇驾崩时,大哥已经仙逝。现在大哥犹在,他又怎会生出旁的心思?他自当尽心竭力,辅佐新君。
皇贵妃的身子颓然倾下,泪珠顺腮滑落。然儿,你可知道,你这一声万岁出口,就相当于承认了姬央是新帝,你可就再也没了半分争的可能。
按说做个闲散王爷,也许能一世无虞。她的心不大,她不是非要做太后不可。她担心的是她的儿子。
姬然曾经是大行皇帝最宠爱的儿子,皇帝又不止一次暗示过要将皇位传给他。焉知新帝不会心中忌惮,怀恨在心,继位之后伺机报复?
是,人人都说姬央是谪仙,不问尘世。可还有人说他会早夭呢,现下还不是好好的?他都要继位为帝了,看来之前的种种传言颇多有误。那么,谁知道他会不会为难然儿?
皇贵妃向大行皇帝拜了一拜,暗暗祈求,你若真的在天有灵,就多多保佑然儿。我可以不在乎你的言而无信,只求你保他平平安安。
……
初时还有人担心景王有异心,然而待见得景王自己先认了新君,不由得松了口气。大局已定,纵使是在外的信王与英王回来,想来也不会再有变故了。
第123章
信王英王收到太后旨意,来不及多想,连夜赶回京城。待他们风尘仆仆赶到宫中时,大局已定。
父皇驾崩了?
信王在守皇陵时,因为心里有气,也曾恶毒地腹诽过,他怎么不去死之类的。但是当他真正见到大行皇帝的遗体时,他却半点快意也无,有的只是难过与茫然。
他的母妃高氏悄悄拉着他,在他耳边低声说道:“我儿,你大皇兄继了位,拜了你父皇之后,快去拜见新皇帝吧!”
她知道儿子有雄心而少计谋,生怕他犯浑,便把“新皇帝”三个字咬得极重。
信王呆愣愣的,他与父亲不过是半月未见,谁承想竟已阴阳相隔。母妃话中的深意,他也未曾细究,只老老实实跪在棺木前,磕头痛哭。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工夫,他才后知后觉想到新帝一事。
是了,他们说继位的是太子。
他素来是有贼心的,不满于父皇对老四的偏心。回京路上也曾想过若有可能,定要斗上一斗,争上一争的。
他琢磨了一下,他是不是错过了最佳时机?他现下说他有疑问,还来得及么?他想了一想,他也是皇子,问一问也不打紧。他还未起身,就遥见那边英王已经向姬央行礼了。
他刚生出来的念头被生生压了下去。罢罢罢,老三老四都认了,那是太子,元后嫡出,刚出生没多久就被立为了太子,二十多年来,父皇虽没指过什么差事,但是姬央储君的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
他争什么?以他现在的人脉本事,他拿什么争?
高氏悄然松了口气,低声在他耳畔说道:“你还没回府吧?你媳妇儿没什么事儿,肚子里的孩子也很好。就这样吧!”
她说到“就这样吧!”已经隐隐带了哀求之意。她儿子有几斤几两,她心里清楚。她生怕他糊涂,做出什么不该的事情来。
信王一听这话,不免就想起了他被赶到皇陵的缘由。他当日要娶王妃薛碧菱,除了她不算丑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父兄手握重病。他原想过,将来要向他们借兵的。是以成亲多年,他对她一直忍让,莫说侧妃侍妾,连个美貌点的婢女都没有……
所以说,他在她跟前受的委屈都白受了?
过了好一会儿,信王才对母妃高氏说道:“母妃放心,孩儿懂得。”
……
英王早就知道了皇帝的死因,也听说了老四已经向姬央称臣了。不知为何,他竟有些怒其不争的意味。他原本还想看看老二怎样,谁知道这个浑人一进来就,就跪了下去,竟像是把一切抛之脑后。
他们这四个已经成年了的皇子中,老大是太子,身份尊贵。老二有外家和岳家倚仗,老四有父皇宠爱。唯独他,所能倚靠的资本最少。心比天高,奈何命不如人。那俩人都认了,他还能怎么办?还不如表示忠心,日后也许还能多得些益处。
太后看他们兄弟和睦,心下稍慰。
……
皇帝突然驾崩,好在一切皆有定例,只管比照着前例来,虽然宫里宫外,忙成一片,但好歹未出大的差错。
太后身体有恙,皇贵妃因为悲痛,数次晕厥过去。
顾嘉梦与女眷一起在内殿哭泣。
她嫁入东宫才数月,因为皇帝曾言说她八字会与人冲撞,她很少在宫中闲逛,那些年轻的妃嫔,她大多都不识得。其中还有怀了身孕的,月份尚浅,悲痛疲惫,哭晕过去。
顾嘉梦也怔怔的,如在梦中。她与皇帝交集不多,谈不上有多悲痛。但是一个人失去性命,难受是难免的。梦里皇帝是死于两年后的冬日,不该是这个时候。
她心底隐隐有些小庆幸,皇帝提前崩逝了,一切都不像梦中那般。太子好好的,信王和英王也没有相斗。她在女眷中,看到了已经显怀的信王妃。
信王妃比梦中早有孕两年,信王活着,她和她腹中的胎儿也好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