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页
    阿紫干的还是原来烧火的活,只是正值夏天,烧火可不是什么好活,没一会儿,她就热得满头大汗了。
    卫工见她热的不行,倒一碗冰镇过的绿豆汤端给她,“快喝点降降温。”
    阿紫没什么好客气的,接过碗一饮而尽。
    “还要不要再喝了?”
    阿紫摇头,“过会罢。”
    “好,这里还多着呢,你要是想喝了就自己倒,我先去前面忙了。”
    “好,你快去罢,不用管我。”
    卫工脚步一抬,离开厨房。
    不多会,一名店小二走进后厨,“阿紫姑娘,你娘在外面等你。”
    娘在这个时候来找来,肯定是为了孩子的事。
    阿紫不敢耽搁,叫人过来守着柴火,立刻抬脚出去。
    “周东家,我娘有事找我,我出去一下。”
    周东家颔首,“赶紧去罢,别让你娘等急了。”
    “多谢东家。”
    阿紫脚步飞快地向外走去,在左侧的巷子内找到她娘,以及昨晚的侍女和婆子。
    巷子内低调地停着一辆马车,毛氏急忙迎上前,小声道:“孩子饿了,就在马车上。”
    阿紫点点头,从侍女手上接过帕子擦了把脸上的汗,抬脚上车。
    侍女也跟着上车为她打扇子。
    毛氏也跟上来,坐在她对面叹气道:“这样不是办法,等会你进去把工辞了,专心在家带孩子。”
    阿紫顿时为难起来,“我才来半日就要辞工,怎么好向东家交代,早知道一开始就拒绝好了。”
    毛氏低着头想了想,教她说谎,“你就说我方才检查出头晕的毛病,身边离不得人。”
    阿紫却不愿意,“这样的谎话我说不出来。”
    毛氏无奈,“那你想怎么办?”
    “让我想想。”
    喂完孩子,阿紫不敢耽搁,就起身下去了。
    “你娘找你没什么事吧?”
    看见阿紫进来,周东家出声询问道。
    阿紫还没想好怎么向他辞工,颇有些不好意思,弄得自己进退两难。
    周东家看出她的别扭,直言道:“有什么话你就直说罢,没事的。”
    阿紫鼓起勇气,“抱歉东家,我有些个人私事没处理好,恐怕得向您辞工了。”
    周东家预料到了,神情不见意外,理解道:“没关系,一会你与王嫂交接一下就可以走了。”
    阿紫很是感激,“谢谢东家。”
    卫工得知她才来半天就要辞工走人,很是意外,急忙跑到后厨,见她正与王嫂说话,就没上前插嘴,默默等在一旁。
    等她们说完话,他将阿紫拉到一旁,小声询问道:“怎么突然就不做了?”
    阿紫垂眸,“要处理一些私事。”
    卫工不好打听她的私事,就没再多问了,一直送她到门口。
    这时周东家道:“有空常来玩。”
    “好的。”阿紫笑着挥挥手,转身离开。
    周东家看出卫工的心思,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既然喜欢,就大胆去追,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家住哪,有事无事常去探望,一来二去人家不就明白你的心思了。”
    姜果然是老的辣!
    卫工忍不住冲他竖起一根大拇指。
    阿紫坐进马车里,毛氏急忙问道:“处理好了?”
    “嗯。”
    “那你怎么说的?”
    “就说要处理个人私事。”
    毛氏担忧起来,“周东家没有不高兴吧?”
    “没有。”
    毛氏心里一松,“没得罪人就好。”
    回到家,阿紫抱孩子下车,毛氏随后,两名侍女并婆子最后下车,阿紫不想让她们跟过来,就打发她们回去了。
    外面热,一进屋就凉快多了。
    小侍女端来刚切开的西瓜给她们解暑。
    西瓜性凉,阿紫尚在哺乳期,不敢贪嘴,甚至还担心在如家饭馆喝的那碗冰镇过的绿豆汤。
    好在一下午孩子都没拉肚子,这才放下心来。
    晚上,隔壁院子突然热闹起来。
    阿紫心里隐隐不安,都没心情吃晚饭了。
    毛氏见她魂不守舍地戳着碗里的米粒,皱眉伸出筷子敲敲她的碗,“你这魂不守舍的在想什么?”
    阿紫不打算瞒她,干脆道:“隔壁院子这两日都是安安静静的,今晚突然热闹起来,我怀疑是陆启来了。”
    “那我赶紧去把大门锁好,以防他撬门进来。”
    王大勇不得不泼她冷水道:“没用的,两家只隔一道墙,架个梯子就能翻过来,何必走大门那么麻烦。”
    毛氏一听有理,叮嘱阿紫,“晚上睡觉的时候,把你那屋的门窗都堵死,别让一只‘蚊子’钻空进来。”
    “嗯。”
    第六十七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阿紫紧张了一夜,却什么事都没发生,在天际破晓前,放下心沉睡过去。孩子在她身旁也睡得十分香甜。
    这一觉一直睡到中午。
    “姑娘一定饿了罢,赶紧起床吃饭罢。”小侍女走过来打起纱帐道。
    阿紫扭脸没看见儿子,心里一紧,出声问道:“孩子呢?”
    “夫人抱出去玩了。”
    阿紫心里一松,没再说什么,起床洗漱一番,走到院子里。
    毛氏抱着小外孙正坐在阴凉的树下乘凉,看见阿紫从房里出来,急忙朝她招手道:“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