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3页
    秦贞双眼一亮,还想再试试,不料沈君月拍开他的手,转身回了屋。
    秦贞巴巴地跟了上去,一边帮她揉腿,一边给自家孩子做胎教。
    作为一个二十四孝爸爸。
    秦贞只要有时间,就会给自家闺女讲故事。
    拉二胡,还时不时的画两幅画,引领一下审美。
    于是,跟着秦贞蹭了大半年日更的沈君月,现在的审美终于上去了。
    不管是是给阮氏和沈母准备的衣裳,还是给自己和秦贞准备的新年服,终于回归正常了。
    秦贞试了一下铺子送来的衣裳,“还不错。”
    尺寸刚刚好,颜色也不那么显老。
    尤其是花色,选得还挺清新淡雅的。
    于是,秦贞忍不住去给老娘和丈母娘看了一圈。
    想以前他还是个大胖子,每次出门回来都能掉几斤肉,那一两年内都没穿过和身的衣裳,裁缝量好尺寸后,他就把肉给减掉了。
    阮氏笑道:“好看!”
    说着还帮秦贞整理了一下衣领。
    沈母道:“咱们明日晚上都得去郑王府吗?”
    做为一个山野村妇,她连做梦都没想过进王府。
    就算是卖菜,都没想过能卖到王府去。
    谁知道,这次进京就搭得王府的顺风车,这会儿还邀他们去王府吃年夜饭。
    秦贞道:“嗯,今日东哥儿特意过来与我说了一声。”
    “明日王府那边有车过来,咱们一并过去就行了。”
    沈母念了句阿弥陀佛,抓着秦贞道:“我就知道,咱们家姑爷是好的。”
    秦贞:“……”
    又来了。
    郑王府与阮氏说了,除夕夜到王府过。
    这个月连年三十都没,秦贞在家才休息了半天,第二天白天被小马挟着去给同僚和上峰送节礼。
    晚上又被郑王府的马车接着去王府。
    秦贞忙得晕头转向的。
    不过看到他与沈君月桌上放着的火锅忍不住弯弯嘴角。
    沈君月看着鸳鸯锅,笑道:“你这舅舅对你可真好。”
    不止长得好看,还文武全才,最主要的是心地善良,知恩图报。
    秦贞不禁有些傲然,“那是自然,你眼光与我一样好。”
    说着给她涮了个菜,可惜被沈君月嫌弃了。
    生生送了他两个白眼。
    郑王今日除了请秦贞他们一家人来之外,还请了叶大人、刘大人等等好友。
    特别隆重的给大家介绍了阮氏和秦贞。
    虽说大家都知道,不过第一次公开承认。
    意义多少有些不一样。
    于是,从郑王府回来,第二日天不亮,便有人陆陆续续的往秦家跑攀交情。
    秦贞本来就不擅长与陌生人交流,尴尬地只剩下笑了。
    好在,辰时一过,郑王府的马车到了门口。
    邀他与阮氏一道上山祈福。
    再给阮老爷子上柱香,一家人隆重认个亲。
    秦贞跑得比兔子还快,上了车,东哥儿道:“哥,怎么了?”
    秦贞苦哈哈道:“太惨了,天不亮就有人上门来送礼……”
    本来嘛,年前大家都送过一波了。
    只等着过了今日去别人家里坐客了,结果,今日他们家就有人上门。
    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东哥儿嘿嘿笑道:“这算什么,怕是你过几日去赴宴想认识你的人更多。”
    “说不定还有人要买你的画呢。”
    秦贞道:“别说,今日还真有人天不亮来求画的。”
    果然富在深山有远亲。
    他决定了,既然身份暴露了,就尽快谋个外放的差事,到时候就没在京都这么尴尬了。
    第145章 369-371置业+恩科
    秦贞这个年过得真是一言难尽啊。
    还真被东哥儿说中了。
    不管是刘家、叶家,还是赵家宴客时,秦贞都是绝对的主角。
    一群平时懒得看他一眼的大人们,纷纷过来打着呼。
    有人要买他的画,有人想让他指导家里孩子的功课。
    还有人想让孩子拜他为师学习画画。
    秦贞虽说心里烦躁不喜欢这样的应酬,但是对方将孩子给带过来了。
    孩子又没犯错,于是孩子们有什么事,他都能一一回答。
    原先许多人都觉得他名声在外,但是实力不过尔尔,经过几日的观察,一个个问题抛过来,他都能对答如流。
    甚至许多问题的见解还颇为与众不同。
    尤其是在书画方面的见解,秦贞简直领先他们不是一星半点。
    慢慢便更多人对秦贞开始改观了。
    到了正月初月这一日。
    秦贞在家的最后一天,便有一位工部的谭大人和礼部的高大人领着自家孩子上门来拜师。
    秦贞除了平时教教祁家两孩子和宋瑞他们几个画画之外。
    旁的孩子那都是捎带。
    现在郡主和世子进京了,他每月也会给两人上几次课。
    可旁的人还是这么头一次。
    谭大人找的是曲大人这个同僚,高大人算是叶大人介绍来的。
    秦贞现在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只好道:“要不先给孩子们上两节课,看看孩子们喜欢不喜欢我的授课方式,咱们再做决定吧。”
    谭大人道:“这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先生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