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此时,巴尔克先生恰好从人潮中跻身出来,站在路边喘着粗气,余光瞄见黎觉予后,他顿时两眼一亮,像看到什么救命稻草一样。
“老天保佑,你终于来了。”
“发生了什么?”黎觉予赶紧上前,“我昨天看到《时尚》发布特刊,猜想到到今天客人会激增,却没想到居然是…这样。”
“什么《时尚》?不是这个!”
巴尔克将黎觉予拉进店,奇怪的是——门外站着上百号人,可店内除员工外,空无一人。
哦不,应该说还有一人。
那人听到进门的铃铛声后,坐着转椅转身过来,微微一笑:“你好,你就是《时尚》杂志介绍的,巴尔克先生店铺的头号化妆师黎吗?”
为什么是头号化妆师,还有这种说法吗?
不对,这不是重点!
看到来者样貌的瞬间,黎觉予狠狠地倒吸一口冷气,语气不稳又不可置:“克拉拉小姐,没想到能在法兰西看到您!”
…克拉拉微微一笑,标志性的红短卷发四下散发着中性活力和…名气。
没错,名气。稍微有些复古情怀的人都会知道,克拉拉就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象征,她与众不同的红发和活力四射的中性形象,让她同时受到女观众和男观众的追捧,一部名为《红发》的电影,更是奠定了她二十年代摩登女郎天花板的地位。①
最重要的是——今年年初,克拉拉得到了WAMPAS Baby Stars的奖项。
现在她在好莱坞的地位,用现代娱乐圈来类比就是[人气榜第一名的流量明星]。
也难怪外面那么多人了。
估计杂志影响是一方面,最主要原因是:好莱坞明星来了,大家都想凑凑热闹。
如果能幸运排上队伍,和克拉拉一起化妆,搭上话,将来就能成为她们在沙龙炫耀话题,讲个她个十年八年的。
克拉拉友善地笑了笑:“你这样惊喜的表情,会让我受宠若惊。”
“我不过是幸运赢得某爱好者杂志举办的明星选秀罢了,不需要如此特殊照顾…”
巴尔克愣在原地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不过也不能怪他呆头呆脑,作为一个从贫民窟打拼上来的发型师,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电影明星。
美貌冲击力太大了,光看巴尔克放空的表情,就知道他脑内一片空白。
隔壁黎觉予只好代替店长的位置,回复道:“克拉拉小姐能获得奖项,可不是因为幸运。我是化妆师,最擅长从人身上找到未来的流行风向标。”
“我有一种预感——克拉拉小姐就是不远将来的好莱坞风新向标。”
…哈哈这是黎觉予富含小心思的示好和作弊,她能这样信誓旦旦、大言不惭地表白对方,全靠现代为数不多的记忆。
不过听在克拉拉耳朵里,这番恭维就显得格外真诚和动听了。
特别是对方还用这种真挚表情望着自己…
刚碰面的瞬间,克拉拉就将对黎觉予的好感度拉满了,再加上黎觉予她擅长多国语言,连方言都不放过,沟通起来相当方便:“我今天在法兰西有试镜,它对于我来说,是很重要不能错过的机会。”
“我本想自己琢磨下怎么化妆,无意间看到杂志…”
后面的事情,不用阐述黎觉予也大致知道了。无非就是克拉拉光临香榭丽舍大街的消息走漏风声,吸引一大堆人围观。
不过这对黎觉予来说是好事。
她可以通过围观化妆的路人们,给自己增加街头名气的传播度,而克拉拉是要顶着她的妆容去试镜的。一旦试镜成功,她又能通过好莱坞名头,将名号传播至上流社会。
想到这,黎觉予真的是摩拳擦掌,恨不得当场立刻给克拉拉露一手。
但在此之前,她要先询问清楚,关于试镜人物的性格特征。
“角色是一位和雇主陷入爱河的年轻女店员,非常年轻,大概20岁左右…”
越听,黎觉予越觉得角色耳熟,疑惑反问道:“电影改编自Glyn的故事《It》吗?”②
“没错!”克拉拉听到Glyn的瞬间,表情看起来比在场旁听的巴尔克、店员们更惊奇:“电影的确是改编自这本小说,我没想到黎化妆师居然如此见识渊博,无论是时尚流行动向,好莱坞娱乐动向,还是小说…均有涉足。”
…马甲横跨三个领域的黎觉予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她仔细一回想,说:“我记得Glyn有个章节,详细介绍了关于女主的[It]是什么意思,它是具有同时吸引男性女性能力的特殊吸引力,充满自信和特殊创造力的代名词。简单点来说——这个角色很性感,但又是能被女性接受的性感。”
“第一次听到这种解释,不过我觉得很有道理。”
当然是第一次听到啦,因为这是后世对《It》作者导演的心态解析——但愿抄来的作业,不是自作多情的阅读理解。
黎觉予狠人不说废话,直接举起小刀,“磨刀霍霍”。
“这是要干什么?”克拉拉被小刀银光晃了眼,没反应过来。
“亲爱的,咱们要先把眉毛刮掉了,如此粗狂的眉毛可不利于塑造性感年轻女孩。”
边说,黎觉予边讲适配于发色的红棕色系列化妆品摆出来,全都是好莱坞专用化妆品,可以抵抗高热度聚光灯的舞台油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