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心底叹了口气仍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潇潇,这可不是小事情,你都想清楚了吗?”
“嗯,老师,我已经想清楚的。”李潇潇虽然紧张,但没有丝毫犹豫,“我参加高考,是为了能在制片厂里拿到更高的职位,有更大的话语权,这样我做事情也少一点束手束脚。”
她说得那样直白,半点都没有读书人的清高,叶老师有点好气又好笑地说:“这话要是被别人听到就不好了,以后不能这样说。”
刚才那股莫名压抑的气氛消散了不少,李潇潇连忙又说:“我知道,但老师您不是别人。”
她顿了顿,轻轻地说:“老师,不管我以后在哪里,您永远都是我的老师。”
叶老师心里又酸又热,整颗心房都有种被充盈的感觉……
这孩子一直都是这样的,懂事得让人心疼。
“找个时间回来一趟吧。”在电话另一边,叶老师眼眶微红,声音有点沙哑,“办一下退伍的流程,也要进行退伍仪式。”
这孩子是一只雏鹰,尽管还很年轻,但她很勇敢,也无惧风雨。
身为她的老师,如果提供不了什么帮助给她,至少不能成为她起飞的阻碍。
退伍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李潇潇应了一声:“好的老师,等填完志愿之后,我就马上回来。”
高考的时候是在十二月初,全国各地的老师都在抓紧时间批卷,赶在了一月就出了成绩,出成绩之后才是报志愿。
这其中时间匆匆,按照安排,大学年后就会正式开学,紧接着就是军训。
开学之后她自然没时间回光州,所以只能赶在年前回去,顺便在光州过个年……
几天之后,李潇潇完成了志愿填写,第二季《淮海街探案》已经录制完成,现在刚好在空白期,而《山打根8号》正处于准备阶段,正好让她能腾出时间回光州一趟……
在出发之前,李潇潇已经已经先提前跟家人说了,李卫国十分高兴,并告诉她:街坊都在问她什么时候回来,这街道出了个大学生,还是个文状元,必须庆祝的。
李潇潇以为就是街坊们在到她家来祝贺几句,顶多是街委会组织大家吃个流水席,结果到了光州市火车站,下车一看到站台上居然挤满了人。
最前面的是街委会会长,一眼就看到了李潇潇,他马上举起手中的大喇叭,大声喊:“欢迎李潇潇同志回家!”
话音未落,四周的人都纷纷鼓掌,掌声此起彼落,像鞭炮声一样……
李潇潇感谢了一番众人的热情,又在街委会会长的邀请下,简单地说了几句,众人才开始浩浩荡荡地往回走。
市文工团的演员们也都来了,李潇潇跟着他们一起走,文海燕亲昵地挽着她的手臂,既兴奋又自豪,又小声地问她:“潇潇啊,你打算报哪个学校”
“沪市戏剧学院……”李潇潇说着,又补充了一句,“表演系。”
她前世学的就是这个专业,在配音行业出头之后,也是学校的授课老师,现在如果再次选这个专业,专业技能都在,提前毕业应该是可以的。
文海燕开玩笑地说:“要是其他人知道你考哪个学校,那个学校的分数估计直接飞涨。”
第164章 有预谋
虽然只是玩笑话,但就在这两天,还真的有人在打听李潇潇准备报哪个学校……
李卫国夫妇的单位职工、市文工团的演员们等等,都是重点打听对象。
李潇潇目前只跟熟人提了这件事,而熟人自然也不会往外说。
第一届恢复高考,能考得上的都是天之骄子了,更何况还是文状元,李潇潇再一次给光州市争光,街委会举办了热闹的庆祝会,还凑钱给她送了礼物,都是一些大学开学用品,既实用又能表达心意。
按规矩李潇潇是不能收的,但街坊们十分热情,她推脱不过,只得连声道谢,暂时收下,回头跟军区里报告。
她在家里过了一夜之后,第二天就返回广州军区,一下车就看到江秀莲和程珍珍站在门口显然是在等着接她。
两年多前,在她入伍当天,也是她们两人特地在课间溜过来接她。
能考进部队文工团的都不容易,在那个时候,她们怎么都没想到,短短两年,这姑娘就要离开军区了。
江秀莲似乎有点心不在焉,程珍珍用手肘顶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两人一同走上前,跟李潇潇打了声招呼。
程珍珍笑着说:“这回可算赶在你之前来到了。”
她说的是几个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和江秀莲去接李潇潇接晚了。
“你们不用去巡演吗?”李潇潇有点好奇地问,“这都快过年了。”
除了申请休年假的军人,其他军人是没有春假一说的。在驻地的战士尤为辛苦,所以过节的时候,文艺兵就会去驻地给留守的战士表演,排解思乡之情。
程珍珍和江秀莲说得上是话剧组的老将了,往年都是承担重任的,像今年这样还留在军区,实属罕见。
“等送完你就去。”程珍珍一把勾住李潇潇的肩膀,感慨地拍了拍,“这么重要的时刻,我当然不能缺席了。秀莲,你说对吧?”
江秀莲一直想找话说,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觉得有点别扭。
听到程珍珍递了个说话的机会,她连忙接过话头,说:“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