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5页
    陈翎端起茶盏,轻声道,“不急,还不到时候。”
    启善诧异。
    陈翎放下茶盏,“出去吧,朕还有折子看。”
    启善拱手。
    “还有,”陈翎又开口,启善转身,“陛下。”
    “若是有人来,就说朕今日心情不好,砸了两盏茶了。”
    启善会意。
    ***
    翌日晨间,小厮来唤沈辞,“将军,门外有禁军到了,说是来寻将军的。”
    沈辞看了看窗外的天色,眼下的时辰早朝应当还未结束。
    来得又是禁军。
    沈辞心中隐约猜到什么……
    沈辞在屋中应声,“稍等。”
    小厮在屋外迟疑,他还未说,禁军是说,天子早朝宣召将军,但已听到衣裳窸窣的声音,应当是将军起身了。
    小厮道连忙道,“将军,禁军是说,天子传召将军……”
    “我知道了。”沈辞的声音传来。
    小厮懵懵应好。
    等沈辞出屋的时候,已换了一身禁军装束,他只是在家中禁足,交了佩刀和腰牌,但并未革职。
    今日入朝是要穿禁军衣裳,只是还同早前一样的,没有腰牌,不佩刀入宫,但出入都需给着来宣召的禁军一道。
    前来迎候的禁军将领就在府外等候,见了沈辞出府,恭敬拱手,“头儿!”
    沈辞点头,“走吧。”
    天子传召,不便骑马,禁军前来时带了马车。
    沈辞上了马车,这是近十日来沈辞第一次出府,街上已然车水马龙。
    车轮滚滚压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沈辞目光落在马车窗外,入宫的整段路上,安静得没有吱声。
    马车临到外宫门处,禁军例行照面查看,“将军。”
    沈辞点头。
    等到中宫门处,马车停下,沈辞也下了马车。
    他已经交了禁军腰牌,眼下入宫,要如普通官员一样盘查,而眼下又是殿中传召,正值敏感之时,禁军侍卫道了声,“将军得罪了。”
    遂上前近身搜查。
    等搜查结束,禁军侍卫才退开,“将军入宫吧。”
    身后的禁军侍卫随同一道,等入了中宫门,还有内宫门,在内宫门处,照旧有内侍官和禁军轮流近身搜查,而内宫门处还要查得更仔细些。
    沈辞本就是禁军统领,也心知肚明。
    眼下的查法,不是对朝中官吏的查法……
    沈辞没说旁的。
    等到大殿外,禁军侍卫朝殿外值守的内侍官附耳,内侍官快步入了殿中,很快,听到殿中启善的声音,“宣沈辞进殿。”
    原本窃窃私语的大殿中忽得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沈辞身上,殿中除了沈辞的脚步声,近乎鸦雀无声。
    沈辞上前,目视前方,只在行至殿中的时候,朝着殿上看了一眼,既而单膝跪下,行军礼,“末将沈辞,见过陛下。”
    他这十余日都未见过陈翎,也未听过陈翎的声音,这是这十余日第一次。
    “起来吧。”
    “谢陛下。”沈辞起身,终于大方看向殿上那袭大红色龙袍身影。
    早前悬着的心,仿佛忽然间踏实与安稳。
    她还好。
    他担心她。
    沈辞余光瞥向身侧。
    殿中站着的另一人,正是早前朝他发难的御史台吴佐一的学生,肖明举。当日殿中,吴佐一死谏,而后带头咄咄逼人的就是肖明举。
    肖明举此人,沈辞有些印象。
    好像范玉提起过,肖明举也是寒门学子,好像还是同范玉一届春闱入仕的。
    范玉早前是探花,肖明举未入三甲,但在翰林院留任做翰林院编修。几年后,又从翰林院去了御史台。
    御史台早些年一直锋芒毕露,狠谏了不少朝中官员。
    后来阿翎登基,诸事亲力亲为,朝中之事,朝中官员都在阿翎眼皮子下,所以这几年御史台很少在朝中露脸。
    但这一次,借由湖城官银失窃一事,吴老大人死谏,而后肖明举站了出来,一跃成了御史台的主事人。
    这样的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只会越演越烈。
    “有什么话,问吧。”天子的声音想起,沈辞再度抬头看向殿中,隔着十二玉藻旒冕看不起天子的神色,但他知晓她在看他。
    沈辞也大方看向肖明举,“肖大人请说。”
    沈辞久在边关,又是禁军统领,身上自带了军中气息,稍不收敛,这种压迫感释放便会让对方不寒而栗,尤其是肖明举早前在朝中也只是跟在吴佐一身后,哪里这么单独在大殿上同沈辞这样的人对峙过。
    肖明举深吸一口,尽量镇定道,“敢问沈将军,沈将军正值壮年,又刚才娶妻,为何沈迎好端端的,会将沈山海过继给沈将军?”
    肖明举继续逼近,“还是沈将军听到什么风声,才特意将沈山海过继到自己名下。”
    肖明举问完,殿中目光都看向沈辞。
    沈辞沉稳道,“山海是我侄子,出生的时候体弱多病,一直到大些才好。家中一直希望山海同我一样健朗,山海同我在一处的时候,近乎没有生过病,家中找人算过,说等过了八岁的坎儿,将山海过继到我名下,可保平安。早几年我一直在立城边关,去年回安城时,山海刚满了八岁,所以父亲做主,将山海过继到我名下,但实则山海还是唤的我一声二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