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页
    “婚礼当天,那也是非常热闹了。按我老婆子的记忆,二十年内村里应该都没有过那么喜庆热闹过。穷小子对宋丫头也是真的好,不顾自己贫寒,让宋丫头嫁的风光。当时全村的人都以为宋丫头跟了他,将来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虽说不能锦衣玉食,但凭着穷小子对她的这份执着和真诚,未来也绝不忍心让她吃苦,加上穷小子肯用功,当年就已经考中了秀才,如果不是因为守孝,说不定现在已经考取了功名,吃上了国家的这碗饭。可惜……”
    她可惜的是什么,展昭和白玉堂早就通过当年的卷宗知道了,只不过碍于伪装,他不能明说,便只好明知故问道:“可惜?”
    老太太站在矮房跟前,透过空中薄薄的雾气,看向不远处宋氏老宅的方向。
    好一会儿后,她才缓缓开口:“可惜宋丫头没能等来她的好日子,穷小子甜蜜的美梦也就此破碎了。”
    “成亲当日,就在接亲队伍抵达宋宅门外时,宋家请来的喜婆在新娘子的屋中,看到了宋丫头的尸体。”
    “当时她身穿喜服,盖着盖头,凄惨无比的吊在房梁上,模样凄厉又渗人。在她旁边的妆台上,放着一封用血写成的遗书,上面指控太爷的公子马绥,趁她新婚大喜前夕,无视她的哀求,将她强行占有……”
    “宋丫头不堪受辱,更不愿让穷小子蒙羞,糟人耻笑,只好先行一步,到黄泉路上等他,并在信的末尾告诉他,如若有缘,来世再见。”
    故事讲到这里,周遭几人全部陷入一阵诡异的沉默。
    直到一阵风吹开厚重的云层,将天空撕开一道口子,令阳光重新投射下来。
    老太太这才出了口气,而后用她那喑哑到有些剌耳朵的嗓音继续道:“红事变白事,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当时满座的宾客全都因为这一变故呆住了。穷小子也失魂落魄的仿佛被人吸干了魂。当时的场面,当时的心情,几乎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
    那天晚上,穷小子将最后一个宾客打发走后,忽然有一伙官差抬来了一具尸体。那是具女尸,胸口插着一把明晃晃的刀子。尸体的主人他也认识,正是当年无数次对他无情打骂,让他容颜扫地,差一点就成为他岳母的宋丫头的娘亲。
    那伙官差什么也没说,放下尸体匆忙离开。穷小子检查尸体时,在尸体的怀中发现了一包包裹严实的银子,包银子的布在当地除了马绥,没有任何人用得起。
    “那之后,穷小子四处打听,总算了解到岳母的死因。原来那日宋丫头的娘亲得知女儿死讯,精神已经大受打击,之后又看到了那封遗书,当即发疯的跑去太爷府上大闹,非要马绥去给自己女儿偿命。两人争执间,马绥失手错杀,致使宋丫头的娘亲当场毙命。”
    “马绥不愿声张,更担心事情闹大捅到他老子那里,于是连夜让人归还了尸体,又奉上纹银数两,想要当个封口费,盼望穷小子能够大发慈悲,放过自己。但是——”
    “新仇旧恨,他自然是不肯善罢甘休的。”展昭接口道。
    再之后的事情,已经没了继续讲的必要。
    那个老太太口中的穷小子,也就是现在的冯锦年,不顾一切的将马绥告到了知府那里,知府亲自坐镇审问这起案子,最终判了马绥死刑。
    这件事,随便抓过一个当地人,都能说得出来。
    从老太太那里告辞离开后,天空又阴了下来。
    柳青一边走,一边问道:“照这么来看,那个狗官还是个好人?姓马的死在他的手中,也是罪有应得。”
    展昭看了他一眼,笑着摇摇头。
    柳青:“你笑什么?我说的不对吗?”
    展昭只是笑,笑的柳青一阵发毛。
    柳青不自觉的朝白玉堂身旁靠了靠,手臂搭上他的肩:“五兄,你看看他!莫不是案子破不成,人疯了!”
    白玉堂不动声色的将自己的肩从他的手臂下挪走,道:“他是在笑话你笨。”
    “我怎么笨了!”柳青跳脚,“方才那老太太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
    展昭顿时笑的更大声了。
    白玉堂瞥了他一眼,知他是成心,也不戳破。他问柳青:“方才那老太太与我们非亲非故,为何要同我们讲那些?”
    柳青理所当然道:“因为我们是‘宋家的远方亲戚’啊!”
    白玉堂又问:“有何凭证?”
    “凭证?”柳青呆了呆,低头看看自己的破衣服,“……好像是没有任何凭证。”
    “无事献殷勤。”白玉堂道,“没有人会那么好心。”
    “这是其一。”展昭此时总算笑够了,接着白玉堂的话道,“还有其二——这老太太,你们看着像是多大岁数的?”
    柳青回忆了一下对方的老脸,浑浊的双眼,走路的蹒跚以及说话的腔调:“怎么……也得有个八十来岁吧?”
    展昭问道:“你的祖母,今年高寿?”
    柳青道:“倘若活着,今年也该七十有六了。”
    展昭又问:“那她老人家当初记事可还明白?”
    “记事?”柳青费力回想,“好像时而明白,时而糊……”
    他话没说完,忽然反应过来:“你是觉得刚刚的老太太记事儿太清晰了?”
    “第一,这件事并非发生在她自己的身上。”展昭伸出一根手指来,“作为一个普通的邻居,充其量她也不过是个旁观者,这件事又已经过去多年,如何会对那么多细节记得那样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