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页
    崔清那个老糊涂根本就不曾真正看重过这个孙女,不然她也不至于撕破脸反对,可惜最终她女儿还是要依靠这个祖父,是她这个母亲无能。
    这些年去清河的人回来都说,阿蓁过的好,崔氏很是看重她,她心里庆幸却又担忧,灶女哪里是好当的,她曾祖母就是个例子,外人看着花团锦簇,可内里的苦只有自己明白。
    小卢氏改嫁后生的两个儿子就在她身旁,大的叫照哥儿今年六岁多一点,小的旭哥儿才四岁,正是淘气的时候。
    王氏十六郎已经开蒙,今天因为崔家的姐姐要来,小卢氏特意给他请了半天假,如今小大人一样坐在小卢氏下手的位置,他旁边的十九郎年纪毕竟还小这会儿有些坐不住了。
    “阿娘,姐姐什么时候来?”
    小卢氏安抚的拍了拍儿子的后背,温声道:“就快了。”
    时知他们的船刚一靠岸,王氏的仆人就看到了,他们这两日一直守着码头,车马轿子也都一应备齐候着。
    这位女郎除了是他们主母的前头的女儿外,更重要的那可是清河崔氏的灶女,怠慢不得的。
    崔氏在江南也是有别院的,这里的仆人早就打扰干净等着主子过来了,但因为顾及小卢氏和王氏的面子,时知还是答应小卢氏信中的恳求,去王家住些日子。
    行李大半都运到了别院,时知只带了贴身女使、十个男仆去还有三十个护卫去王家,其余人都跟着阿茄在别院等候差遣。
    “这些日子你们自己预习,回来后我要抽查。”时知给阿勤几个也布置好了功课。
    小卢氏二婚嫁的是王氏家主的次子王铭,他几年前坐到了余淮盐铁转运使,太原王氏自从三十年前就开始把势力南迁,如今除了长安官居要职的宗子王钊和两个旁支官员,其余的四品以上官职大多都在南方任职了。
    第41章    听说晋州太……
    听说晋州太原王氏早些年渐渐已经开始把部分族人南迁,如今除了他们族地太原,王氏在江南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王钊是王氏嫡脉,他三十出头就做到江南盐铁转运使这个职位,说一句年轻有为也不为过,走到这个位置上纵然有家族的支持那也得自身出色才能坐稳。
    从码头下船后,进城走了不一会儿听着街口叫卖声时知就知道这是座繁华的城市,这种热闹程度她只在长安听到过,又走了半个时辰后马车停了下来。
    “禀女郎,转运使府到了。”
    王氏开了大门迎客,这一点还是让崔氏跟来的人比较满意的,起码王氏他们并没有因为女郎年幼就怠慢崔氏的继承人。
    进了大门在二门下轿后,时知就看到几个穿着体面的仆妇和女使似乎是早就等在这里迎自己了,一看到时知下轿后立刻一脸喜气的给时知行礼。
    “奴婢见过女郎。”
    她们都是小卢氏身边有体面的仆妇,知道女君对这个头婚女很是看重,自然不敢失礼。
    转运使府是个五进宅院,管着盐铁自然是肥差,这府邸一步一景不说,每一处都透着世家都有的低调奢华。
    江南建筑精巧雅致,王钊这个府邸就很有些江南韵味,不过与时知在现代见过的园林不同,这里的建筑和北方一样还是有些唐宋风格的影子。
    小卢氏如今的公婆都在太原,所以这座府邸是她当家做主想来日子还是惬意的,要不是碍于礼法她早就去码头接女儿了,但为了很多事她只能忍着在内宅等。
    时知见到眼前这个丽装妇人几乎要忍不住心头的诧异,她控制住表情一丝不苟的向对方行礼磕头。
    小卢氏和她妈妈果然长得非常像!
    “阿蓁见过母亲。”
    看着眼前这个给自己行礼的女孩儿,小卢氏拼命忍住的眼泪还是没能忍住,她的小阿蓁已经出落得这么大方得体了。
    “我的阿蓁。”亲手扶起女儿,小卢氏再也忍不住,抱着女儿哭了起来。
    时知心里也酸涩难忍,小卢氏太像她妈妈年轻时候的样子了,虽然崔教授之前有打过预“预防针”,说原主父母的长相跟前世自己儿子儿媳几乎一模一样,可这样活生生站在时知面前,时知压制许久的情感还是破开了一道口子。
    时知的情绪一时也有些控制不住了……
    “母女”二人相拥哭泣,周围的人自然要劝,除了一干女使仆妇外,有两个一看就是主子的女郎也跟着劝慰。
    小卢氏毕竟是世家精心培养的当家主母,情绪很快就止住了,红着眼道:“都是母亲不好,惹阿蓁伤心了。”
    时知也擦了擦眼泪,颇有些不好意思,她好久都没这么情绪外放了:“是女儿想念母亲了。”
    然后很是亲热的给时知介绍起客厅内的人来,看向穿鹅黄色和粉色襦裙的女郎分别介绍道“这是你两位姐姐,七娘和十一娘。”
    两个小姑娘应该是王钊两个年纪大一些的女儿,时知大大方方叫了姐姐,双方互相行礼问安,时知记得王钊的长女是嫡出,次女是庶出,就表面看这两个女孩子长相秀丽纤细,一看就是一家的姐妹。
    外观她们说话温和有礼,行为举止体现出的教养并看不出有嫡庶的区别,只能说王家这俩女儿单从礼节上来说丝毫不缀世家女的名头。
    小卢氏又对着旁边两个粉雕玉琢的男童介绍道:“这两个是你弟弟,大一点的是十六郎,小一些的是十九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