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8页
    一封一封,化为灰烬。
    田小苗烧完了信件,端着烟灰缸冲到马桶里,不留一点痕迹。
    做完了这一切,田小苗倚着床头,发了一会儿呆。
    她放空了思想,让思念飞向了远方。
    像使馆里的其他同志那样,她身边没有任何照片,只能靠记忆。这是工作要求,任何表明身份的东西都留在了国内。
    任期两年,中途不能回去,也不方便写信。
    使馆里,除了大使和大使夫人,其他人员是不能携带家属的。不管是武官,还是参赞,家属都在国内。由于路途遥远,外加上节省开支,外派人员很少回国。除非有重大事宜,必须亲自跑一趟。
    *
    生日过后,田小苗投入到了工作中。
    她抓紧时间,收集资料。
    赶在“国庆节”前夕,送回了第二个邮包。第五办公室收到了相关资料,进行了汇总。当上面调取时,成套的资料立马递交了过去。
    这时候,运动告一段落。
    全国各省均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由工、农、兵组成。这么一来,原岗位上的一批干部下来了,没地方安置,又不能闲着,就下了基层。有去工厂蹲点的,有去街道的,还有去干校参加劳动的。随着“五七干校”经验的推广,上面要求机关单位转变工作作风,不论大小干部,都要参加劳动,提高思想认识。
    通知一下达,田大旺是第一批报名的。
    他跟孙梅英说:“作为革命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孙梅英担心得不行,怕大旺的身体吃不消。
    “大旺,这么多年没下过地,悠着点……”
    “梅英,不用担心,我这身功夫一天都没拉下……”
    田大旺拍拍胸脯,很自信。
    干校在郊区,一去一个月,干部们轮流参加。田大旺收拾了行李卷,像战士那样扛着背包,提着网兜,装着洗脸盆等用具,登上了大卡车。
    一路上,唱着革命歌曲,浩浩荡荡的。
    到了地方,田大旺碰到了不少熟面孔。
    徐立方、赵国江都在,穿着帆布工作服,一副工人打扮。紧接着,何宏民、赵景坤也来了。几个人属于在职锻炼,分到了一个小队。队里实行军事化管理,睡大通铺,按时出工,按时作息,跟在部队上一样。
    几个人都很熟,可参加学习讨论时,却装着不熟悉,省得人家说拉帮结派。到了地头,戴着草帽,挥着锄头刨地,休息时,喝着水,相视而笑。
    犯错误下台的在另一个小队,韩名义,李干事都在。白天干活,晚上讨论,写思想心得。开大会时,跟其他干部碰面,大部分都认识,可心境有很大不同。
    赶着星期天,可以回市里。
    田大旺跟孙梅英提了一句,说看到老韩了。孙梅英撇撇嘴,想起了当年李干事整孙玉华,韩同志犯错误的事儿。
    “李干事不是会整人嘛,这一回好好改造改造……”
    孙梅英想给孙玉华打个电话,被田大旺拦住了。
    “进军是下一批,没准会碰面,我跟他当面说……”
    田大旺怕柳进军冲动,就亲自跑了一趟。
    柳进军哈哈一笑,说:“过去的,就过去了,不用跟他们一般见识……”
    回到家,他跟孙玉华一说,孙玉华绷不住笑了。
    *
    劳动很锻炼人。
    不过半个月,田大旺晒得黑黑的,手上起了茧子,肩上破掉了一层皮。
    干体力活很辛苦,比野营拉练还累。
    田大旺对劳动有了更深的认识,隐隐明白了上面的用意。走群众路线,就要跟群众在一起,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这就是思想上的提高吧。
    这时候,秋季征兵开始了。
    孙梅英领着五一报了名。
    这是计划好的,五一高中毕业了,就参军。柳进原打电话过来,说:“今年有指标,招特长兵……”
    五一会打拳,身体素质好,还参加了排球队。他体检合格,视力达标,通过了初选。文化课考试,因为有高中基础,基本上合格了。政审也没问题,革命干部家庭,响当当的。
    到了十一月初,田大旺从干校回来了。
    入伍通知书也下来了。
    五一高兴坏了,一蹦老高。
    “爸,我入选了!”
    “好,去了部队上好好表现!”
    田大旺松了口气。
    小苗一再提醒,说五一一定要参军,越早越好。不然,就去农村修地球了。田大旺的思想觉悟虽然高,可真让五一下乡插队,也舍不得。
    五一不过十七岁,还没成年呢。
    孙梅英也安了心,跟三子说:“好好学习,像你哥一样去当兵……”
    三子一脸羡慕,用力地点点头。
    五一去征兵处报了到,下个星期就出发。
    这么顺利,柳进原帮了忙。
    征兵的同志跟他是战友,只要合格一定录取。这是公事公办,打招呼是防止被人家挤掉了。竞争太过激烈,都想赶着这一波参军入伍。
    第145章 .牵挂
    *
    这一届新兵去了东北。
    只有一部分特长兵,留在了江南本地。说是本地,离沪上也有三百多公里,五一挂着边儿,勉强算是特长兵。
    出发那天,征兵处敲锣打鼓,红旗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