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太子的一举一动完全可以代表燕国,他主导的这场刺杀与其他人的刺杀从本质上就不是一回事,带来的影响也比其他刺杀恶劣多了。
这到底是图什么呢?
难道觉得提心吊胆的生活不舒服,所以拱手递给秦国发兵的借口,想让秦国赶紧灭了燕国?
……
很快,嬴政被刺杀一事便随着荆轲被分尸后游街示众、秦舞阳被带到菜市口腰斩于众人面前两件事传遍了秦国,所有百姓都被这件事激起了怒火,想要立刻入伍参与攻打燕国的情绪空前高涨。
嬴政与王绾李斯等人也根据发兵数量、时间与粮草供应等等细节进行了深入的商议,也就差不多半个月的功夫,驻扎中山的王翦便接到了秦国即将增派士兵,命其带兵进攻燕国的命令。
王翦收编了代北军,最近正将其打散编入其他队伍。
这也不算特别难,毕竟代北军早就习惯了打仗,而秦国士兵的待遇又一向不错,他们完全没有拒绝的必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们这支军队不能散——
匈奴还在边境虎视眈眈,若无武力震慑,边境一带的百姓怕是有不少人活不过这个冬天。
王翦收到命令的时候,正带领整编好的军队与南下劫掠百姓的匈奴打了一仗,全军上下正是最热血沸腾的时候。
接到命令,他几乎没给燕国反应的时间,便立刻与李信等将领商量好了作战计划——
擅长出奇制胜的李信与作战勇猛的羌瘣留在代地,各自带领一支军队防守匈奴的进攻,自己则与另一位将军辛胜带兵攻打隔壁的燕国。
因为燕国军事不强,也没什么有名的将领,王翦等人甚至没有制定太过详细的作战计划,二人带着士兵便如一把长剑直直地插入了燕国腹地,直奔燕国国都而去。
一直到了燕国易水附近,得到消息的燕王喜才匆匆派兵前来阻截。
这场战争简直毫无悬念。
不过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王翦与辛胜二人带领的士兵便在易水将燕国士兵打得没了士气,之后他们更是带领大军直奔燕国都城蓟城而去。
燕王喜提早得到消息,竟带着太子丹等人跑了。
王翦大胜而归。
但此时国内即将春耕,王翦在征求嬴政意见后,只能暂时停下追击。
==·春耕·==
眼瞧着春耕在即,原本毫无动兵打算的秦国突然对燕国发动了攻击,还以让人完全反应不过来的速度打败燕国军队,拿下了燕国都城,直接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其他国家的人都吓懵了:之前完全没有预兆啊!
这可是春耕之前!
春耕!
大家在这种时候不是默认休战的吗?你秦国到底想要搞哪样?还能不能好了?!
但很快,王翦在拿下燕国国都后竟然没有趁胜追击,反倒将大部分士兵放回了国内忙活春耕的消息又传入了其他国家。
楚魏等国的大臣就想不明白了,你这到底是在干嘛呢?
你说秦国在意春耕吧,人在春耕之前突然派兵攻打燕国,还一路拿下多座城池,连燕国的国都都给人家端了,燕王和太子都被他们给逼得只能带兵逃亡。
但你要说秦国不重视春耕吧,人家又没有趁着燕王与太子抛下国都出逃这种士气低落的时候一步到位将燕国拿下,反倒直接鸣金收兵,将大半士兵都遣返回了秦国忙活春耕。
就……
说不出的诡异。
其他国家的人也不傻,立刻意识到了这背后肯定有事儿,于是纷纷命人去秦国打听。
于是没多久,众人就知道了缘由——
那逃亡的燕太子丹因为担心秦国攻打燕国,竟然想要通过让刺客刺杀秦王嬴政的办法来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听说那名叫做荆轲的刺客还真的见到了秦王,还将武器带到了秦国的议事大殿上。
其他人:“……”
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燕太子丹这个人比较好,而同意了燕太子丹计划的燕王喜,更是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吐槽。
但得知秦国违背常理出兵是有原因的,其他国家也放了心,不再关注燕王喜与太子丹二人。
-
秦国国内可不知道其他国家的反应。
在拿下燕国国都之后,大部分秦国士兵便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开始为春耕忙活起来了。
随着两次玉米、三次土豆的种植,秦国国内的玉米与土豆种子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数量,除去土壤气候不怎么适合种植玉米与土豆的地方,大部分百姓都拿到了土豆与玉米的种子。
大家想到玉米与土豆的产量,干活儿的时候即便再苦再累,脸上也都带着笑。
而林阡,则在为红薯与棉花忙活。
因为之前从未出门,今年推广红薯与棉花之行,治粟内史特意派了她与孙太仓一起负责。
林阡没有意见。
孙太仓一开始还有些别扭,但一路相处下来,他对林阡的态度也慢慢恢复到了之前。
二人就棉花与红薯的推广种植进入更细致的商谈,最后一致决定,棉花就安排在颍川郡种植,而红薯则直接留在之前试种的巴郡。
因为春红薯也要四五月份才种植,所以林阡与孙太仓便先去颍川郡推广种植棉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