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榨油机以及使用方法都告诉厨房后,林阡便直接回到了主殿。
嬴政正与治粟内史说话,见林阡进来,便直接将她叫了进去。
林阡与孙内史打了个招呼,然后便听嬴政开口:“这榨油机不但可以从大豆当中榨油出来,还能从芝麻、油菜与花生等物中榨油带。百姓吃不起猪油,植物油总能吃得起。”
孙内史点头:“微臣明白。”
两人又说了些话,孙内史便直接告辞离开了。
林阡没有多问。
孙内史便是之前的孙太仓,当初与林阡做同事的时候,孙内史便负责了好些农作物的推广与种植,之后的甘蔗榨糖也都是孙内史一人负责,成功将其推广到了全国,如今各大郡县的商铺内还摆着各种糖果在卖呢。
所以见嬴政将此事交给孙内史,林阡非常放心。
而与林阡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寻常百姓。
比起林阡,寻常百姓对孙内史甚至更加信任,尤其是在听说这榨油机是谷丰侯拿出来的后,百姓对孙内史的信任程度更是直接翻倍。
孙内史刚在咸阳城内开了间榨油铺子,刚找到张良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之后根本就不需要孙内史多做什么,那门外便排起了长龙——
百姓乖乖带着自家种植的大豆,呼朋引伴地前来排队,一个个脸上笑眯眯的,眼里满是对榨油机的好奇,嘴里却说着对生活即将发生的改变的向往与期待。
这榨油是按照重量收费,一百斤作物一个钱,价格相当便宜。
不过这价格针对的是炒熟之后的作物——
为了减少排队的时间,孙内史在开业之前便直接让人在大门口张贴了布告,直接让所有百姓将作物炒熟之后再送到榨油坊。
于是很快,这油坊内便传出了让人口水直流的香味。,
香味吸引了更多百姓,于是很快,那队伍就变得更加长了。
孙内史担心百姓白等一天,算了算十斤植物种子榨油需要多少时间,又算了算一天能榨多少重量的植物种子后,便亲自带着人、拿着笔记本与笔墨并专门给作物称重的称给百姓登记。
就这么一个个地登记过去,等到发现种子的重量已经达标甚至超过之后,孙内史立刻与那人后面的百姓说明缘由,然后才回到了榨油坊。
百姓见状,愈发信任孙内史了。
……
阿春成婚没多久,便与丈夫生了个孩子。
不过朝廷缺人,她那个当兵的丈夫很快就被征召去了前线打仗。虽然几次遇到危险,也受了不少伤,但她丈夫运气不错,每次都及时敷药,最后成功回到了咸阳,
他带着功勋与爵位回来,一家子的生活自然愈发好了。
但条件再好也有限,他们怎么也不可能敞开了吃肉,炒菜也不能敞开了放油。
毕竟,阿春肚子里又揣上了一个。
为了孩子着想,不单单是夫妻二人,就连两家的长辈也都不敢敞开了吃喝,都想着要为孩子积攒一些家底。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让孕妇吃苦不是?
于是在阿春怀孕之后,两家人一改之前节俭画风,不说顿顿都让阿春吃肉,至少一天能吃上至少两颗鸡蛋——
都是自家养来专门下蛋的母鸡,两家供养一个孕妇,问题不算大。
可每天吃鸡蛋,也总有吃腻的时候。
阿春倒是没说,她丈夫却从阿春的进食速度与频率中看了出来。
然后,阿春就吃到了一顿肉。
可肉也不能顿顿吃啊,他家虽然在百姓中条件不错,但还没到经常吃肉的地步。
没肉,那就吃猪油。
可这年头的百姓用猪油做菜,可不像是现代那般直接挖一坨放到锅里面化开:这时候的百姓用猪油炒菜,大多只会弄一点点热个锅,让菜里面多一点儿油味儿就够了,味道虽然比不放油好,但要说多美味……
反正阿春不喜欢。
饭菜不喜欢,胃口就不好,人难免就会变得消瘦。
阿春的丈夫急得不行,最后到底还是决定瞒着阿春,直接用攒下来的钱去买肉买油——
就算会因此被阿春责怪,他也认了。
只是不等他来到屠夫卖猪肉的地方,便看见有人提着一袋子东西往某个方向跑。
他一把将人拦住,问过之后才知道城内开了家榨油坊。
油坊?
他赶紧跟着人一起跑了过去,然后便从油坊伙计的口中知道了大豆榨油的消息。
但凡家里有几亩地的人家,谁家里会没点儿大豆呢?
有了更好的选择,他当即带着积蓄跑回家中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与妻子,然后便在家炒了一锅大豆,装好后便拎着往油坊的方向冲。
也是他运气不错,明明来回跑了一趟耽误了不少时间,但在孙内史登记大豆数量的时候,他愣是挤到了最后几个名额当中,没有被孙内史直接劝回去。
虽然排队很麻烦,他心里却像是有一把火在烧一般,温热滚烫。
一直到当天傍晚,才轮到了阿春丈夫榨油。
他一边将大豆交给负责此事的小吏,一边掏钱交给另一个小吏,然后便听见一阵榨油机运作的声音,大豆榨出来的油很快便装满了木桶。
阿春丈夫乐呵呵地带着一桶油与一袋子榨油后的废料就往家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