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23页
    白骋想了想,苍凉的眼神扫过广阔的土地,悠长地叹气道,“已经两次不行,说明北漠准备充足。若是在以前,损失了一半的火药后,北漠军很可能就退兵了,但这次还坚守在对面,说明他们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实力。白枫,我们不能莽撞行事,就算要再派出小队,也要另有准备。”
    “可我们除了守城等支援,还能有什么办法吗?”白枫头疼问。
    白骋不说话了,他在思考。
    就在这时,城墙下跑上来一个士兵,说裴家来了一队人,说是给他们送礼物来了。
    第753章 推迟
    一听是裴家送东西来了,白骋马上下城墙,看到了几个乔装打扮的人。
    其中一个带队的出来道,“这里是三车的火药,我们爷知道许文庸暗中支援北漠后,就让我们在北漠边境蹲着。虽说失手过一次,但好歹成功劫下了一队人马。”
    听到是火药,白骋的眉头立马松开,“三车都是?”
    “对,三车都是。”对方道,“这些火药制造粗糙,很容易就被引爆,所以我家主子让小的还带了几个制药火药的师傅过来,配合您的使用。我们爷说了,想要闯进千军万马里引爆火药太难,但如果知道位置,抛送火药会比较容易一些,或者白将军用作其他地方也行。总之这是我们爷的一点心意,之后还要靠白将军了。”
    “这就够了!”白骋立马换上笑容,“京都火药库生产的火药有限,每年送到西北的少之又少,根本都不够用。一次性能有三车送来,老子一定把北漠那些驴蛋给炸回老家!”
    火药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矿产支持,但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产矿的冀州被许文庸给把持住,送到京都的就少了。
    白骋有了火药的助力,可解当下困境。
    早前安芷和裴钰的婚事,白骋还是比较认可的,毕竟安家底子薄,裴钰又不是家主,安芷嫁过去也还好。但后来的裴阙,白骋一开始是不满意的,树大招风,特别是家主这个位置,不仅外头的人盯着,家族里的人也盯着。
    不过现在看来,裴阙是真有本事。
    在白骋思考怎么利用这些火药时,他收到火药的消息,也正好传到裴阙那了。
    临风来传的话,说让办的事都办好了。
    书房里燃着的檀香,可以让人情绪平静。
    裴阙站在窗边,看着院子里的皑皑白雪,一点儿也不觉得冷,“许文庸以为他能坐收渔翁之利,可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他能多算一步,别人也可以。”
    有些消息来得比较容易的时候,就要思考一下这个消息是否可靠。
    裴阙一开始也是觉得许文庸急功近利,可能被逼得太紧,所以才会联合北漠,不顾一切地想要拿下西北。
    但后来看许文庸还是没有其他动作,裴阙就不得不深思了。
    他让人在北漠边境蹲着,只要许文庸还往北漠送东西,他就能知道。
    后来算了下,他发现许文庸往北漠送的火药,也就够北漠攻破西北边境,没有多太多。
    这么一来,许文庸的目的就渐渐明了了。
    西北那么重要的地方,自然是掌握在自个儿的手中才安全。裴阙可以肯定,许文庸要让白家和北漠两败俱伤。
    既然如此,许文庸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地支持北漠,西北便有了喘息的机会。
    裴阙自己的手中没有兵权,定南离西北又有一些距离,而且定南也有自己的边境线要守,还要时刻盯着冀州。
    故而裴阙不可能向西北派兵增援,至于钱粮,西北战事一开始,就算是平日里和裴阙不对付的太后,也会全力增援西北。这点也可以不用担心。
    想来想去,裴阙便惦记上许文庸的那点火药了。
    有了火药的助力,白家的西北军便如借了东风一样,北漠的那些骑兵,也就不在话下。
    “是爷谋略好。”临风夸道。
    裴阙笑了下,“许文庸不是什么好人,对付这种人,也不能用光明正大的办法。等着吧,等北漠战败,许文庸的老底也就快要被揭出来了。”
    马上就要过年,不管是京都,还是西北,都会陷入严冬之中。
    京都里有暖炉,有炭火。西北可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但西北军有城墙挡风,还有房子取暖,千里迢迢来攻城的北漠骑兵,就差很多了。
    这一场战,不会持续太久。
    裴阙关上木窗,面颊顿时暖和起来,他往外走,一边交代临风,“夫人这几日牵挂着西北的战事,有什么事,不要往夫人跟前说,听到了吗?”
    “属下明白。”临风跟在主子身后,刚出了书房,就感受到一股寒风吹来,眼皮不由眯了下,“今儿顺子也来话了,说护城军死了两位千户,说是斗殴仇杀,京兆尹已经去查案了。本来这种事是没什么寻常,但其中一个人和顺子住过同屋,也曾有过一些矛盾。顺子说,这事可能有点古怪。”
    “让人去府衙走一趟,和京兆尹打声招呼,办案的时候心眼明亮一点。”裴阙走在院子的地砖上,虽说清早有人扫干净积雪,但这会还是积了薄薄的一层,若是不小心走,可能会滑倒。
    “属下这就去。”临风道。
    和临风分开后,裴阙则是往自个的院子去。
    等他到院子的时候,就看到悦儿和丫鬟在院子里玩雪,还有隔壁张家的三姑娘,安芷则是坐在长廊下,裹着厚厚的披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