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我下了决心要休谢三姑娘,您莫再劝了。谢府,我才不去。”
宣王拎起案上一个酒壶,重重掷在地上:
“混账,你这番作为,可想过今后的仕途?谢家岂是你能得罪的?”
宣祈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继续睡,无动于衷:
“父王,明日我就向吏部递上辞呈,从今往后,我安心做我的宣王世子,再不入仕。”
“宣致之你疯了?凭你的才能,出将入相指日可待,何必自毁前途?”
事关宣祈前程,长公主皱眉,十分担忧。
宣祈闭着眼,自嘲一笑。
呵,仕途算什么?
眼下保命才是最要紧的。
梁悯一心算计宣家,他何必再为大齐效忠?
“父王,树大招风。宣王府,收敛些为好。”
宣王听罢,面露不安,当即反问:
“你……你知道了什么?”
长公主原本是来问罪,父子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莫名其妙,将她绕得云里雾里。
“父王派人仔细查查这明晖苑,别叫人在里头藏了什么私甲兵器,栽赃嫁祸给我们宣王府。”
宣王眉头一皱,二话不说,转身出了门,叫来府丁,派他们将明晖苑里里外外仔细搜查一遍。
宣王出门后,长公主走近宣祈,推了推他肩膀:
“宣致之,本宫问你,同昭华发生了什么?怎么好端端要休了人家?还有,前日府上那蒙面纱的姑娘又是怎么回事?你可宠幸了她?”
宣祈把头埋进臂膀,不情不愿张嘴:
“母妃,儿子休谢三姑娘,同别人无干,不过是情分断了,仅此而已。儿心意已决,同谢三姑娘再无可能,母妃日后,切莫再提。”
方才听父子二人一番话,长公主意识到形势不妙,对宣祈的气渐渐消了。
她坐在宣祈身侧,看着趴在桌上萎靡不振的宣祈,百感交集。
看样子,宣祈是动真格了。
可她该如何向林如芝和太后交代啊?
谢昭华那般好的儿媳,她是真舍不得。
一刻钟后,宣王气冲冲闯了进来:
“宣祈,明晖苑干干净净,不该有的东西半点也没有,你方才那话,是从哪儿道听途说来的?”
宣祈被这话惊得站起了身,神色严肃,语气笃定:
“不可能,明明就在明晖苑。父王,你可查仔细了?”
宣王冷哼一声,白了他一眼,在长公主身旁坐下:
“好,你嫌本王查得不仔细,那你自己去查,我和你母妃坐在这等着你,今日你若查不出来,就随我们上谢府,向谢太傅赔罪!”
宿醉立即散去,宣祈整个人清醒起来,清俊却憔悴的面庞满是困惑:
“杨嘉,随我走。”
杨嘉颔首领命,跟宣祈将明晖苑里里外外查了一遭,果然一无所获。“
宣王和长公主愁眉苦脸,将近坐了半个时辰。
宣王粗粗算了算时辰,直觉不好,派管事陈伯去叫宣祈回来。
陈伯领命而出,很快折了回来:
“王爷,小厮说世子在明晖苑一无所获,带杨侍卫往府上其他别苑去了。”
“逆子,这个逆子!陈伯,派人把世子带回王府!不,直接捆了他,把他捆回王府,我看他还怎么跑!”
家法
宣祈从明晖苑走后,安阳长公主和宣王回王府,精挑细选,挑了整整三马车的礼,上谢家赔罪。
思忖再三,长公主觉着,无论如何,都要上谢家接谢昭华回去。
想当初,娶谢昭华之前,宣祈也是这副不情不愿的嘴脸。
结果呢,娶回去之后宝儿一样捧在手心疼着爱着,生怕哪里委屈了人家。
小夫妻嘛,床头吵架床尾和,把谢昭华接回王府,两个孩子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把话说开,自然就和好了。
宣祈当时递给谢昭华的休书,被谢昭华收进了袖子里。
王府的下人不知有休书这回事,只告诉宣王,世子扬言要休了世子妃。
是以,宣王和长公主都以为,宣祈只是一时气在头上,口不择言才说出要休了谢昭华的话,不知宣祈已经写好了休书。
宣祈若是真的休了谢昭华,那就是得罪了谢家和太后,日后在京都,哪个世家敢跟太后做对,肯把女儿嫁到王府来?
是以,宣王和长公主一致认同,夫妻俩先抛下老脸,上谢府赔罪,把儿媳接回来再说。
二人到谢府时,谢府的下人不敢拦当朝王爷和长公主,惴惴不安的将人迎进谢府正厅。
谢府掌事莲嬷嬷亲自给二人上了茶,一脸愧疚:
“哎呦,实在是不巧,夫人这几日头风病犯了,头疼得厉害,压根儿下不来床,实在没法儿来接客,还请王爷和长公主多担待。”
莲嬷嬷的弦外之音,长公主自然能听出来。
林如芝为着宣祈干的混账事儿,正头疼,压根不愿见他们。
长公主心虚得厉害,端着苦笑,对莲嬷嬷好言好语道:
“亲家母既然头风疼,那……本宫也不多叨扰。嬷嬷告知亲家母一声,让她好生歇息。”
莲嬷嬷福身见礼:
“长公主的话,奴婢记住了。算着时辰,老爷和大公子应下值了,夫人病痛缠身,不便起身待客,奴婢这就去请老爷和大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