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没看住被人占了空子……他承受不起那个万一,于是,用积攒的钱财置办了院子和几亩田地,就此安顿下来。
住在村里的日子安宁而祥和,杜月娟长到十五岁,和同住一个村的陈家次子看对了眼。杜父眼看女儿喜欢,加上陈家在这个村里已经百年,算是地头蛇。如果能够结亲,对父女俩有益无害。最要紧的是,陈家那边还愿意让儿子住过来。
虽不是入赘,但也和入赘差不离。
这门婚事很顺利地定了下来。
两人成亲后,还是过了一段安宁的日子的。陈大江是个勤快的人,对待妻子也挺有心,杜父看在眼中,也觉得这个女婿没挑错。
两年后,杜月娟有了身孕,结果生孩子时难产,用了百年人参才勉强救回一命。哪怕如此,也亏了身子,需要用不少好药补养。
杜父攒了不少银子,自然是舍得的。可杜月娟花费太多,他攒的那些越来越少。
眼瞅着家里有个药罐子,底下还有个孩子在襁褓之中。日子都是越来越好的,总不能越过越穷吧?
陈大江自己也挺着急,找到岳父商议,想要重操旧业。拿家里的酿酒方子去府城开铺。
杜父觉着,时隔近十年,那个盯着杜家方的商户应该已经忘了这方子的事。以求稳妥,他自己不打算在府城出现,只带着女婿买了粮食后酿酒,把手把脚的教了,然后让他带着自己最后的一点积蓄,还有酿好的酒和手艺去了府城里。
陈大江这一去就是半年没回,就当杜家父女忍不住想去府城找人时,他自己回来了。
只是,和杜家父女俩想象中有很大不同。
按理说,当初给陈大江的那些银子,租了铺子和买了酿酒需要的粮食器物是足够的,做生意哪怕做得不好,最多就是人瘦点,穿得差点。
可他回来时,穿得岂止是差,简直就和街上的乞丐差不多,堪称褴褛。
一问之下,陈大江自称是到了府城后就被人偷了身上的银子,这些日子里一直都在要饭。两个月前才找着了一份活计,领了些工钱。
说着还从怀里掏出了用工钱买的包子,还有送给妻子的一只木钗。
并且,表示自己还要去府城里,誓要混出个人样来。要让家里人跟着他吃香的喝辣的。
“娘……雨小了,您赶紧回来吧……”
听到喊声,楚云梨回过神来,循声望去,就看到斜对面的篱笆小院里一个六七岁大的孩子正跳着脚喊她,此时满脸的焦急。
楚云梨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飞奔过去:“安儿,你阿公可好些了?”
这里称呼外祖父为阿公,配着当地特有的语气,很是亲密。
陈平安摇摇头,眼圈微红:“一直都没有醒过来。额头也烫。”
有了记忆,楚云梨才知道,刚才她扛的那一大捆柴火,是杜月娟从山上砍回来准备扛去镇上卖掉换药给父亲治病的。
杜父的身子一直不太好,最近入秋,秋老虎晒人,白天黑夜温差极大,他就又病了。
他搬到村里时确实攒了不少银子,但他自己生病,加上杜月娟难缠养身,还有这么多年的花销,已经花去了大半。最后剩下的那点,全部都交给了陈大江。
于是,在陈大江走后的这几年里,祖孙三人的日子过的挺拮据。最近杜父病了,家里当真拿不出银子来帮他治病。
杜月娟做不到眼睁睁看着父亲病得越来越重,刚好最近要入冬,镇上和县城里不少人都需要柴火,她一咬牙,独自进了山。
柴火是砍到了,可惜扛回来太累。楚云梨方才给丢到了路旁。
“安儿乖,你先把这衣衫换了。”楚云梨扯了扯他湿透了的裤脚:“这样会生病的,娘一个人可照顾不过来。”
安儿乖巧应下,回了自己的房。
楚云梨关上了门窗,找出了针,在火上燎过一遍,开始施针。几轮下来,满脸潮红的杜父面色渐渐如常。
但想要他好转,还是得喝药。
如果是一般人,山上采的药也能治病。可杜父不同,他身子虚弱,得用一些好药。
看着雨势渐小,楚云梨出了门,没有去扛柴火……事实上,那么大的一捆柴,就算是搬到镇上,也只能卖几文钱。
砍上个几十捆,兴许能换回一副药。
时间太久,杜父等不了。再说,能够有更轻省的办法,为何不用?
楚云梨换下了湿衣,带上蓑衣斗篷,去村里唯一一户青砖人家敲门,一个四十岁的丰腴妇人打开了门,看到是她,有些意外:“月娟,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过来了?”
“我有些事想找大叔商量。”楚云梨拆下了身上的蓑衣:“大娘,叔在家吗?”
妇人眼神一转,顿时眉开眼笑:“在的,你赶紧屋里坐,我闲来无事,正在炸饼子吃,你也尝尝我的手艺。”
楚云梨笑着谢过,看向了屋子里坐着的中年汉子:“大叔,你的提议我仔细想过了,我可以答应你。”
中年汉子一喜:“你爹也答应吗?”
楚云梨摇头:“他答应不了。”
夫妻俩面面相觑。
楚云梨解释:“我爹病了,正等着喝药呢。我家里实在没有银子,所以才找上了门。大叔,就是您曾经说的,我们出方子和酿酒的手艺,其余的都是您出,卖出酒来对半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