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7页
    “活下来的是族弟,不是亲弟弟,亲弟弟也没了,他也是因为重伤上不得战场了,算是留了一条性命。”
    王家村的人问,陈咏胜就回答。
    “我比村子里其他人强,我们辰丫头的亲舅舅也是战场上没的。”
    “我们也经过这些事,都是一样的,我回到村子之后,战事还没结束,当时辽人差点打到家门口,老幼妇孺都藏在村中的地窖里。”
    “哪有吃食啊?没有……村里不少人忍不住吃的瓷土,肚子涨得老大,受了好几天的罪才走,所以辰丫头说不要吃太多瓷土,尤其是老人、孩子,最好一口也不要碰,那东西吃了肚子感觉不饿了,其实没有任何用处。”
    “不吃瓷土吃什么?”陈咏胜将问他的话重复一遍,目光一深想起那时候的事,“将盖房子的稻草都抠出来吃了。前年冬天时,村外来了辽人,谁也不敢出去,老人过世了也只能停在地窖里。”
    “活人和尸体在一起,过了四天……尸体也没味道,都瘦成一层皮了,肚子里都是稻草,死了自然也不会坏。”
    陈咏胜蹭了蹭眼角:“我那弟媳妇就是饿死的,留下了一个女儿,如今跟着我们,就像我亲生的女儿一样。”
    这样一说话,王家村的村民们发现,镇州来的人与他们很多地方的确相似,都是苦着过来的人。
    打仗是朝廷的事,可怜的是百姓们。
    陈咏胜干活累了,村民们捧来了水,他喝了半碗,将剩下的半碗递给陈仲冬,然后拍了拍陈仲冬的肩膀。
    “就这孩子,挺老大的了都才到我腰上那么高,天天就佝偻着,吃不饱饭,哪里能长呢?”陈咏胜道,“现在不一样了,都快撵上我了。”
    “二叔,”陈仲冬道,“冬天就能比您高。”
    叔侄两个相视一笑。
    虎子跑过来听陈咏胜说话,只觉得陈咏胜说的那些特别的熟悉,因为他们也是这样。不过这让虎子更羡慕起陈仲冬来。
    王家村村民将陈咏胜和陈仲冬打量了一番道:“前年冬天还不行?”
    陈咏胜点头:“不行,别说前年冬天,去年我们还吃不饱饭呢。”
    村民道:“我听玉娘说,你们还筹了不少粮食送过来,这些粮食……”
    陈咏胜道:“这些粮食是今年春天种的,只是一年的功夫,我们吃饱了饭,囤了粮,村子里的孩子们都长高了,也都有了衣服穿。”
    陈咏胜长叹一口气:“说到底都是战事闹的,如果没有战事,不至于会这样,战事停了就都好了。”
    陈咏胜这话说的王家村的村民都低下了头,战事什么时候能停?他们八州之地十几年来就没消停过,朝廷一直征兵,边疆不停地起冲突,早晚有一日要与齐人开战,他们每天都担惊受怕。
    陈咏胜接着道:“战场上真是可怕,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里又是什么情形,到了战场只有你死我活。”
    “摊上好的朝廷还行,不会动辄兴兵,就像宋将军说的善政养民,从前的广阳王也说过这话,不能动辄兴兵,伤及的都是百姓,摊上不好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王家村的村民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有些人已经在掉眼泪。
    八州赋税太重,内忧外患,百姓早就苦不堪言,朝廷却还一心一意想要拿回齐人占住的土地。
    其实他们都清楚,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王朝更替过去那么多年,走出八州都是齐人,哪里能赢得了?
    要再往之前说,八州之地从前还是广阳王的属地时,前朝那些人为了取八州之地大开杀戮。
    这些年还在为了“广阳王余孽”到处杀人,不管有没有“广阳王余孽”这就是他们杀人的借口。
    王家村里有人道:“可你们还不是打了过来,难不成就没有别的法子?”
    陈咏胜一时没有想好怎么说。
    谢良辰的声音响起:“两年之内,这里的朝廷让辽人借路五次,最严重的一次让辽人到了镇州城。”
    谢良辰说完周围一阵安静,谢良辰接着道:“我不懂战事,但十几年了如果有别的法子,不至于会到今日的地步。”
    有些争斗避免不了。
    陈咏胜欲言又止,半晌终于道:“其实宋将军不错,虽说带兵来八州打仗,除了两军对阵之外,没有胡乱兴兵事,更没有加害百姓,要不然张老将军也不会帮宋将军。”
    谢良辰道:“我们来这里也不为别的,若是有能帮上忙的尽管开口,我们手里还有些药材和粮食。”
    王家村的老人点了点头。
    谢良辰伸手摸了摸虎子。
    “这女娃娃,还有这几位,”王家村的里正总算开口道,“这段日子谢谢你们。”
    虎子娘直点头,谢良辰给她家两个孩子都治了病,她心中感激。
    等到谢良辰和镇州的村民们离开之后,虎子忽然道:“娘,如果战事这样就结束了,我们以后是不是也有好日子过?”
    虎子娘叹口气,声音中带着哽咽:“都似你想的这样简单就好了。”
    第三百零三章 找到
    虎子道:“我看阿姐是好人,仲冬哥还说,他们会采药都是与阿姐学的。”
    王里正听着,之前张老将军和玉娘来说这些,她们没放在心上,总觉得他们是在为齐人说好话。
    现在他渐渐有些相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