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喷笔使用得不好情有可原,可是在紫光灯下看到裂缝让他很难受,毕竟光粘连碎片就粘了好久。
冯大师用冰凉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不错了,单从外表来看已经做到了那些人所谓的‘无痕修复’,不仔细看发现不了瑕疵。
我第一次修复瓷器的时候,那才叫惨不忍睹。裂缝没有粘好,胶沾了一手,颜色也涂得极不均匀,被师傅狠狠地骂了一顿。”
“冯大师,为什么还会有裂缝啊,是没粘好吗?”
“不是粘连的问题,是刮腻子的时候没将裂缝填平。打好底子后,用水磨砂纸剐蹭的时候一定要均匀仔细,不然很有可能有细小的部分顾及不到。”
“我明白了。”云舟想着刮腻子这个过程确实很枯燥,磨到最后手都酸了。或许正因为如此,最后一部分没有仔细打磨,导致还有一点点裂纹存在。
“冯大师,那现在怎么办?唔,要不、从头再试一次?”少年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这次就不用了。已经将所有步骤进行完毕,再拆洗的话会损伤釉面。”
冯大师关掉紫光手电筒,将整件菱花形洗拿在手中观察了一番。
只见釉面胎体坚实而轻薄,釉面洁白如雪、细腻莹润,连接处看不到任何裂缝和瑕疵,几乎看不出修复的痕迹,就像刚刚的裂缝不存在一样。
他抚摸着上面的釉色,做出评价:“其实修复得可以,一般人看不出来,你要是不信,可以拿给别人看看。”
“好吧。”云舟将信将疑的答应了。
不过将菱花形洗放回多宝阁的时候,他看着完好的釉面,心中升起了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
无论修复的如何,这都是他第一次完整的修复一件瓷器,内心还是很开心的。
接下来的一周,云舟把拍卖会上带回来的‘清中期蓝釉赏瓶’上的底子和釉色也补足了。
这次少年修复得十分细致,指甲盖大小的缺口被反复填平、摩擦,中途用紫光灯不断照射,确保每个部分都填补到才进行下一步。
釉色也是,在自然光下调制了十余次才做到分毫不差,喷涂后的釉色均匀柔和,与原本的釉色融合在一起,完全看不出差别。
“这次修复得不错。”
冯大师将这只赏瓶拿在手中,即使在紫光灯的照射下,也要凑近了看才能看出差别。
“谢谢冯大师。”云舟笑弯了眼睛,若不是冯大师帮着调配釉色,他也做不到修复得如此顺利。
“不用客气,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
很少有年轻人能够一坐一下午,就为了磨平那指甲盖大小的凹陷。有这样的毅力和定力,做什么不能成功呢?他的修复技术后继有人了。
距离过年还有十天的时候,云舟跟杜老爷子约好,背着画匣和背包、提着补品来到了珍宝阁。
冬天真的来了,少年穿着一身长款黑色羽绒服,更显得身量修长,皮肤因为不见阳光而越发白皙,脸在毛领的遮盖下显得更小了,看起来像是一个高中生。
小玉龙懒洋洋的盘在他莹白的手腕上,打了个小哈欠,不一会儿就闭起了眼睛,尾巴一甩一甩的。
“杜爷爷,吴叔,我来了。”
店内开着空调,云舟进门后脱下了羽绒服,拿着东西上了二楼。
“小舟来了呀,还拿这么多东西。”杜老爷子笑呵呵的接过补品放在一旁,看到了摆在桌子上的画匣,“这是又淘到好东西了?”
“嗯,也是送给您的过节礼。”
“嚯,那我可要好好看看。”
杜老爷子打开匣子的时候没太在意,以为是哪位近现代画家的山水画或水彩画,毕竟市场上名画难得,价值千金。
然而当他把画轴展开的时候顿时睁大了眼睛,惊呼道:“天池山人?这是——徐渭的《牡丹竹石图》?!”
深吸了几口气之后,拿过手边的放大镜细细查看起来。
吴掌柜一听是‘明代三才子’徐渭的大作,茶也不泡了,立刻小跑着过来,跟杜老爷子两人凑近了看。
足足看了有半个多小时,杜老爷子才抬起头,眼眸中的震惊还未散去,哑着声音道,“小舟,这幅画你从哪里收的?我可以确定,这是徐渭《牡丹竹石图》真品!价值千万!”
第52章 晋江正版
吴掌柜心中更是震惊难言,徐渭的画即使在拍卖行也不多见,大多珍藏在京都博物馆中。
近些年来关于徐渭的书法和画作,只要认定为真品,随手一幅都能拍出大几百万,上千万的有十余幅,其中的《写生卷》手卷更是拍出1.27亿的天价!
最重要的是,随着大众欣赏水平的提高,收藏家们已经渐渐认识到徐文长此人在书画方面的造诣与地位,因此他的作品在短短五年内翻了六倍,收藏价值极高。
他手里有几个客户想要出高价收购一幅尺寸较小的画作都无处可寻,没想到今天居然在这里见到了,还是尺寸达到122cm的大幅作品!
这属实罕见,连整日与古玩打交道的吴掌柜都惊住了。
面对两双迫切而又激动的眼睛,云舟浅浅一笑,“前段时间和朋友去乡下淘货,偶然在一户官宦后人家里收到的。至于价格…还是保密吧,总之没有亏,甚至可以说捡了个小漏。”
吴掌柜在旁边感叹着,“你们几个小年轻真是厉害,小小年纪就敢去乡下收货,还收到了这么大一个宝贝,连我都羡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