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3页
    更甚者,还有他们自己的研究,如今还没拿出。
    他们也不好避讳,该怎么聊就这么聊,聊到重点的时候,还会互相讨论一下。
    瞿秋离左手拿着个小本本,右手拿了一支笔,划重点,做笔记。
    他这认真又严谨的态度,又愣是让老师们调侃了他好几天,说他不是过来工作,而是过来读书了。
    瞿秋离倒是无所谓这样的调侃。
    甲骨的修复,在苏延卿的带领下,基本上已经走上了正轨,最复杂的那一部分,苏延卿决定全程亲自上阵,打下手的都不要了。
    而瞿秋离这个打下手的,最近的知识也吸收得差不多了,苏延卿见他对舟朝文字的研究比较深入,就安排他去翻译甲骨文了。
    这工作他熟。
    但实际上甲骨文与竹简上的舟朝文字也有着细微的差距。
    大概就类似于简体字和繁体的差距,而甲骨文是繁体字。
    瞿秋离当初在舟朝,舟朝大部分使用的文字记录都是竹简,所以他不光精通竹简上的舟朝文字,闲暇时也稍微研究过甲骨文。
    研究得不算深刻,但也能秒杀现代各位专家了。
    只是他不能明摆着全部翻译。
    还是得跟之前在山上翻译竹简的时候一样,偷摸藏着掖着,一个字一个字的来。
    所以,这也就导致翻译进度比较慢,他认为自己似乎拖团队的后腿了。
    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在苏延卿这个真正的专家面前平衡状态,他总是担心自己会暴露。
    这也就间接性的导致,他这几天内里有点焦躁。
    哎,可偏偏这几天蔺向禹还跟蔺父一起去港岛了,想找个人说话都没有。
    苏延卿一切都看在眼里,只当是年轻人怕跟不上他们的进度罢了。
    想了想,“小瞿,我那里还有一本资料,是我三十多年前研究舟朝的时候做的笔记。”
    瞿秋离眼前一亮,笔记这种东西,多半都是没有流传出来的东西。
    大佬的笔记啊!
    工作室的老师们都不约而同的竖起了耳朵,老师的笔记,他们都没看过多少呢。
    也不知道这一本关于舟朝的笔记会是什么样子的。
    瞿秋离他也心动了,苏老师现在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他都不敢多想。
    苏延卿看他这小模样,乐呵呵的,故意逗他:“小瞿想不想看看?”
    “想!”瞿秋离毫不犹豫,“苏老师,我想看看您的笔记,可以吗?”
    苏延卿看了看表,“时间差不多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小瞿跟我一起回家拿笔记。”
    瞿秋离心里的快乐出花儿了,但表面还是十分镇定的,如果不是他差点同手同脚的话。
    工作室里的老师们的一脸笑意的摇摇头。
    这小年轻,平时看着成熟稳重,也只有在这些时候才能表现出几分少年人的模样。
    苏延卿每天都有司机接送,瞿秋离怀着激动的心情,跟着前面的车辆,缓缓使出市中心。
    离开市中心,他才逐渐反应过来,原来苏老爷子住得这么远。
    可苏老爷子几乎还都是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工作室的。
    这一点,瞿秋离非常唏嘘,人家那么大年纪了还能早起,他这个年轻人倒是每天早上都想赖在床上不起来。
    汽车一路行驶,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地方。
    居然会是这里,这里也算是安市的富人区,但住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年人。
    这里的建筑群里是中式合院别墅,
    瞿秋离停了车,下车看着周边的环境,还算清净雅致,确实是个宜居养老的好地方。
    “苏老师。”瞿秋离跟在苏延卿身边,“您平时也住这里吗?会不会不方便?”
    就单说早上的通勤时间,开车得要一个多小时,也太长了。
    苏延卿知道他的意思,“人老了,年纪大了,瞌睡就少,我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了,吃了早饭就出发,刚好避开早高峰。”
    早上五点多起床,瞿秋离自愧不如。
    还真是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吗?
    瞿秋离跟着苏延卿进了门,才知道这中式合院里面别有洞天。
    印象中的中式合院也都是仿古建筑,或者钢精水泥建成的房子盖了瓦片,但苏老爷子的中式合院不太一样,基本上完全可以说是四合院了。
    除了外面那一堵围墙跟别的中式合院一样,别的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中式’两个字。
    他就是古代的传统建筑,标准的古代三进四合院。
    院子里雕梁画栋,三步一景。
    “这里可真漂亮。”瞿秋离发自那些的感慨,“比那些西方建筑有韵味太多了。”
    苏延卿面上不显,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我太太是京城的人,从小就住在四合院里。”
    他为了让太太减少思乡之苦,就让家里的大哥出资建了这座四合院,只可惜……
    后来他年纪大了,不愿意搬离这里,苏家就直接把周边的地买了再开发,把这里建成了中式合院别墅群。
    想着能多几个老头老太太,跟他一起下棋遛鸟。
    医疗系统也全都跟上,后来还真就卖给了那些喜欢清净的老头老太太们。
    瞿秋离不知道内里的门道,只觉得这院子确实讲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