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6页
    那个正是动乱的时期。
    可能是世界意识真的十分的偏爱他, 八十年前,他是第一次过去, 这次居然直接就把他送到了那座寺庙的山林里。
    着装是出发前就换好的,复古的衬衫西裤, 在这个时代洋气着呢,走出去一看就知道是富家公子。
    瞿秋离从山林里绕了出来, 走到了通往寺庙的山路上。
    山路崎岖,但还是有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香客,只不过各个都面黄肌瘦的。
    这时代苦啊,人走投无路才喜欢问鬼神啊。
    瞿秋离看得不忍心,可他也做不了什么,无法改变历史这一点,有时候真的挺让人痛苦的。
    他把身上带的那点准备自己吃的干粮送给了他们。
    这时代,有的吃就不错了,居然还有人傻到把自己的食物送给别人?
    幸好这几个香客都是老实巴交的村民,没起什么坏心思,甚至还言语关切着瞿秋离,要帮他抱箱子之类的。
    瞿秋离都笑着礼貌的拒绝了。
    “那小伙子上山准备干什么?也是去拜菩萨吗?”一位大娘热切的跟他套着近乎。
    瞿秋离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以各种不经意的话题角度,试探性的问了问这间寺庙的情况。
    一切都很好,比他在现代查到的历史资料还要好很多。
    方丈是个真正悲天悯人的大和尚,战乱时期收留了不少的孤儿寡妇。
    如此,瞿秋离也就放心很多了。
    进了寺庙,瞿秋离先是去上了一柱清香,这才找到一个小和尚,说明缘由。
    小和尚有点诧异,但也不是不能理解,有香客寄存东西在寺庙,也不说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是要方丈才能决定的。
    小和尚带瞿秋离去见了方丈,瞿秋离又亲自说明了缘由。
    方丈年岁不轻了,但思想却是清明的,“施主为何想要将东西寄存在我们的寺庙,而不是其他的寺庙?”
    瞿秋离把早就想好的理由说了出来,“国家动乱,身为大好男儿,理应报效祖国,只是这些东西,都是我祖上留下来的,若是损毁,那我便是愧对先祖了。”
    他眼神坚定的看着方丈,“这方圆百里,方丈的名声就不必我再多说了,东西寄存在您这里,我也放心。”
    方丈一瞬不瞬的盯着瞿秋离看了很久,似乎是要透过他这一副优秀的皮囊,看清他的灵魂深处。
    瞿秋离身姿挺拔,也就这么大大方方的让方丈看了。
    良久,方丈终于点头了,“施主想要寄存多久?是否会留下领取凭证?”
    “八十年。”瞿秋离说,“我要寄存八十年,至于领取的凭证,贵寺可以在八十年后,将东西送到我留下的地址,那边自然会有人签收,也会付给贵寺一笔保管费用。”
    顿了顿,他又说,“或者,八十年后,我家的后人亲自到贵寺取走也可以。”
    方丈没说话,又用那种令人深思的目光看着瞿秋离。
    八十年,什么东西能寄存八十年?
    这不符合常理。
    而且八十年的沧海桑田,他们寺庙又这么能保证可以保存到那个时候呢?
    而且,这年轻人留下的地址,八十年过去,还会准确吗?这人的后代又能找到他们的寺庙吗?
    更或者,他们的寺庙能流传到八十年后吗?
    半晌之后,方丈什么都没有再问,收下了瞿秋离的箱子,以及瞿秋离留下的凭证和一笔香火钱。
    瞿秋离离开寺庙,背脊一身冷汗,方丈的眼睛看透了世间的沧桑,似乎也看透了他的谎言。
    不过,既然方丈收下了,他也就放心了。
    避开香客,重新回到他传送过来的山林里,他又抱着另外一箱子古书,穿越到距今三十年钱的时代。
    这个时间段,正是改革发展的初期。
    没有了战争,人民的生活也欣欣向荣,一派热闹繁荣。
    瞿秋离找到道观,观主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他说明了来历。
    只不过,这是他用的借口是他要出国留学了,短时间不会回国,希望可以把东西寄存在道观里。
    观主想了想,“我年事已高,恐怕等不到三十年了,届时,你是否能自行过来领取?”
    瞿秋离说好。
    这事情就算是这么定下了,他也该会现代去等着验收了,毕竟他留下的时间年月十分准确,都是现代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可是,在他走之前,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这里是距今三十年前的时间线,那也就意味着,这个时间线其实是有两个怀表的。
    算算时间,他爸这个时候也有20岁了,访画大师的名声都已经传出去了。
    所以另一个怀表,现在应该在他爸身上了。
    瞿秋离有些想不明白。
    同样的一间东西,不是不允许在同一个时空中出现吗?
    这怀表又是怎么一回事?可能怀表是唯一的例外?
    嗯,世界意识既然让怀表诞生,那自然有他的规矩可行。
    还有,他是不是可以在这个时间线去见见爷爷,还有年轻的爸爸?
    他这么想,也就这么做了。
    道观是安市的,但是有点儿偏僻,瞿秋离坐了个小巴车,回到了市区,又辗转几次,终于去了到苏家四合院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