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进走上台, 朗声说道:“我的题目是《一个知青眼中的生产队长》。”
大家掌声鼓励。
吕达声预感到不妙,这不会又跟周游一样, 是专门上来歌颂韩兑的吧?
赵永进声音清朗好听:
“肩膀抖落下晨星, 衣襟里飘着晚风。
穿行田间不停脚, 挥汗如雨在车间。”
……
秦直小声评价道:“周游, 永进的写作水平比你高。”
周游轻嗤一声:“那是我故意调低了文笔, 写得深了, 怕他们看不懂。”秦直轻笑。
赵永进之后是江云飞:
“大寨红花处处开,工厂机器轰隆响。
满山青松化作笔,写不尽知青万般情。”
秦直再次发表评论:“云飞的文学水准也还行,也比你的好。”
周游白了他一眼,问道:“大评论家,你倒是自己写一首啊。”
秦直摇头:“写不出来,实在太难为情。”在表演这一方面,他是自愧不如。
这些知青们一个个地上台,吕达声的脸色越来越黑,现在黑得已经像锅底了。黄国福起初脸上还挂着假笑,现在越来越僵硬。
陈晨倒是听得兴致勃勃,一双明亮锐利的眼睛在人群中扫来扫去。
在场的最兴奋最忙碌的要数时泰林,他一直在不停地记录。韩兑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认识。这帮知青都是人才啊。
秦直见时记者记录太辛苦,还随手帮了忙,把自己的笔记拿给他,并且在每首诗下面写了点评。
周游那首诗的评语是文字粗糙,不太押韵,建议大幅修改。
知青们倾情演绎了一出别样的座谈会节目。工作组十分不满意,但他们不满意也没用。
调查工作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工作组来韩李村的事,大队和公社的人自然也知道了,华队长和贺书记还派人来过。
华队长担心韩兑顶不住压力,还托人暗暗嘱咐他。韩兑不用点就透,向那人委婉保证:自己的锅自己背,绝不连累领导。
华正茂这才微微放了心。
秦肃得知情况后,对华正茂十分看不上:“这种人不行,一点责任都不敢承担。”
韩兑笑道:“没事,我早有思想准备。这世上最可靠的人是自己。”
秦肃:“是吗?你再想想,就没有别的人了?”
韩兑一看秦肃那傲娇的神态,话锋一转,补充一句:“当然,还有你,你是我最可靠的朋友。”
秦肃这下才略略满意。
秦肃也不可能一直都住在韩李村,他还要回县城工作,但他来得很勤,隔三差五地就来韩李村一趟。
秦直就算是再迟钝也看出来了,他哥不是来看他的。他俩感情没那么好。
他是为了谁而来的,不言而喻。
秦直等秦肃再来村里时,找了个机会提醒他:“哥,韩兑已经拒绝过咱们了,我劝你要慢慢走出来,可别真陷进去了。”
秦肃看着秦直,问道:“这么说,你已经彻底走出来了?”
秦直沉默一会儿,才斟酌着答道:“怎么说呢,刚开始是很难受,但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就淡了,再加上我很忙,一忙起来也能冲淡很多感情。”反正,现在他又能跟韩兑轻松愉快地做朋友了。
秦肃心情不错,甚至对秦直笑了一下:“看到你已经走出来了,我就放心了。”以后省得韩兑为难。
秦直反问道:“哥,我没事了,可是你呢?你最近来我们村有点勤啊。”
秦肃漫不经心地道:“我就是来看看你和时泰林。”
秦直张口就杠:“不可能,你对我没有那么多耐心。你跟时泰林也就是一般的同学,我记得以前,他老爱跟在你身后,你都嫌烦,你还说他脑子不好使,你喜欢跟聪明点的人交朋友。”
秦肃:“……”
他微微咬牙:“你的记性可真好啊。”
秦直一脸小得意,爱抬杠的人谁的记性不好?
秦肃懒得理会这个弟弟,他转身去找时泰林。
时记者收到材料后,回房后挑灯夜战,连写了三篇文章用挂号信寄回报社。
之后,他继续驻扎在韩李村,等待新的消息和新闻。他每天搜集材料,深入采访,忙得不亦乐乎。
秦肃来看他,他既高兴又意外:“秦肃,你又来看我了?真是不好意思,让你一趟又一趟地跑。”
秦肃面带微笑:“你来到这里,我就应该尽尽地主之谊。这几天过得怎样?习惯吗?”
时泰林连声说:“习惯习惯。这韩李村的生活水准跟省城差不了多少。你看这宾馆多先进,房间干净宽敞,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宾馆解决。这里的老乡也热情,经常有人请我到他们家吃饭。”
秦肃又问:“韩兑请你吃饭了吗?”
时泰林摇头,秦肃面露不满:“这人不够朋友,你是我的同学怎么能不好好招待呢?”
时泰林心中愈发欢喜,赶紧替韩兑说话:“你别怪他,他也有苦衷,他现在被停职调查。要是请我吃饭,工作组肯定又拿此事找茬。他还专门让他朋友给我送吃的,并说,很抱歉不能好好招待我。”
秦肃点头:“算了,你们认识的不是时候。”
时泰林叹息道:“谁说不是呢,我真的很同情韩同志。这么好的一个干部,结果落到这种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