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心的爹也是秀才,只是他没有在县城开私塾,他选择了留在邓家本家给孩子们上课,姜喻之以前还同邓文心的爹交谈过,只是以前他们不知道后来两人还能成为儿女亲家。
他们两人能够有这一段姻缘,起因是邓文心的爹去找他在县城学堂做夫子的族兄时看到了姜喻之,两人多聊了两句,然后就知道了对方打算给孩子相看的事。
姜齐明同邓文心两人以前八竿子打不着,根本没有见过,不过他从爹口中了解到邓文心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后,同意了这门亲事。
另一边邓文心在了解了姜齐明十七岁就考过了府试,并且偷偷见了一面姜齐明后,也点头表示愿意。
两家人都是按照规矩来的,定了亲之后差不多就可以安排成亲的事了,不过姜齐明还差一场院试就能考上秀才。
邓文心的爹考虑到自家女儿还小,可以多留一年,就提出了等姜齐明考过了明年的院试之后两家再找个日子让两个孩子成亲。
倒不是想着等姜齐明考中了秀才再风光地迎娶他女儿,主要是担心少年人心性不定,成了亲之后心思浮动不认真读书,反正两人年龄都不算大,再等个一年无妨,如果姜齐明没有通过明年的院试,那就早点成亲,让他继续准备后年的院试。
刚巧姜喻之也是这样想的,两人达成了一致之后回家同家里人和孩子商量,大家都没有意见。
六月因为黎明春的婚事过得很快,七月因为姜齐明定亲一事也过得很快,八月是农忙,也是黎明瑾的生辰,他过了这个生辰就十四岁了。
姜芷芸他们搬到县城已经有八个月,期间姜芷芸悄悄问了不少十四五岁少年郎的情况,筛查了一遍之后她觉得都不是很满意。
黎成石是县衙的差役,其实最好的就是他们也给瑾哥儿找一个差役家的孩子,知根知底、互相熟悉,以后不用担心瑾哥儿被人欺负。
但是大部分县衙差役家的孩子都是不识字的,或者说识字但是没想过要读书的,他们目标要么是接替他们爹在县衙当差,要么就是想着借家中的便利在外面做点什么。
对普通人而言,不愁吃穿、日子平顺,这样的生活或许已经够了,但是姜芷芸不太满意。
虽然之前对灵韵寺大师说的什么瑾哥儿是福泽深厚的人这样的话恐慌过,但是几年过去了,家里的日子过得平淡安稳,瑾哥儿没有出事,因为他做预知梦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姜芷芸渐渐地也把大师的话放在了心里,觉得普通的男孩或许同她家瑾哥儿不太相合。
如果给瑾哥儿找一个粗俗的人,瑾哥儿和对方可能很难聊到一起去,而瑾哥儿的性格和她不太一样,不能做到像她当初同石哥刚成亲相处时那样。
而且现在他们家的情况虽然目前看来短期内他们这一房不会有人去考科举,但是等康儿长大些了,他是肯定会去考的,兄弟之间的差距因为生活不同变大,是姜芷芸不愿意看到的,她就一个哥儿一个儿子,希望两个孩子的感情好。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姜芷芸看过后其实觉得有几个男孩有可取之处的,然而等她回村同白姚氏聊一聊后,就会发现这些男孩身上有问题,然后不再考虑对方。
好在姜芷芸相看那些男孩子的时候表现得不像是在相看,就连黎明瑾都没有意识到,跟不用说他们家附近的邻居们了,更是没有发现什么,姜芷芸渐渐地也就没有了一开始那么积极相看的心思了。
八月和九月农忙期间黎成石会比较忙一些,这两月他们一家人就没有回村,等他们忙完了再回去,才知道黎明德居然也要定亲了,定亲对象是同村的白家闺女,叫白婷。
给闺女取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希望孩子长得亭亭玉立,这个闺女也确实长得白白净净、亭亭玉立的,不仅长得好,还是个勤快的,只是因为她不爱出门,村里人平时很少聊搜到她身上去。
农忙时节章安浩放了两个弟子一段时日的假,让他们回家自己看书,帮帮家里人做事,黎明德和白志文就听话地收拾包袱回村了。
他们两人算得上是村里最吸引闺女喜欢的青年才俊,但是他们两人一个沉迷读书另一个心有所属,村里女孩抛来的媚眼他们从来没有接过。
那天他们回来的时候白婷戴着草帽低着头从他们前面快步走过,一阵风吹过来,吹翻了白婷的草帽,白婷停了下来捡起草帽戴上就急匆匆地走了。
那天白婷穿得很普通,就是一件不知道是青色还是蓝色的适合干活的夏衫,头发被汗水打湿了黏在脸上,因为天热脸蛋有些发红,说实话看着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但是黎明德很突然地就对人家上心了,回去之后甚至厚着脸皮请黎老太帮忙打听一下白婷的情况。
白族人在上河村人口众多,要不是还有族谱在,好多人都搞不清楚自己是哪一房的了,在知道了黎明德对白家一个闺女有些想法后,黎老太找白家人打听起来,勉强弄清楚了一些。
白家的大房就是白村长他们那一脉,而他家老大的媳妇白秀荷是二房一脉的,白晨那一脉是五房的,而黎明德上心的那个闺女是三房的,平时存在感很低,黎老太都不清楚白家还有这么一位闺女。
有些人家为了让自家女儿在说亲的时候找个好人家,会早早地就对外面的人传播自家闺女的好,什么长得好看、手脚麻利、做事勤快一类的,名声在外等到了年龄求娶的人家会不少,方便女方家里挑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