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利遥望那群热火朝天地干活的人们,一时无语。
“本地领主会收走农民田地产出粮食的三成——虽然莱茵宪法上是这么规定的,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农户都必须在秋收时上缴五成的粮食才能完税。”杨秋平静地描述着事实,“所有人都知道,农民能产出的粮食越多,本地领地能收到的税也就越多,按理来说本地领主应当要想尽办法来提升农业产出、把手头的资源投注在这上面才对,这是利于农民也利于统治者贵族本身的好事……但你见过多少贵族这么干?”
华夏国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是要脸面的,往往不会把农税定得太高。
但华夏的封建统治者们本质上与这个异界的封建贵族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剥削者、都会想方设法地从平民身上割肉,所以虽然名义上的农税不高,但他们会“发明”出无数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来剥削平民。
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因超凡力量的存在而从未被人数最广的底层掀过桌子砸过碗,便连面子工程式的“仁政”也懒得做,农税四成(王室、教会、大领主、和大领主分封的小领主)只是基础,“发明”税目的工夫都省掉了。(PS2)
金斯利被杨秋问得无话可说。
如果只是一两个村子搞搞水利,那么金斯利也不是没见过……一些以平民身份获得授勋的骑士领主知道平民的苦,确实会舍得从自己的财产中拿出一部分来兴修自家封地上的水利。
但两个镇子、几十座村子搞水利,这就不是某个怀着天真情怀的骑士领主能做到的了——当这些骑士领主爬到拥有这等资源的地位上时,也不见得还愿意继续这么干。
金斯利正纠结时,又听杨在旁边继续以淡然的口吻说着惊人的事:“因纳得立有二十六座小镇,人口最多的几座大镇中只有纽因镇不缺水;市政厅主持的人工河道、人工蓄水湖,必须以覆盖二十五座镇子为计划规模。”
“这个工程量不亚于巴特莱斯家当年重建因纳得立城了,不过市政厅对这项工程的信心是很充足的,按照目前的发展计划,只需从十年内的财政收入中每年支出一部分,就能将这项工程持续开展下去。”
“除了助力农业发展,水利工程的开展还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你或许从民政司的文员小姐口中听过吧?仅今年开始的人工河道工程,就解决了一千六百多名合同工的就业问题,有一千六百个家庭能在河道工程的前期获得稳定收入。”
“境内的水利工程展开来,许多原本浇灌困难而未被开发的土地也可以得到开发,仅是威斯特姆一地,就有几处靠近预定人工水利的地方、约二十万亩的地可以考虑在明年组织开荒……”
因纳得立的人口,远远没到饱和的程度。
几十家贵族和教会垄断了接近五成的耕地,指的是水资源充足、地势平整的可耕种土地;未开发的荒地,要比已开发的土地多得多。
而开荒这种事,也是根植于华夏人骨子里的传统热诚……宋时人们挂在嘴上的“苏常熟,天下足”谚语,到清时就成了“湖广熟,天下足”;即使是在封建王朝时代,华夏人对于开垦的热情就已经十分充分。
国家队用服务时长换走的头盔,投入了不少农业方面的退休专家进来。
这些干了一辈子农业的老人们现实里有的坐在轮椅上度日,有的甚至已经得了老年智呆。
因病理原因大脑无法正常运作的老人们微脑电要比植物人活跃得多,自然可以顺利地被矩阵烙印投影到这边来;到了这边后不仅能恢复正常的思考、行动能力,还和中风瘫痪的老刘一样可以通过录视频的方式跟家人、亲友沟通。
能在“游戏”里重新恢复生命活力的老人,对“游戏”的痴迷程度跟重度玩家是差不多的,要不是每个地球日的“登录时长”被限定在12小时,这些老专家能成天呆在“游戏里”不下线。
因纳得立这个在本地人看来的穷乡僻壤不毛之地,对于一辈子都在与天地斗争的农业专家们来说,那真就是个鱼米之乡的幼年期;才刚进入“游戏”不到俩地球月,这帮老专家就已经跑遍了因纳得立全领,把未来十年内的开发计划都给做出来了——执政的赵蓁蓁要不按他们的意愿干,人家还会不高兴。
杨秋对农业专家的开发计划没有任何意见的,他不会自满到认为自己比为华夏国农业发展贡献了一辈子的专家更懂农事,非常虔诚的全按着老专家们贡献的计划书来,不容许任何更改,也不会容许任何人阻拦进度。
杨秋的态度非常明确,被领主统治的领地是否能长远地、可持续性地发展,是衡量领主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
如果不能,如果领主躺在现成的功绩上睡觉,那这个领主就是不合格的,就可以被取代。
至于怎么样才算是在发展,杨秋暂时保留解释权……反正金斯利估计也想不起来问这一茬。
听着杨秋的介绍,金斯利也不由得悠然神往……
像是莱茵王国这种名不见经传的东部小国、因纳得立这种临近索伦森的边陲之地,若真能变成弟子描述中的繁荣兴盛之地,那确实是让人极其向往的事。
“……这是可以做到的吗?”虽然心动,金斯利心中仍有疑虑。
“不去做怎么知道能不能做到呢?人有没有做到某一件事的本事,总要试一试才知道。”杨秋坦然一笑,“反正就目前看来,我认为我取代阿德拉三世这种贵族是没有问题的。”
--